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王俊 實習生 韋思宇、秦科

編 輯丨曹金良 江佩佩

圖源丨攝圖

全國政協5月17日在京召開“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專題協商會。數字經濟自主權、數實融合,數據安全,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收益權等…..成爲會議關鍵詞。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時指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今日受會議消息影響,港股集體收漲,恒生科技指數大漲5.78%,互聯網科技、汽車、蘋果概念等板塊漲幅居前,京東、阿里巴巴漲超7%,嗶哩嗶哩漲近7%;熱門中概股盤前集體走高,阿里巴巴漲超6%,京東漲超5%,拼多多漲超6%。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把握髮展數字經濟自主權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指出,2020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佔GDP比重達38.6%,保持9.7%的高位增長速度,成爲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今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0%,而2020年這一數字爲7.8%。這也意味着未來幾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將迎來政策利好。

據新聞聯播,此次專題協商會有近百位全國政協委員參加會議,29位委員、專家在會上發言,140多位委員通過委員履職平臺發表意見。

委員們認爲,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大國地位穩固,未來發展前景廣闊。要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把發展數字經濟自主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要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引導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充分挖掘工業互聯網發展潛力,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爲設備賦智、爲企業賦值、爲產業賦能。

上述《規劃》也指出,數字經濟發展要以數據爲關鍵要素,以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爲主線。並部署了優化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充分發揮數據要素作用、大力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等八方面重點任務。

其實,目前數實融合、加強核心技術的投入等已成爲不少企業的重要風向,以騰訊、阿里巴巴、美團、京東、拼多多等爲代表的互聯網企業紛紛加碼B端。比如騰訊2021Q4財報中,數實經濟業務收入首次超越遊戲,去年四季度,金融和企業服務板塊的營收同比增長25%。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阿里、騰訊、美團、京東及拼多多等五家企業的企業研發費用,2021年度,研發費用位居前兩位的分別是阿里和騰訊,金額爲578.23億元和518.8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6%和33%。

其他三家企業2021年度研發經費分別爲166.75億元、163億元、89.926億元,同比增長分別爲53%、1%、30%。

此外,會議指出,要釐清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收益權等權利,在保障國家網絡和數據安全的基礎上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要鼓勵數字經濟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全球數字治理進程。

數據要素市場的搭建是發揮數據要素作用的關鍵,南開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兵指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的前提是明確數據產權歸屬,基礎是構建統一開放的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是健全高效的定價機制,底線是保障數據要素安全發展。

此次會議再次強調“理清數據所有權、使用權、運營權、收益權等權利”,有利於更好地推進數據要素市場發展。

陳兵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這釋放出一個明確的信號:即以保障數據安全、有序流通爲目的,逐步釐清數據相關權利邊界,合理消弭數據權屬爭議。

同時,依法依規維護數字企業科技創新成果,有理有節常態化平臺經濟監管,以求最大限度開發和利用數據要素價值,推動數字強國戰略穩步實現。

高層接連釋放平臺治理積極信號

根據新聞聯播,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出席會議並講話,他指出,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係,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以開放促競爭,以競爭促創新。

與2021年針對平臺經濟領域密集、穿透式的監管相比,今年以來,強調常態化監管,要求規範、透明、可預期,健康發展成爲主線。這也意味着更平穩的監管態度,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

2021年被官方定義爲“反壟斷”大年,阿里、美團因實施“二選一”壟斷行爲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分別罰款182.28億元、34.42億元,虎牙鬥魚合併被叫停,多家平臺巨頭領到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行政處罰罰單……

強監管有效規制了違法實施壟斷、資本無序擴張的亂象,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復。今年3月份,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平臺整改工作開展以來,平臺“二選一”和壟斷等突出問題改善明顯,價格和不正當競爭問題得到遏制,平臺秩序明顯好轉。

除卻反壟斷這一監管工具,網絡安全審查的強化給平臺加上數據安全“閥門”、《個人信息保護法》等強調了平臺對個人信息保護的責任與義務,網絡遊戲版號的停發讓遊戲行業更審慎地對待未成年人保護……市場監管、行業監管多管齊下,立法、立規,密集、穿透式的監管貫穿了2021年。

2021年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政策風向有所緩和。相比較2020年底會議中較大篇幅對平臺經濟的反壟斷措辭,更聚焦“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此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出要爲資本設置“紅綠燈”,依法加強對資本的有效監管,防止資本野蠻生長。

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韓偉認爲,設置“紅綠燈”體現了規範與發展並重的思路,即結合現行法律體系更好地平衡資本產生的利弊影響,特別是相關負面清單規則的有效實施。

此後,在系列會議以及政策中,都釋放了向好的政策風向。政府工作報告中更注重監管方式的創新與公平競爭政策的深入推進,其中指出“創新監管方法,提升監管精準性和有效性”、“深入推進公平競爭政策實施,加強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環境。”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專題會議提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重申設置“紅綠燈”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並且要求通過規範、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並儘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9日召開會議時提到,要促進平臺經濟健康發展,完成平臺經濟專項整改,實施常態化監管,出臺支持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具體措施。

整體政策指向一致,強調常態化監管,要求規範、透明、可預期,健康發展成爲主線。

此次,劉鶴在會議上強調的“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也一以貫之了今年的監管方向。

平臺經濟正擺脫不確定性 規範健康發展是未來主題

平臺經濟,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平臺基於數據、算法、算力,平臺連接範圍、承載的信息、提供的功能等能量巨大,跨邊網絡效應突顯,在社會生產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平臺具有超大力量,可以將自身優勢傳導到其他領域,甚至利用壟斷力量控制上下游,這也是平臺和普通企業的區別。”高朋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姜麗勇指出,“平臺是治理的‘牛鼻子’,規範和引導平臺健康發展,可以多快好省促進社會治理。”

作爲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平臺經濟的健康發展尤爲重要。

但此前伴隨着平臺經濟發展,也出現了二選一、掐尖式收購、大數據殺熟、平臺的自我優待等大量類似行爲,平臺壟斷與惡性競爭並存,一定程度擾亂了市場秩序。爲了規範平臺經濟發展,也就有了2021年貫穿一整年的監管舉措。

4月29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規範和引導我國資本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現已任上海財經大學校長)劉元春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了工作建議。

當天,在劉元春教授接受了央視《新聞1+1》節目專訪時明確提出:規範是爲了發展。我們一直堅持,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而且發展是第一要義。“所以因此,我們就會看到,在前期我們整頓平臺經濟取得階段性勝利的基礎上,我們必須要旗幟鮮明把支持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作爲我們未來的一個主題。”

此次會議再次釋放支持平臺經濟、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支持數字企業在國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等積極信號,政策面轉暖有望帶動行業估值和盈利能力提升。

5月16日,摩根大通發佈研報表示,正在重新審視短期和長期基本面前景,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擺脫各種不確定性,未來頭部公司的股價或將超預期上漲。

本期編輯 江佩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