[環球時報駐南非、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奧地利特派特約記者 鄒松  那邊  黃文煒  張靜  任重  夏雪  柳玉鵬  袁藝 胡波波]編者的話:“一個人的死亡是一場悲劇,100萬人的死亡只是一個統計數字!”當進入4月下旬,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8000萬、死亡病例接近百萬時,《洛杉磯時報》專欄作家戈德堡發出這樣的不滿之聲。因抗疫政策不力、防疫舉措混亂,在這場“歷史性失敗”中,美國的弱勢羣體犧牲最大——得不到良好醫護的非洲裔、失去監護人的“疫情孤兒”……在一些在防疫過程中提出“與病毒共存”和“躺平”的國家,弱勢羣體的生存狀態同樣令人擔憂——印度“賤民”遭受“新冠歧視”、日本“女性貧困”現象加劇、新加坡外籍勞工最擔心“新冠肺炎後遺症”……當歐洲富裕國家可以優先爲老人等弱勢羣體接種疫苗時,很多非洲國家的民衆還在面對“免疫鴻溝”和“分配赤字”帶來的不平等。本系列最後一期報道將繼續與讀者一起關注保護弱勢羣體的話題。

美國“疫情孤兒”處境悲慘

在美國死亡率最高的羣體中,包括印第安人和非洲裔,死亡率最高的年齡段羣體爲85歲及以上人羣。據美聯社報道,美國非洲裔、拉美裔死於新冠肺炎的可能性是白人的兩到三倍。此外,拉美裔死亡年齡比其他羣體要小得多,37%的死者年齡在65歲以下,這一數字是同一年齡段白人的5倍。《紐約時報》17日刊文稱,2/3的美國人以及超過1/3的65歲及以上老年人沒有接種疫苗加強劑,而非洲裔和拉美裔羣體的疫苗接種率低尤爲令人擔憂。

在美國東北部城市底特律,《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很多非洲裔美國人在醫療方面對政府的信任度非常低,這與1972年曝光的美衛生部門拿非洲裔做梅毒人體實驗的醜聞有很大關係。記者身邊的一些非洲裔朋友都沒有接種疫苗。一個30多歲的非洲裔工友2000年死於新冠肺炎,留下兩個年幼的孩子。在底特律,低收入人羣多是不能利用網絡遠程辦公的藍領,如公共汽車司機、郵遞員、餐飲業服務員等,這讓他們更容易感染病毒。疫情之初,這幾個行業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都比較高,也與他們享有的醫療資源水平本身就比較低有很大關係。

美國《大西洋月刊》8日刊登《被遺忘的疫情孤兒》一文,指出因政府抗疫不力,導致近百萬美國民衆死亡,特別是造成約20萬兒童失去監護人。其中拉美裔、非洲裔等少數族裔佔絕大多數,他們成爲美防疫政策失敗的犧牲品。有媒體講述了一名32歲的墨西哥裔餐廳服務員在醫院如何度過生命最後幾天的故事——成爲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後,拉莫斯靠呼吸機維持生命期間,心裏一直想着他3歲的女兒,並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了這樣一句話:“我必須要看着我的公主長大。我的心都碎了。”

總體而言,非洲裔和拉美裔美國人獲得醫療保健的機會相對少,健康狀況也較差,患糖尿病和高血壓等疾病的比例較高。加上很多人生活在擁擠的多代合住家庭中,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概率。

在疫情之前,美國針對非洲裔的系統性種族歧視就一直被人詬病。疫情期間,美國非洲裔和低收入人羣在經濟上所承受的打擊也最大,他們最先丟掉工作,失去經濟收入來源,也缺少應對社交安全隔離所需的硬件設備保障和服務。美國公共衛生專家認爲,這些差距是一個響亮的信號,表明國家需要解決根深蒂固的不平等問題。芝加哥西北大學醫學院副院長克萊德·揚西表示:“近百萬民衆死亡的高昂代價表明,如果我們只是回到我們所謂的‘正常狀態’,將是一次歷史性的失敗。”

