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供、復工復產企業之外,基建、小微差異化對策關注度高。

4月金融數據與經濟數據陸續出爐,企業和居民信貸尤其按揭需求在疫情干擾下更顯疲弱,寬鬆政策下銀行如何應對“資產荒”?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儘管一季度上市銀行整體信貸規模依然可觀,但部分銀行受到疫情衝擊的影響正在逐漸顯現。從機構調研與業內人士分析來看,未來銀行一方面將更加聚焦政策重點支持領域的信貸需求,包括率先支持保供和復工復產企業,長期聚焦支撐穩增長的基建、處於薄弱環節的中小微企業等,另一方面也將暫時降低部分受衝擊行業的信貸投放佔比。

短期衝擊客觀存在,但結合近期疫情防控進展和政策支持力度,機構人士普遍認爲國內經濟最差的時候已經過去,5月將會有所好轉。

疫情衝擊企業和居民信貸需求

5月16日,統計局公佈4月經濟數據,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9%,服務業生產指數下降6.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下降11.1%,主要經濟指標全面下滑。同時,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至6.1%,創下新高。

此前央行公佈的最新金融數據顯示,在貨幣供給端較爲充足背景下,4月新增社融規模顯著回落,同比由多增轉爲少增,其中人民幣貸款成爲主要拖累,社融口徑下的新增貸款創下2010年以來的歷史新低。其中,在地產銷售持續低迷背景下,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繼2月之後再次出現罕見負增長,企業部門中長期貸款由同比多增轉爲少增。

一組組“冰點”數據背後,是疫情影響下實體融資需求的疲弱。考慮到同期M2增速反彈,社融和M2增速之差持續走低,中泰證券認爲,資金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在金融體系中堆積的現象,並沒有真正地進入到實體部門中。

5月14日的2022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多位經濟學家提到了當前貨幣空轉、銀行“資產荒”等問題。野村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指出:“4月份新增的(人民幣貸款)不到去年同期的一半,主要的問題是對銀行來講缺乏高質量的借款人,他們可能不想借錢了,另一方面,想借錢的人,銀行不敢借給他們,所以現在面臨有效需求不足的問題。”

從銀行的反應來看,不同區域、不同定位的銀行受到疫情影響程度有所不同。今年一季度,疫情干擾疊加居民購房信心持續減弱,零售貸款尤其按揭和消費貸款受疫情影響已經較爲明顯,部分銀行貸款規模或資產質量上已有所表現,但隨着政策逆週期託底力度不斷強化,疊加此前儲備項目支撐,不少銀行一季度信貸量依然創下近3年新高。

事實上,4月以來,無論是企業還是居民的信貸需求,都呈現出收縮態勢。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認爲,有效信貸需求不足並非小問題,必須引起重視。除了從宏觀層面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發展的關係、發揮宏觀政策紓困效用,金融機構也應該進一步增強社會責任,在堅持商業可持續和風險總體可控的情況下,適當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滿足實體經濟特別是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需求,加大對市場主體尤其是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減費讓利、紓困解難力度。

銀行如何應對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在近期的投資者調研中,機構對銀行信貸投放受疫情影響及應對策略尤爲關注,受疫情衝擊明顯的長三角一帶銀行已經有所準備,一方面利用儲備項目穩定業務增長,另一方面向政策支持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發力,包括率先支持保供企業、復工復產企業,以及對基建、地產、小微企業等實施差異化策略,提高暫時受疫情影響嚴重領域的業務比重。

杭州銀行相關負責人在近期一次機構調研中表示,疫情對信貸投放確實有一定的影響,其中尤以消費信貸最爲明顯,疊加一季度的消費信貸提款需求低點,增長較爲緩慢。但在2021年11月該行全面啓動的2022年“春耕行動”帶動下,該行項目儲備較爲充分,通過對項目儲備量大的分行逐個召開區域專場貸審會和全流程節點推動,實現了較快投放。同時,該行對公信貸投放也有意聚焦在重點區域、重點領域。

張家港行也表示,爲應對疫情對貸款投放的影響,該行主動覆盤一季度貸款投放情況,找出不足,並計劃在後續的業務營銷中採取三大策略:一是加強渠道引流,重點對接農業農村局等渠道,搭建營銷共建平臺;二是加強走訪力度和廣度,通過重點梳理近年來流失的信貸客戶、納稅大戶、新型農業主體等,形成走訪任務清單,持續開展增戶擴面營銷活動;三是重點排摸因疫情影響延緩資金使用的客戶,引導授信儘快使用。

蘇農銀行則表示,該行將重點加大對蘇州本地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的信貸投放,行業方面聚焦製造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政策引導的綠色環保、鄉村振興和民生相關等產業,同時出臺十大措施重點支持本地中小製造業企業的復工復產需求。隨着當地疫情防控取得有效成果,疊加各類保供政策,大部分企業都已經開始投入正常的生產經營,企業的用款需求也在逐步恢復,該行預計二季度信貸投放將按計劃序時推進。

相比之下,疫情封控中的上海地區銀行機構面臨的挑戰更爲明顯。以滬農商行爲例,面對疫情影響,該行2022年信貸投放一方面將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科技型、綠色、實體制造型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助力企業復工復產、重點支持疫情保障保供企業;另一方面,繼續加快零售轉型,擴大零售貸款投放,提高非住房按揭貸款在零售貸款中的佔比。同時,持續優化信貸結構,壓降票據轉貼現規模。

隨着上海等地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進展,疊加一系列經濟支持政策落地,實體經濟的信貸需求有望逐漸恢復。加上房地產領域調控政策持續優化,央行與銀保監會近日調整新增首套住房貸款利率下限等舉措,也有望推動居民購房和房企投資信心進一步改善。

上海金融與發展實驗室主任曾剛對記者表示,考慮到當前房地產市場風險尚未明顯化解,爲了順應國家支持重點領域,助力穩增長的需要,未來各地銀行機構對公業務或將重點傾向於基建領域。對於綠色轉型、科技創新、鄉村振興、普惠金融等其他重點領域的支持,也會配合部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開展。

曾剛建議,在應對疫情衝擊過程中,銀行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在國家重點支持的方向做更多探索,通過與政策工具的較好結合,降低風險和成本的同時,也可以支撐資產端的穩定增長。

記者注意到,今年一季度,部分地區銀行已經在爲相關部門提到的“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前發力。比如杭州銀行在一份調研紀要中提到,該行一季度在浙江省內貸款增長了22.3%,同時基礎設施類貸款較年初增加228.8億元,增幅17.6%。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