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我結識了一批合成生物學方向的博士,今年這些博士便都已經被頭部機構滲透了遍。”

過去幾年,某產業資本投資總監高知時一直深扎消費領域投資,近兩年隨着平臺、人口等紅利的消退,像其他消費投資人一樣,高知時開始關注原料端技術的革新,在此過程中,其投資了新原料護膚品牌,並接觸到合成生物學,繼而認識了許多相關領域的學者,但僅半年的時間,高知時便發現這些博士學者都已被頭部投資機構滲透了遍。

儘管此前在二級市場Zymergen、Ginkgo都面臨着市值暴跌的境況,但在一級市場,合成生物領域公司的發展以及在此方向的投資卻一直方興未艾,在東方富海投資副總監邱彬彬與弘毅創投投資副總裁李一豪的感知中,合成生物學相關的初創公司數量還在持續上漲。

合成生物學究竟有何魅力,讓資本“寧投錯也不放過”?爲什麼會在這個時間節點徹底火起來?二級市場的動盪給了一級市場哪些啓示?未來國內還是國外才是合成生物學的主戰場?何種模式的合成生物學公司更適合中國市場?這些公司終局如何?

帶着這些問題我們採訪了:

芝諾科技創始人兼CEO 朱天擇

微構工場聯合創始人 蘭宇軒

小藻科技創始人兼CEO 俞威

峯瑞資本合夥人 馬睿

某產業資本投資總監 高知時

東方富海投資副總監 邱彬彬

弘毅創投投資副總裁 李一豪

本文主要脈絡:

合成生物行業發展脈絡梳理

合成生物在當下火起來的底層邏輯

合成生物學產業上下游分析

一些核心問題(產品or平臺、科學家or工程師、國內or國外等)探討

資本投資邏輯

本文要點提示:

1. 合成生物學在中國被寄予厚望的核心因素是:這是一個對製造業進行的科技升級

2. 投資人在投資時,更多是在投合成生物這個大趨勢

3. 平臺類與產品類只是對現有玩家的一種分類,本質上來說,市場最終對於所有公司的考覈都是能否交付出一款真正具備創新意義的產品

4. 受限於不同國家資本市場的開放性,中國合成生物行業能否誕生出一個“Ginkgo”,仍是問號

5. 初創公司的終局是成爲下一個巴斯夫或杜邦這種材料提供商,由於材料的版圖足夠大,市場競爭格局會是多家並存

6. 在對合成生物行業進行投資時應警惕“無效背景”,一般科學家創業格局更大,工程師創業更能落地

合成生物行業發展脈絡梳理

“合成生物學”一詞最早出現在上世紀70年代,於2000年被斯坦福有機化學和化學生物學教授Eric Kool重新定義爲基於系統生物學的遺傳工程,標誌着這一學科正式出現。

合成生物學是在工程學思想的指導下,按照特定目標理性設計、改造乃至重新合成生物體系,簡單來講就是利用細菌等工程化的生物,來生產各類我們想要的東西,其使命是解決人類面臨的食品缺乏、能源緊缺、環境污染、醫療健康等各方面的問題。

作爲生物學、生物信息學、計算機科學、化學、材料學等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科,合成生物學更像是一個底層平臺,本質上是對消費、醫療、農業、化工等整個生產製造行業進行科技升級,在此基礎上可以誕生生物製造、長鏈DNA合成、細胞基因電路、代謝工程應用等方向的公司。

合成生物學產品製造步驟是原料→菌種→產品的全鏈條設計和優化。整個生產鏈條可分爲原料選擇、底盤細胞的選擇和優化以及產品生產3個部分,其中底盤細胞的選擇和優化是核心步驟,而該步驟又可拆分爲設計、構建、測試、驗證四個環節。

- 合成生物學產品製造步驟 -

在整個合成生物學產品製造過程中包含3種主要技術和產品:

使能技術 (Enabling Products):推動合成生物產業發展的引擎,主要包括基因測序技術、基因組編輯技術等

核心技術 (Core Products):利用創新專利技術改造微生物/酶,爲終端用戶市場創造價值的關鍵樞紐

致能技術 (Enabled Products):接近終端用戶的最大細分市場,包括製藥、化學、能源、農業等

目前在三個方向已經相應誕生了諸多公司,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還將持續增長。根據CB Insights數據顯示,全球合成生物學市場規模2019年爲53.19億美元,預計在2024年可實現188.85億美元規模,5年間的年複合增長率(CAGR)有望達到28.8%的高水平。

- 合成生物學各方向5年間CAGR -

合成生物在當下火起來的底層邏輯

從2000年中國合成生物巨頭凱賽生物成立,到2006年Amyris的青蒿素大獲成功,再到2013年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橫空問世,直至2021年Ginkgo、Zymergen兩大國外巨頭相繼上市,合成生物已經經歷了20多年跌宕起伏的發展,那爲何會在當下時間節點火起來?

- 國外合成生物三大巨頭 -

1.使能技術作爲重要推動引擎,已經發展相對完備

上文中提到使能技術主要包含基因測序技術與基因組編輯技術。

基因測序技術目前主要應用第二代基因測序法,該技術經過持續優化效率已大幅上升,成本快速降低,根據McKinsey數據,繪製人類基因圖譜耗資已從2003年的近30億美元降低至2019年的不足1000美元。

基因組編輯技術最大的突破是第三代基因組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誕生,相比於前兩代技術,CRISPR-Cas9的最大突破是將傳統蛋白質—DNA的識別模式升級爲RNA—DNA的識別模式,即可準確選中想要修改的DNA序列。

據微構工場聯合創始人蘭宇軒介紹,用於基因合成的DNA片段在二十年前的價格是每個鹼基近50元,而現在已經降到了差不多0.5元/鹼基。

2.碳中和理念的推行以及石油基材料替代的需求

作爲一級市場頭部合成生物公司藍晶微生物最早期的投資者,峯瑞資本合夥人馬睿在2016年接觸到藍晶微生物時,便是因爲其在關注環保賽道。

與利用傳統的化學合成方法生產產品不同,生物合成法憑藉其生物基的特性,天然具備環保優勢。從藍晶微生物、微構工場以細菌合成PHA(聚羥基脂肪酸酯),來對原有的塑料進行替代,到小藻科技、光玥科技等利用光合微生物從糖替代來獲得碳原料,將排放出的二氧化碳進行回收利用,合成生物對於碳中和的推進具備重要意義。

根據天風證券,生物技術的應用可以降低工業過程能耗15%-80%,原料消耗 35%-75%,減少空氣污染50%-90%,水污染33%-80%。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預估,到2030年,工業生物技術每年將可降低10億至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從對石油資源替代的角度來說,過去石油的80%用來做能源,20%用來做材料,如果說未來車對於石油能源的需求全部由電動能源來滿足,那基於石化的材料體系的全部替換將會是一個非常大的機遇。

3.目前已經有一些產品真正實現了poc

20多年間合成生物學一直被質疑的問題便是能否真正以生物合成的方式產出可量產、具備成本優勢的產品,而近兩年,已經有一批原料真正實現了理論驗證,包括長鏈二元酸、丙氨酸、PHA、HMO(母乳低聚糖)、膠原蛋白、一三丙二醇等。

1)長鏈二元酸:2001年凱賽生物開始投資建設生物法長鏈二元酸項目,使其成爲世界上第一個用生物法取代化工法的材料單體。經過多年的發展,據財報顯示,凱賽生物能夠生產從十碳到十八碳的各種鏈長二元酸,隨着年產10萬噸的生物基聚酰胺生產線於2021年中期投產,重要儲備產品生物基戊二胺和生物基聚酰胺開始銷售。而其生物法長鏈二元酸產品 DC單體和混合酸的毛利率也在逐年呈上漲趨勢,主要原因是從事化學法生產的主要競爭對手退出。