非洲疫苗接種難以覆蓋偏遠地區

儘管疫苗接種量大幅增加,但非洲大陸目前只有約11.5%的人口接種了疫苗,這與原定今年6月底爲70%的人口完成疫苗接種的目標相去甚遠。世衛組織呼籲非洲國家加快疫苗接種的推廣,特別是針對老人和未成年人等弱勢羣體。但在非洲,目前疫苗接種活動主要集中在城市,很難覆蓋偏遠地區。《環球時報》記者近日在萊索托採訪時瞭解到,這一非洲內陸山區國家交通極爲不便,只有少數居住在首都的民衆有接種疫苗的意識。在喀麥隆,只有7.9%的老年人至少接種過一劑疫苗。

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即使在摩洛哥、阿爾及利亞和南非這樣的非洲國家,還是有很多人沒有認識到新冠病毒的致命性。布魯是約翰內斯堡一家汽修店的員工,他至今沒有接種新冠疫苗。他告訴記者:“我的家人和孩子都接種了,但我不想,我覺得沒用。”從今年2月起,南非進一步降低防疫等級,要求人們在室內空間聚集時佩戴口罩,戶外可以不戴,而且公益廣告中也強調,“工作單位不得強制員工接種疫苗”。南非失業率已升至歷史新高,全國總體失業率高達35%。在約翰內斯堡街頭,乞討者明顯增多。

“印度的窮人,包括老年人,可能承受了來自疫情的巨大沖擊和負擔。”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等媒體報道,在印度從事最低賤職業的“賤民(達利特)”在疫情中遭受着嚴重的“新冠歧視”,有的超市不讓他們進去購物,有的村莊禁止他們通過。孟買的“達利特工人工會”主席索蘭克說,絕大多數環衛工人都是“達利特”,疫情期間,他們每天都要工作8個小時,但卻沒有得到足夠的防護裝備,收入也少得可憐。環衛工人薩爾維說:“我害怕感染新冠病毒,可我是家裏唯一有工作的人,所以別無選擇。”

韓國媒體一直關注國內殘疾人在疫情下的生存狀態。據當地媒體報道,殘疾人也成爲韓國新冠疫情重災區,2020年11月至2022年1月,韓國約有1.4萬名殘疾人士確診新冠肺炎,死亡病例約500例,死亡率約爲3%。而韓國整體的新冠致死率目前爲0.16%,這意味着殘疾人新冠病死率是普通人的20倍。韓國殘疾人社會組織認爲,確診殘疾人患者之所以死亡率如此之高,就是因爲政府將殘疾人排除在需要重點管理的“高危人羣”範圍之外,甚至重度殘疾者也不例外。近日,患有腦部病變、有語言障礙的殘疾人尹熙英確診後居家治療,但社區醫院沒有懂殘疾人手語的醫生可以和他溝通病情,這讓他無法得到相應的醫療支持和服務。好在有70多歲的老母親照顧他,結果老人也不幸感染了新冠病毒。韓國“全國殘疾人父母連帶”會長尹中術表示,現在的實際情況是,如果殘疾人成重症患者後,很多醫院根本不予收治,因爲“沒有相關專業能力”。他強烈呼籲政府將殘疾人納入新冠肺炎重點管理人羣。

隨着新冠疫情長期化和大範圍蔓延,韓國殘疾人的處境正雪上加霜。韓國殘疾人團體總聯合會相關人士表示,醫院最近正在通過“非面對面”治療方式發放處方藥,但對於獨居的殘疾人士來說這很困難,因爲沒有人替他們取藥,如果快遞的話,又將增加他們的開銷。

在新加坡,人們將新冠肺炎康復後遲遲無法完全恢復健康的情況稱爲“長期新冠後遺症(長新冠)”。新加坡“今日在線”刊文講述過一些在該國工作的外籍人士的狀況。41歲的孟加拉國客工扎基爾在建築行業做項目協調員,他新冠肺炎治癒後半年仍感到腳部有“一種特殊的疼痛,就像很多螞蟻在咬”。同樣來自孟加拉國、從事IT業的薩卡爾說,體力一直沒有恢復是讓他最擔心的事。

