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语言简洁(当时文字刻于金石之上,惜字如金),微言大义,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

北宋丞相赵普曾说:“《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称它是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到了现代,《论语》被翻译成各国文字推向了全世界。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论语》中包含着大量的人生智慧、教育理念和为政经验,是孔老先生对自己一生经历的总结和深思。更是中国悠远绵长历史传承下的灿烂的瑰宝,是我们需要深刻了解的文物。

《论语》第十七篇第二十四章:子贡曰:“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地势卑下处,指处低位)而讪(讪shàn,诽谤,讥讽,诋毁)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敢而窒(阻塞,引申为固执僵化)者。”

曰:“赐也亦有恶乎?”“恶徼(“徼”通“侥”jiāo,侥幸成功,指小聪明)以为知者,恶不孙(同“逊”)以为勇者,恶讦(jié,攻击别人的短处,揭发别人的隐私)以为直者。”

该章译成现代汉语,其意思是,子贡问道,说那君子也会有厌恶之事吗?孔子说,有厌恶啊,厌恶那些喜欢讲别人缺点过失的人,厌恶老是毁谤攻击上级的人,厌恶想做什么就做,全不顾礼义廉耻的人,厌恶虽然果断勇敢但不通情理固执僵化的人。

孔子反问子贡,赐啊,那你也有厌恶什么吗?子贡说,我厌恶侥幸成功有点小智就以为自己是大智的人,厌恶把不谦逊当成勇敢的人,厌恶把攻击他人缺点当成是自己正直的人。

是非人心不足论,相识天下几人知。事情之对错,人心之好坏,很难简单的一概论判。人人之间,孰对孰错,须有慧眼一双。

本章紧承上一章“子路问勇”,是子贡和夫子之间的问答,继续探讨“君子之恶”的问题。

一般而言,君子爱人,仁者爱人,视世人人皆为好人,何来君子之恶呢?

这里首先涉及一个“善恶评判标准”的问题。

评判善与恶,世人往往有“非善即恶”的二元对立,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

《围炉夜话》中,王永彬在论及善恶评判的法则时说,何为善何为恶,各有其法则,即:“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论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终古少完人”。大意是说,为善,须看一个人的用心,而非只看重形式,更不应只论结果;作恶,也须根据一个人的具体事实来判断,而不是去诛人心。

其次,夫子和子贡的“君子之恶”,有何细微差别呢?

从存在的范围来看,夫子所恶之事存在于社会各个阶层;子贡所恶之事则主要存在于见识不足之人;从对社会的影响来看,夫子所恶之事,恐对世人之价值取向产生一定误导,而子贡所恶之事,则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

泾河渭河交汇之时,由于含沙量不同,呈现出一清一浊,清水浊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之奇特景观。用“泾渭分明”喻人品之清浊,或许最为恰当不过,这也或是君子小人之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