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疫情起伏、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疊加使整個行業面臨挑戰,但在“新三化”趨勢以及新能源汽車的加速滲透下,零部件上市企業也呈現出諸多看點。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統計已披露2022年一季報的30家國內主流汽車零部件上市企業發現,新能源汽車市場的高速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企業營收實現增長,其中寧德時代營收486.78億元,孚能科技一季度營收增幅最大。不過,不同於營收增長態勢,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影響,動力電池企業一季度淨利承壓。

此外,受益於汽車電動化、智能化加速滲透,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迎新機遇。

寧德時代營收最高,動力電池企業“增收不增利”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火熱,直接帶動了動力電池需求增長,在此次統計的5家動力電池上市企業中,寧德時代、國軒高科、億緯鋰能、孚能科技4家企業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幅均超100%。

其中,寧德時代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153.97%至486.78億元,穩居動力電池企業營收榜首;孚能科技營收爲15.29億元,同比增長317.09%,增幅最高。此外,國軒高科、億緯鋰能一季度營收分別實現203.14%和127.69%的增幅。

但不同於營收齊增態勢,上述動力電池企業一季度均未實現增利,孚能科技更是仍處於虧損狀態。原材料價格上漲被認爲是利潤承壓的直接原因。

寧德時代2022年一季報數據顯示,營業成本同比上漲198.66%;其在一季報中表示,部分上游材料價格快速上漲造成成本增加;同時,因上游材料供應緊張及價格快速上漲,經營活動現金流淨額同比下滑35.48%。因預付材料款增加,欣旺達一季度預付款同比增長109.66%,營業成本同樣增長了38.97%。

“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影響了企業盈利。”中博聯智庫特聘專家張翔表示,目前動力電池行業競爭仍較爲激烈,企業不會貿然調價。

不過,爲緩解原材料價格上漲所帶來的壓力,動力電池企業已開始加強產業鏈上游佈局,以保障原材料供應。

4月21日,寧德時代發佈消息稱,控股子公司宜春時代獲宜春鋰礦探礦權,加快鋰礦資源勘查開發。而此前寧德時代也已先後通過持股等方式獲得了海外鋰礦股權。

除寧德時代外,包括欣旺達、國軒高科等多家動力電池企業也曾先後宣佈,或通過入股或簽約等方式,鎖定部分國內或海外鋰礦的供應權,以抵消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的影響。

相比於動力電池企業的利潤增長受阻,新能源汽車上游原材料企業利潤卻呈現出另一番景象。

今年一季度,贛鋒鋰業實現營業收入53.65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超2倍,淨利潤爲35.25億元,漲幅超6倍。贛鋒鋰業表示,一季度營收大幅增長主要系報告期內鋰鹽產品價格和銷量上升所致。

以鋰礦爲主營業務的天齊鋰業增速更猛,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52.5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近5倍;淨利潤達33.28億元,同比漲幅超14倍。

汽車智能化加速滲透倒逼傳統零部件企業轉型

儘管外部因素複雜多變,但行業變革帶來的機遇使得不少零部件企業依舊實現了營收與淨利雙增長。

今年一季度,拓普集團營收同比增長54.34%,淨利潤同比增長56.84%;德賽西威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53.86%,淨利潤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39.22%;華域汽車營收同比增長7.15%,淨利潤同比上漲32.13%。

記者梳理上述企業發現,雖然經營範圍有所不同,但業績表現均受益於在電動化、智能化方向的佈局,抗風險能力也較強。

2016年就搭上特斯拉“順風車”的拓普集團,近年來也進入了蔚來、小鵬、理想等頭部造車新勢力供應鏈,探索Tier0.5級的合作模式。拓普集團表示,今年一季度,其面向智能電動汽車的輕量化底盤、熱管理等業務增長強勁,線控底盤相關的轉向系統、剎車系統、空氣懸架業務也推動營收和淨利增長。

主營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等零部件的德賽西威一季度業績增速超預期,營收淨利均實現同比增長。其在2021年財報中透露,已突破路特斯、Stellantis等新客戶,並獲得一汽-大衆、上汽大衆等車企平臺項目訂單。

同樣,乘電動化智能化之風,萬向錢潮、華陽集團和四維圖新等企業一季度也實現了營收淨利雙增長。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今年一季度,更依賴發動機等傳統業務的汽車零部件企業面臨着更大的業績壓力。

今年一季度,儘管濰柴動力實現營收411.04億元,但與去年同期相比下滑了37.16%,淨利潤同比減少了68.61%。其在公告中表示,營收減少主要系受行業環境影響、產品銷量下滑所致。

受商用車產銷下滑、原材料價格快速上漲及消費終端需求收縮等因素影響,雲內動力一季度同比轉虧。一汽富維營收同比下降14.4%,淨利較去年同期下滑近六成。東安動力營收18.34億元,淨利潤同比下滑70.98%。

不過,隨着行業電動化、智能化進程的加快,上述汽車零部件企業正加速轉型。

濰柴動力近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面對新能源化的發展趨勢,公司全面佈局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及純電動等多種技術路線,相關產品已經投放市場。一汽富維表示除傳統車輪、保險槓、汽車內飾業務以外,逐步向車燈、輕量化零部件、智能座艙等方向拓展。東安動力稱將開拓新能源市場;今年3月其發佈公告表示,擬4.88億元投建新能源混動系統新基地一期建設項目。

張翔認爲,整體來看,國內汽車零部件行業有市場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趨勢。面對未來更激烈的競爭,零部件企業要根據汽車產業變革趨勢調整其戰略發展思路。不過,他同時指出,轉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張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