保護“高危羣體”應成重中之重

如何在防止疫情再度擴大的基礎上,推動社會經濟活動恢復正常,保障弱勢羣體的身心健康,是很多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日本發佈的疫情信息彙總中,不時有弱勢羣體聚集性感染的情況發生。如4月17日,長野縣分別有養老機構(13人)、殘疾人機構(9人)、小學(6人)和兒童福利院(5人)發生聚集性感染。

疫情之下,愈發嚴重的“女性貧困”問題也引起日本輿論的關注與反思。僅新冠疫情暴發的2020年,日本女性就業人數較2019年減少24萬,一些女性陷入經濟困境,女性遭遇家暴和自殺的數據也有所增加。爲解決“女性貧困”問題,日本跨黨派議員已聯合向國會提交了“困難女性支援法案”。日本《每日新聞》評論稱,“新冠疫情凸顯女性困境,而新法如果確立,將是加強全社會建立支援女性機制的第一步。”

家住神奈川縣的川合女士養育着兩個孩子,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以前對“女性貧困”問題關注不多,但疫情暴發後,周圍一起工作的很多女同事不是被解聘就是降薪,儘管疫情對男性也有影響,但女性所遭受的困難要比男性更多。她認爲,想要解決疫情下的“女性貧困”問題,光靠一部法律還不夠,還需要全社會一起努力。一個名爲“紐帶”的日本民間組織自去年開始每到週末都會在東京都政府附近免費發放食品,幫助那些無家可歸者,以及生活陷入困境的女性和兒童。

歐洲國家情況明顯要好很多。在新冠疫苗供應還有限的時候,在奧地利等歐洲國家,60歲以上老年人就屬於最優先接種的羣體。此外,醫護人員、養老院護工、中小學和幼兒園教師、基礎疾病患者等重點羣體也屬於優先接種者,這樣的政策對他們形成了有效保護。 

俄羅斯防疫專家戈雷洛夫近日提醒民衆,現在說新冠肺炎何時可能成爲季節性疾病以及大流行如何結束還爲時過早。俄免疫學家克留奇科夫表示,俄新冠病毒發病率今年春夏兩季可能會有小幅上升,到秋季可能會出現嚴重激增,“一切都取決於病毒本身的強度”,因此,絕不能放鬆防疫工作。俄衛生部稱,新冠病毒繼續威脅公民的健康,尤其是那些處於危險之中的弱勢羣體。俄《共青團真理報》列出“疫情中最危險的人羣”,包括兒童、60歲以上老年人、孕婦以及患有糖尿病、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的人。鑑於新冠病毒對弱勢羣體構成的威脅更爲嚴重,因此,加強預防和接種疫苗尤爲重要。這些高危人羣如果由於各種原因無法接種疫苗,應戴好口罩保護自己,保持社交距離,遵守衛生規則,這些都是防止感染新冠的方法。

“不出所料,新加坡解封后本土確診病例止跌回升。”很多媒體這樣報道新加坡的疫情反覆。按照該國抗疫跨部門工作小組的最新計劃,從本月26日開始,新加坡解除絕大部分防疫措施,社交聚會、堂食和家庭訪客人數將不再設限。《華盛頓郵報》近日在報道新加坡疫情時這樣寫道:“在政府取消防疫限制、‘與病毒共存’後,當地居民仍堅持戴口罩。在這個東南亞熱帶國家的街道、人行道和海灘上,高達90%的居民仍然戴着口罩。”有教師對政府在她教的學齡前兒童接種疫苗之前就取消限制感到沮喪,並表示:“我在學校工作,我不能生病。”20歲的學生騰杏怡和90多歲的祖父母住在一起,她說:“確保安全總比感染新冠病毒要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