2)丙氨酸:華恒生物是我國乃至世界丙氨酸第一大供應商,關於生物法合成丙氨酸的產業化,從其產能利用率可見一斑,2017至2020上半年公司丙氨酸產品產能利用率爲71.94%、90.30%、97.00%、89.13%,處於穩步上升階段。

3)PHA:目前藍晶微生物以及陳國強教授的微構工場是國內一級市場以生物法生產PHA的主要玩家,目前兩家在PHA的生產上均已具備了產業化能力,今年1月,藍晶微生物已開始在江蘇鹽城建設年產25000噸“超級工廠”,微構工場也正在順義建設年產1000噸的工廠,本輪融資完成後預計將擴產至10000噸。

4)HMO:HMO是母乳中固形物含量最高的三種物質之一,具有益生元作用,可以幫助嬰兒建立起自己的免疫系統,其作爲嬰兒配方奶粉的添加劑已添加在進口奶粉中。雖然現階段HMO市場空間有限,但賽道內競爭並不激烈,目前在國內初創公司代表主要有芝諾科技與一兮生物,而據透露兩家企業都已完成中試,預計可在近期實現量產。

4.不管在二級市場還是一級市場都帶來了一些財富效應

在國外,近兩年Ginkgo、Zymergen紛紛上市,儘管因爲各種因素股價暴跌,但也對國內的初創公司在發展上有一定的指導意義,Amyris靠生產維生素E、角鯊烷等藥品、護膚品實現復興;而在國內,凱賽生物、華恒生物在上市後甚至比國外的對標公司表現得更好。

國內一級市場,以藍晶爲代表的頭部公司在一年內實現了3輪融資,其PHA產品性能已通過了多個世界 500 強企業客戶的驗證,並獲得了多家企業的訂單和意向訂單。

不管在二級還是一級市場,合成生物的變現之路都開始變得更加明確。

5.消費端對於新分子的需求越來越多

隨着人口、營銷平臺紅利的消退,底層技術創新開始成爲消費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醫藥、美妝、醫美等版塊都希望有更健康、更綠色、功能更強的新分子出現,但依照上一代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VC(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創新材料的迭代速度,一個“P”開頭的材料的研發大約需要30年的時間。

在馬睿看來,生物的核心優勢便是在迭代上會比物理、化學等方式更快,“現階段,生物是與IT以及數據結合最深的,AI在其他行業的應用遠沒有像在生物行業一樣深遠,當生物完全數字化之後,它的迭代會更快。”

合成生物行業公司圖譜

合成生物學所涉及學科與產業龐雜,目前對於行業內公司主要有兩種分類方式:根據產業鏈上下游進行分類以及根據在不同行業應用進行分類。

根據產業鏈上下游分類

使能技術中的涉及長鏈DNA合成、基因組測序等方向的公司,比如Oxford Genetics、Joyn Bio等

核心技術中專注技術研發的各類爲產品公司提供服務的平臺型公司,比如Ginkgo

致能技術中生產面向應用層提供原料或產品的公司,比如Zymergen、Amyris、凱賽生物、華恒生物、藍晶微生物等

- 合成生物學產業上下游價值體系 -

由於在現階段,合成生物所涉及的使能技術已較爲成熟,市場格局明確,本文我們將主要討論平臺型公司與產品型公司。

1.選平臺型or產品型公司?

其實平臺型與產品型公司之間並非涇渭分明,平臺型公司可以生產產品,而產品公司在做產品的過程中也可以憑藉產品研發經驗做平臺。

不管從創業的熱度還是投資人的喜好來說,產品型公司因變現路徑更短更明確,受到了更多關注。而平臺型公司飽受市場質疑,與代表公司Ginkgo上市之後半年內股價斷崖式下跌有重要關聯。

美國時間2021年9月17日,Ginkgo與借殼公司Soar Eagle Acquisition Corp.合併,並於紐交所上市,市值達175億美元,Ginkgo的公開發行價爲10美元/股,上市首日,市值上漲至近200億美元,而截至2020年3月29日,Ginkgo的股價已經跌至4.59美元/股。

