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語言簡潔(當時文字刻於金石之上,惜字如金),微言大義,集中地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

《論語》作爲儒家經典,無論是在維護皇權至上,講求尊卑貴賤,調整社會關係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對於遵從禮教,維護倫理,約束行爲等方面,也都顯得極爲重要。

北宋丞相趙普曾說:“《論語》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稱它是入道之門,積德之基。到了現代,《論語》被翻譯成各國文字推向了全世界。

作爲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論語》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爲政經驗,是孔老先生對自己一生經歷的總結和深思。更是中國悠遠綿長曆史傳承下的燦爛的瑰寶,是我們需要深刻了解的文物。

《論語》第十七篇第二十四章:子貢曰:“君子亦有惡乎?”子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地勢卑下處,指處低位)而訕(訕shàn,誹謗,譏諷,詆譭)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阻塞,引申爲固執僵化)者。”

曰:“賜也亦有惡乎?”“惡徼(“徼”通“僥”jiāo,僥倖成功,指小聰明)以爲知者,惡不孫(同“遜”)以爲勇者,惡訐(jié,攻擊別人的短處,揭發別人的隱私)以爲直者。”

該章譯成現代漢語,其意思是,子貢問道,說那君子也會有厭惡之事嗎?孔子說,有厭惡啊,厭惡那些喜歡講別人缺點過失的人,厭惡老是毀謗攻擊上級的人,厭惡想做什麼就做,全不顧禮義廉恥的人,厭惡雖然果斷勇敢但不通情理固執僵化的人。

孔子反問子貢,賜啊,那你也有厭惡什麼嗎?子貢說,我厭惡僥倖成功有點小智就以爲自己是大智的人,厭惡把不謙遜當成勇敢的人,厭惡把攻擊他人缺點當成是自己正直的人。

是非人心不足論,相識天下幾人知。事情之對錯,人心之好壞,很難簡單的一概論判。人人之間,孰對孰錯,須有慧眼一雙。

本章緊承上一章“子路問勇”,是子貢和夫子之間的問答,繼續探討“君子之惡”的問題。

一般而言,君子愛人,仁者愛人,視世人人皆爲好人,何來君子之惡呢?

這裏首先涉及一個“善惡評判標準”的問題。

評判善與惡,世人往往有“非善即惡”的二元對立,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爲。

《圍爐夜話》中,王永彬在論及善惡評判的法則時說,何爲善何爲惡,各有其法則,即:“百善孝爲先,論心不論跡,論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爲首,論跡不論心,論心終古少完人”。大意是說,爲善,須看一個人的用心,而非只看重形式,更不應只論結果;作惡,也須根據一個人的具體事實來判斷,而不是去誅人心。

其次,夫子和子貢的“君子之惡”,有何細微差別呢?

從存在的範圍來看,夫子所惡之事存在於社會各個階層;子貢所惡之事則主要存在於見識不足之人;從對社會的影響來看,夫子所惡之事,恐對世人之價值取向產生一定誤導,而子貢所惡之事,則對社會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

涇河渭河交匯之時,由於含沙量不同,呈現出一清一濁,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之奇特景觀。用“涇渭分明”喻人品之清濁,或許最爲恰當不過,這也或是君子小人之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