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於典 石英婧 上海報道

日前,在零跑汽車舉辦的零跑智能動力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發佈會上,零跑汽車正式對外發布其智能動力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

據瞭解,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即cell -to -chassis,是指將電池、底盤和下車身進行集成設計,簡化產品設計和生產工藝的技術。通過重新設計電池承載托盤,使整個下車體底盤結構與電池托盤結構耦合。通過CTC技術,零跑汽車零部件數量減少20%,結構件成本減低15%,而提高整車剛度25%,實現了高度集成化和模塊化。目前,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均在CTC領域有所佈局。如何進一步實現電動車的輕量化,成爲各方共同探索的方向。

與此同時,零跑科技董事長朱江明宣佈,其CTC技術免費開放共享。朱江明表示:“新能源汽車發展不能閉門造車,行業崛起也不是一家一人之事,交流、互聯纔是中國汽車趕超全球的關鍵。”

首款可量產CTC電池底盤

作爲電動車底盤一體化中的關鍵一環,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目前正處於從概念到量產的重要階段。

發佈會上,零跑汽車方面表示,動力電池有兩條進化路線。一是材料路線,通過尋找物理、化學等基礎學科的突破提升電池能量密度;二是工程路線,通過電池包結構調整、電池管理技術等工程手段實現更好的電池性能。其中,CTC技術便是工程路線中的代表之一。

據悉,零跑的電池研發團隊從2016年開始着手研發電池、底盤一體化集成技術。經過6年攻堅克難,最終自研出國內首款可量產CTC電池底盤一體化技術。

零跑科技電池產品線總經理宋憶寧介紹,通過CTC技術,零跑汽車零部件數量減少20%,結構件成本降低15%,而提高整車剛度25%,實現了高度集成化和模塊化。“通過減少冗餘的結構設計,能有效減少零部件數量,在提升空間利用率和系統比能的同時,讓車身與電池結構互補,使電池抗衝擊能力及車身扭轉剛度得到大幅度提升。”

除了結構和強度方面的優化,CTC技術的應用還有提升內部空間和續航的作用。零跑汽車方面表示,相比傳統方案的電池,CTC佈置空間可以增加14.5%,這可以消除電池包與車身之間的安裝間隙,車身垂直空間增加10mm,使用戶擁有更舒適的高度空間,這也使得整車空間佈置更靈活。

在續航方面,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相比傳統方案具備更好氣密性,可以提升電池保溫性能、電池可佈置空間等,同時基於創新性軟件應用AI BMS大數據電池管理系統帶來的能耗經濟性管理,綜合提升整車續航里程10%。隨着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的不斷進化,未來可以實現“加油式”充電——充電5分鐘,續航超過200km。

值得一提的是,零跑智能動力CTC技術將在零跑的C平臺中大型電動轎車零跑C01上率先量產應用,這款新車是零跑汽車品牌向上的旗艦車型,它將進一步完善零跑汽車產品矩陣,即將在近期開啓首秀。

市場空間或達8500億元

事實上,如何實現電池與整車的適配,近年來一直是諸多車企探索的重要方向之一。業內人士透露,目前行業主要有三個發展方向,分別是換電模式、CTC一體化模式和傳統模式。其中,CTC方案是目前較爲前沿的量產方案。

天風證券研報指出,CTC方案是未來電動汽車電池成組技術的重要發展方向。隨着電動汽車對於便捷性、輕量化的要求提升,CTC將逐漸成爲技術研發和應用的重要方向。

爲什麼CTC技術近年來會被車企如此看重?核心在於其對於電動車續航的提升。相關數據顯示,純電動汽車整車重量每降低10kg,續航里程可增加2.5km。作爲汽車三大部件之一,底盤承載着近70%的汽車總重量,對於汽車續航能力以及行駛性具有重要意義。

值得注意的是,如CTC這樣的電池底盤一體化模式並不意味着對於安全要求有所放鬆。在安全方面,零跑在開發過程中針對智能動力CTC技術,進行了多輪嚴苛試驗,如底部球擊、擠壓、熱擴散等將近30項試驗,確保電池安全,其中有8項安全測試結果遠超國家標準。

同時,基於零跑AI BMS大數據智能電池管理系統,零跑可以爲用戶提供觸達電芯級別的實時雲端安全保護,在電池安全、電池壽命、電池性能層面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國海證券研報表示,隨着新能源汽車市場規模的逐年快速增長,未來CTC的應用放量將爲產業鏈中四個領域直接帶來更大的發展機遇,分別爲底盤集成、動力電池、熱管理系統、線控底盤系統,預計2030年我國CTC市場空間或將達到8500億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