Ginkgo股價腰斬的直接原因是來自做空機構蠍子資本(Scorpion Capital)的一份做空報告。

其中對於Ginkgo的控訴主要有以下幾點:

無獨特技術,項目失敗率超 90%

商業模式屬“左手倒右手”

關聯方“客戶”系Ginkgo託管

蠍子資本稱 Ginkgo 並沒有獨特的技術、知識產權或者差異化的能力,只不過是一家以酵母爲平臺的從事商品菌株工程的失敗的 CRO 公司。Ginkgo的酵罐和液體處理機等來自Sartorius與Hamilton,這與其他公司供應商一致;在 Ginkgo 達成的超過 70 多個項目中,失敗率爲 90%-100%。

Ginkgo 總共披露了大約7家平臺企業和結構化合作夥伴關係,這些企業和合作夥伴關係構成了該公司大部分的研發服務銷售收入,蠍子資本稱,Ginkgo 的第三方收入來自其支持和控制的實體。簡單來說,這種商業模式本質上就是“左手倒右手”。

蠍子資本還調查了 Ginkgo 的所有關聯方客戶,其中 Kalo Ingredients在LinkedIn上沒有列出任何員工,關聯方客戶Joyn Bio 、Allonnia、Motif也都存在各種問題,其認爲關聯方“客戶”(如 Kalo Ingredients)是 Ginkgo 的幌子,因此它的收入是一個精心設計的騙局。

但Ginkgo所存在的問題卻並不能完全否定平臺型公司的價值,關於平臺型公司的價值應該理性看待,對此小飯桌通過多方採訪與調研,總結了以下觀點:

平臺模式理論上來講行得通

現階段平臺型公司還沒有真正釋放自己的價值

某種意義上來講平臺模式規避了押注產品的風險

平臺和產品價值的邏輯與互聯網行業恰好相反

平臺型公司現階段與國內資本市場的投資預期並不適配

據蘭宇軒介紹,早在幾年前,當研究人員想要表達特定蛋白時,就可以去找一個開發大腸桿菌、酵母或哺乳動物細胞體系的公司,當時這些公司的工藝已達到了商業化水平,包括在中間做酶業務的公司也有一些。相較於以往的這些公司,現在的合成生物學公司則在管線方面更加豐富,同時將產業鏈做得更長了。

從終局來看,合成生物的行業佈局與芯片有類似之處,產業鏈上下游分工明確,其中一定會有平臺的機會,就像在生物製藥領域,會誕生金斯瑞這樣巨大的生物科技品牌,可以爲下游醫藥品牌公司提供所需的大部分服務。

弘毅創投李一豪認爲,現階段平臺型公司很難真正釋放自己的價值。基礎技術的進步驅動了合成生物學的發展,但是目前的平臺技術大多集中在通量和效率提升層面,微生物整體代謝通路並沒有實現數字化,包括行業內整體的數據標準還沒有制定,長週期的數據壁壘現階段仍未出現,未達到深度數字化。

但從某種角度來說,平臺的模式規避了押注一種產品失敗的風險,比如Zymergen押注了一項核心產品Hyaline——一種主要瞄準柔性屏市場的聚酰亞胺薄膜,後期卻因下游市場需求並不高而面臨了難以商業化的問題。

而平臺“風險規避”的特性也就決定了其價值會低於產品的價值。馬睿認爲,合成生物行業0-1的價值並沒有那麼高,因爲平臺的壁壘天然低於產品的壁壘,真正的價值掌握在後端產品上。比如做酶製劑的企業,花費精力研發出對產品生產來說非常重要的酶,這種情況下如果只賣酶而不賣產品其實賺到的錢很少。

從資本的角度來說,美國的資本市場更開放,願意支持Ginkgo這樣純平臺公司的發展,而且由於合成生物學本質上是對製造業的一場大升級,美國本身很難做產品製造,這也使得Ginkgo模式更適配與美國市場。

