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是有攀比心得,只是有的人表现了出来,有些人藏在了心里。

面对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作为父母应该怎么办?

上初中的儿子放学回家,对妈妈说:“妈,同学买了双名牌篮球鞋3800,我也想要!”

听到儿子的话,妈妈还没来得及开口,爸爸愤怒地说道:“疯了吧?一双鞋3800!”

儿子解释说:“那种鞋很好,穿上打篮球很舒服,而且能提高弹跳力,我好想要一双。”

妈妈说:“太贵了,咱家的条件你又不是不知道。”

儿子说:“爸爸一个月的工资不是12000吗?”(这么大的孩子,心里还是有数的)

爸爸说:“对,我的工资是12000,但都花在这个家了。”

儿子说:“我只是个孩子,又花不了多少。”

妈妈说:“这样,我给你算一下咱们家每个人每个月的花销……”

房贷3000,生活费3000,物管费110,水费60,电费150,燃气费120,停车位300,加油400,汽车保险300,宽带250,生活洗漱用品300,除掉这些,还剩4010。

然后,你每个月午餐费200,延时费200,篮球班一个月上六节课540,散打班一个月上四节课320,牛奶450,文具用品80,零花钱200,理发20,你养的宠物狗粮每个月100,水果每个月150。而且,你现在长得快,衣服鞋子也换得快,每个月都在买。

现在只剩下1700了,妈妈没有工作,自己交社保,每个月1300,还剩400。我和你爸每个月每人200,你一个人就花了2310。

当然,如果你特别想要也可以,我和你爸每个月少花点,给你攒攒,等攒够了再买。

听完妈妈这番话,儿子说:“算了,等攒够了我的脚都变大了。”

爸爸说:“那就买双两三百的吧。你喜欢打篮球,爸爸妈妈肯定支持你,但你想过没有,你最喜欢的姚明,小时候可没有这种奢侈的篮球鞋。”

这时,儿子也理解了爸爸妈妈的苦衷,真诚地对爸爸妈妈说:“爸妈,我知道了,我不要了,我的篮球鞋还能穿呢!”

有人说,为什么要把大人的压力放在孩子面前,让他轻松一点成长不好吗?

这个孩子已经上初中了,心理已经成熟了,如果这个时候还不让他知道家庭的实际情况,其实就是在害他。作为家里的一份子,他有义务为这个家庭承担相应的责任,包括生活压力,这样他才知道父母的不容易。

现在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孩子对钱的概念不清晰!

以前父母都是拿着现金买东西,当父母拿着皱巴巴的钱包付款时,孩子能感受到父母的窘迫,而现在大家都是用手机扫码支付,孩子对钱埋怨概念,以为手机里的钱是花不完的。

严重的后果,就是经常曝出的新闻:十几岁孩子拿着父母的手机,给主播打赏了几万块!

你以为孩子是故意坑父母吗?肯定不是,孩子也是爱父母的,只是他不知道手机里的钱,是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对钱没有一个深刻的理解。

当然,我并不是在教大家如何跟孩子哭穷,因为我从来不提倡父母跟孩子哭穷!

一位妈妈说,女儿想吃西瓜,我带她去买,七块钱一斤,半个西瓜就要四十多,我犹豫了片刻,问女儿咱能不能不要?女儿点头说,好的,妈妈。听到女儿的话,我没有高兴,反而很想哭,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太贵了不舍得买。可看到孩子一点也补脑,我却愧疚的要死。

这种情况,就是父母跟孩子“哭穷”太多了,让孩子对花钱产生了一种愧疚感,也是不利于孩子心理健康的。

我的观点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比如,我家女儿九岁了,我会告诉她,我们家不穷,爸爸妈妈每天都在工作,所以每个月都有收入。这些钱足够我们日常花销,比如吃饭、穿衣、购买生活用品等等。但是,如果我们想去旅游,想购买很贵的东西,就需要攒钱,做好用钱规划。

所以,我女儿在用钱方面,很少出现无理取闹的时候,但她也没有自卑的心理。她想买东西时,如果价格不贵,我会毫不犹豫买给她,但如果确实很贵,我们会一起商量攒钱。到现在,女儿用钱的态度非常好。

关注“欣妈育儿经”,有任何母婴育儿方面的问题,都可以向我咨询。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