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11日訊 (記者 陳俊嶺)“人在隔離,錢在股市”——這不僅是當下投資人若有自嘲的內心獨白,也是掌管數百億基金經理的無法迴避的真實寫照。

“每每滬指徘徊於3000點,離場還是加碼,悲憤或是反思。最近上海疫情頗爲嚴峻,居家隔離期間,我也有一點點思考,和大家聊聊。”昨日,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在致投資人的一封信中稱。

最近焦慮嗎?他的答案是“連續下跌,確實鬧心”。不過,這一焦慮並非來自市場排名,而是擔心持有人可能承受不了這樣的波動。他還透露,自己家庭大部分資產也買了基金,在這輪下跌中也沒有贖回。

在選股框架中,這位管理規模超200億的投資總監也自稱“窮人思維”,買什麼都是先看價格,撿便宜的買。不過,最近部分持倉的表現卻“低於預期”,於是加倉了一些消費股,止盈了部分金融股。

200億公募總監的反思信:“夢迴無疫時”

“夢迴無疫時,意氣風發,資資不倦,股價陽陽升;忽恍若隔世,優質低估,資資羞澀,恐未來難迎。”昨日,國海富蘭克林基金權益投資總監趙曉東在《3000點的反思》中稱。

滬指的3000點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符號,每每滬指徘徊於此,離場還是加碼,悲憤或是反思,討論得總是比往常更熱鬧一些。最近上海疫情頗爲嚴峻,居家隔離期間,趙曉東分享了自己的一點思考。

在趙曉東看來,一是受累於俄烏戰爭帶來的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二是美國加息對估值的負面影響;三是國內疫情反覆對生產和需求都有影響。這三重因素疊加,帶來了超預期的市場下跌。

現在來看,這三點中的大宗商品漲價和國內疫情對市場的負面影響已經基本反應,但美國加息仍未見頂,或許要使美國的通脹率降到3%左右纔會逐漸停下來,這可能會是影響全年的因素。

從國內經濟基本面來看,拉動增長的“三駕馬車”中,投資端大概率會在5月份開始好轉,需求端也會慢慢跟上,出口或仍然相對偏弱。地產方面,現在主要問題是在供給側如何對地產公司進行紓困拯救。

因此,今年二季度、三季度經濟逐步企穩向上是一個大概率事件,如果國內疫情逐漸得到控制,再加上政策支持,半年維度市場大概率會有一定的反彈,但一年維度的走勢還需要觀察。

焦慮來自基民情緒波動,“持有體驗不好”

五一假期,有人問趙曉東“3000點,你焦慮嗎?”。他並不諱言“確實鬧心”。不過,上證指數的權重股更多是傳統經濟的代表,因此參考意義不大,滬深300、創業板等指數更能代表我國經濟增長的活力。

“其實,我的焦慮其實並不是市場排名的焦慮。”他稱。下跌也正常——在連續三年的高增長後,市場的確需要一個調整,對於基金經理而言,真正的問題是如何去面對這個市場。

相比之下,他的焦慮可能更多是來自於“擔心你們可能承受不了這樣的波動,持有體驗不好”。他透露,自己家庭的大部分資產都投資在自己的基金上,這輪下跌也並沒有贖回,所以感同身受。

以趙曉東管理的國富興海回報混合爲例,這隻2021年3月30日成立的基金,其最新的淨值爲0.7625元。受此拖累,其成立時規模24.36億元,到了今年一季度末降爲17.18億元。

最近,趙曉東一直在反思哪裏做得不夠好。比如,有些股票是否在深度研究上做得不夠,商業模式沒有看清楚,估值上沒有權衡好短期和中期的節奏,這些反思對他調整投資方法論還是很有觸動的。

自稱“窮人思維”,撿便宜的買也受傷!

趙曉東的投資風格在市場上經常被歸類在“深度價值”。他自稱“窮人思維”,自己是一個偏保守的人,買什麼都是先看價格,撿便宜的買,生活中和投資中都是這樣。

“其實,我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就一直在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爲什麼部分持倉會在市場演繹下低於預期,近階段我稍微調整了下選股框架。”他反思稱。

在趙曉東之前的選股框架裏,估值可能佔40%的權重,然後纔是管理層、商業模式,但現在我會更重視管理層、商業模式一些,尤其是加強對商業模式的研究,估值可以稍微放寬一些。

面對市場回調,趙曉東現在也在更謹慎地選擇一些股票,以替換組合中不滿意的持倉,其中主要是從需求恢復出發加倉了一些消費股,以及止盈了部分金融類股票,但都是小比例調整。

“磨底階段,最是磨心,也最需堅持。”他最後稱,也希望大家不要被市場情緒所影響,也不用過分在意指數點位、技術指標,企業基本面和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更值得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