同時,Ginkgo自身還具備一定特殊性,其創始團隊背景足夠優越(麻省理工學院合成生物學家、計算機工程師 Thomas Knight以及四名博士研究生),同時又有一支能力很強的BD團隊。

所以在目前的中國市場,平臺與產品之間的價值的反映其實與互聯網行業恰恰相反,不管如何企業都要真正交付出一款產品。理想狀態下,除了第一款產品,企業還要有個平臺,這個平臺更多是爲其自己服務,支撐其交付出更多的產品,而在這個過程中平臺的積累也越來越深。目前藍晶微生物在主推產品PHA之外,還建立了研發平臺 Synbio OS。

2.產品型公司拼什麼?

儘管如上文所說,產品型公司具備較高價值,但高壁壘也意味着高難度。Zymergen、Amyris發展的起伏便極好地印證了這一點,對終端市場需求的誤判、對工廠的難以把控、對自身產品可落地產業化程度的不準確預估等都會造成產品的功虧一簣。

所以一家產品型公司在做產品的過程中究竟應該注意哪些點?不同產品型公司之間比拼的又是什麼?

其實本質上對於產品型公司的考覈是選品與產品實現能力,具體又可分爲以下幾點:

產品的創新程度

產品能在多大程度上解決終端市場存在的成本及生產效率的問題

產品本身的市場容量

所選產品是否與團隊能力相匹配

產品可否規模化量產

產品的長期價格波動趨勢

不管是科學家還是工程師創業,大多都是在原有研究的基礎之上生產產品,這些產品以生物合成的方式生產要想在市面上站穩腳跟,要麼需要有足夠的創新,比如當年在凱賽以生物合成方式生產長鏈二元酸時,市面上對於該原料的下游應用還並不廣泛;要麼則要在很大程度上解決終端市場存在的成本較高以及生產效率較低的問題,比如PHA用傳統的發酵方式獲得,存在染菌的問題,最終造成了PHA獲取成本高昂、效率低,微構工場在過去十幾年研發了一個新的底盤細胞,可以使發酵系統免於雜菌污染,其還對基因進行了一系列改造以提升各項轉化率,例如導入血紅蛋白結合氧氣來提升氧氣利用率。

雖然目前理論上已有多種產品原料可用生物合成的方式生產,而且根據麥肯錫預測,未來全球70%的產品可以用生物法生產,但從理論到實際、從現狀到未來,仍有一個巨大無比的鴻溝,現階段能夠真正在成本上比化學合成更有優勢、規模上超過10萬噸的材料屈指可數。

以CBD(大麻二酚)爲例,其提取技術已較爲成熟,想要憑藉生物合成技術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在技術上還需要很長時間攻關。

同時企業在產品的選取上還要與自身團隊能力相匹配,大宗化學品與高附加值產品所需的能力模型並不一致,對於PHA、長鏈二元酸、丙氨酸這些大宗原料而言,動輒就需要上百噸的生產規模,這種大規模發酵對於創始團隊在行業內的積累要求非常高,一般初創團隊更適合從高附加值產品切入

蘭宇軒介紹,對於大宗原料來說,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所以在團隊挑選到合適的菌株後,對其進行了各方面、持續性的優化,例如中試階段大規模的罐體實驗便持續優化了4年多的時間,使得該產品最終實現了成本的有效降低。“做大宗化工的替代品,對於產業化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對與成本相關的各項因素進行精打細算的優化。”

不同產品在市場規模與應用的廣泛性上也有較大差異,比如HMO這種原料應用場景非常明確,絕大部分市場都來自於做嬰幼兒奶粉的添加劑,現階段市場空間最高爲幾十億;小藻科技用擬微球藻替代深海魚合成的EPA目前是降低高血脂最好的藥源,未來會是在心血管領域應用非常廣泛的原料,市場天花板較高,同時小藻科技還用EPA藻油的副產物擬微球藻蛋白作爲植物基蛋白的替代,拓寬了產品的應用場景;上文中提到凱賽生物也在這些年拓寬了很多長鏈二元酸在下游的應用場景。

在邱彬彬看來,合成生物學是一個需要長週期投入的市場,如果創業者能找到一個好的產品線並深扎,會有一個很大的市場空間;但如果選擇的是原料產量或市場份額並不是特別大,那對應投入的時間與產出比其實非常不划算。

相較於對市場規模的權衡,高知時更關注落地場景更明確的原料。

從價格角度出發,一個好的產品不應該有較大的價格波動,較大價格的波動以及價格戰的產生,往往印證了這個產品的研發生產壁壘較低。

根據在不同行業應用進行分類

作爲一個交叉學科,合成生物學在醫療、消費、化工能源、農業等行業都有諸多應用。

醫療領域:主要有兩種應用,一是通過對微生物進行設計和改造,使微生物可以生產某種藥物因子或本身作爲活性藥物;二是對哺乳動物細胞進行改造,比如器官移植、細胞治療與疫苗生產等

消費領域:生產針對大衆消費領域產品的原材料,比如醫美護膚相關的玻尿酸、膠原蛋白以及食品相關的植物肉、HMO等

化工能源領域:通過優化迭代更好的菌種來生產針對化工方向的材料,比如PHA、PVC、PET、PP(聚丙烯)等

農業領域:合成生物學可以通過對基因進行編輯從而改良農作物,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量;還可利用微生物或代謝工程手段減少農業化肥使用以及重塑代謝通路,使農產品的產能與營養價值得到提升

合成生物在以上四個領域都有較大的應用空間,一個公司的市場天花板並不受所在行業限制,而是取決於其核心技術的切入點能夠在哪一行業的哪一產業階段創造自己的價值。但由於合成生物賽道的投資人來自各個方向,在投資上也會更有側重。

醫療領域:合成生物尚未對醫療行業帶來底層範式的改變

在李一豪看來,醫療本身就是一個尖端生物技術研發的密集區,是由藥理學、跨界技術、觀測的顆粒度以及行業資源驅動形成的產業,我們現在所討論的合成生物技術沒有在醫療行業的增長以及天花板的突破上形成太大的變量,因此類CRO這個價值環節並未凸顯,合成生物更多關注產物本身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消費領域:抗週期但銷售閉環並沒有想象中易達成

近兩年消費行業進入了投資的冷週期,這背後的核心是第一代供需關係平衡的完成。在這個過程中,互聯網技術將信息傳遞成本極度拉低,過去幾十年中國快速發展週期內中產的紅利被迅速收割。接下來,整個消費行業進入供給側改革的深耕時期,這其中包含生物合成技術在內的衆多技術,都會成爲消費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

邱彬彬認爲,在中國的國策下,消費行業很抗週期以及具備很大的延展性與張力,圍繞消費者的消費意願來看,消費行業能夠穿透到很多的新週期。

很多投資人看好合成生物在消費領域中應用的另一因素是認爲消費行業會更快能閉環,“現在合成生物公司中但凡是做產品的,如果主原料難以落地,都會往消費領域走一走,比如護膚,一個護膚產品中要添加很多原料,而活性原料的添加並沒有很多,所以單一原料的需求量並不需要很大,較爲容易落地。未來的化妝品原料,要麼是一個巨頭公司做很多種,要麼是很多合成生物公司順便做一下。”

但高知時也認爲,合成生物在消費領域要想落地,其實對創始團隊技術、產品、品牌、營銷等各方面的綜合能力也有較高要求。

馬睿同樣看好合成生物在消費領域的應用,“一般to B銷售原料,這種市場往往是限定的,並且規模不一定大,但如果能直接做成品牌to C,市場會更大,現金流更可持續。”

在馬睿看來,除了技術,團隊對產品的把握也要更有層次,到底要做什麼樣的產品,競爭對手是誰等都是非常重要的問題,技術出身的團隊很難選好品,凡是跨領域選品,都考驗行業認知,對於創業和投資都會更難。

化工能源領域:產業化較難但商業化更爲直接

合成生物學在具體投產時需要經過一個比較長的放大過程,因爲很多條件與工藝都並非可以在實驗中複製出來,不同的規模會面臨不同的問題。

小藻科技創始人兼CEO俞威介紹,在中試階段,有很多試錯以及工藝上的調整,比如在小試的規模下,整個腔體可以完全達到均一化,而當水量上升至100噸時,就需要一個較爲複雜的工藝做到均一化,現在小藻科技每天養殖的水體有16萬噸,這需要一個龐大的處理系統,因爲即便用最好的離心機,一小時也只能處理60噸水體。

而對於大宗化工原料的生產來說,在產業化的難度上,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但在化工方向也有其獨特優勢,據馬睿透露,化工能源領域的合成生物是峯瑞最爲看好的合成生物的應用方向之一,因爲大宗化工原料的商業化更爲直接,很多公司生產的醫藥中間體、精細化工產品等都有明確與較大的應用場景,產出之後可以快速銷售,商業閉環可以迅速達成;並且中國是全球60%的化學品生產國,產業鏈完整並且亟待升級,處於行業驅動階段。

農業領域:需求持續增長與政策尚未放開間有一個結構性的大矛盾

目前在國內食品農業領域,轉基因產品仍較爲受限,但在美國食品卻比醫療的市場更大,其中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可以被挖掘。

一方面是糧食安全問題日益顯著,食品結構升級迫在眉睫,但眼下不管是耕地還是優質種子都並不充裕;另一方面,轉基因等技術還不能在育種與食品中應用。這其中的結構性大矛盾一定會爆發,到時需求將會驅動監管的開放。

現階段國外已經在生物育種、環境微生物等方向誕生了一批玩家。

終局明確,現路坎坷

近期,行業內一直有一種觀點:在今年下半年,火了近兩年的合成生物學將逐步冷下來。

“合成生物學被寄予厚望是因爲這是一場對製造業的科技升級,資本的關注是有原因的。”馬睿長期看好合成生物學,甚至對於終局的設想都十分明晰,“這些公司未來會長成像巴斯夫、杜邦這樣的大的新材料和新分子提供商,而且由於材料的版圖足夠大,市場可以支撐起多個玩家。”

但在這幾年,尤其是行業熱起來之後,合成生物學將如何展開和推進,還未可知。

小飯桌認爲這是一項連鎖反應:

一批優質創業者最早發現了合成生物學的市場機遇→因下游應用多樣化,各方向的投資人都紛紛湧入→投資人對行業前景十分看好,“寧投錯,不錯過”→投資人在一套自己的邏輯支撐之外最看重團隊背景→科學家創業者被瘋搶→硬攢起來的公司融資也越來越容易→行業內公司質量良莠不齊→一大批公司難以實現產業化→資本開始趨於理性

這其中涉及到的一個核心問題便是:在合成生物學行業,科學家創業到底是否可行?

蘭宇軒認爲合成生物學與製藥的邏輯是存在一些區別的,相較於後者,前者更加關注工程問題而非科學問題。因爲當進行產業化時其實大部分科學問題已經被解決完,真正需要解決的是落地問題。相對應的,在人才方面優秀的工程師就變得尤爲重要。

高知時對於博士、科學家等創業也並不樂觀,“與專才相比,現在這個行業更需要通才。從小試到中試再到量產最後到商業化,每一個版塊需要考慮的問題都是多元化的,這需要創始人有照顧全局的能力。”

目前的“唯科學家論”使得行業的發展變得扭曲,甚至硬攢起來的公司也能在短期內獲得鉅額融資,這也使得很多看起來光鮮亮麗的背景都成了“無效背景”。

而且,科學家或教授創業還存在“能否all in”的問題。這類創業者一般都會有退路,因此或面臨不會將全部精力投注於公司的問題。

“合成生物學沒有外界想象得那麼高大上,本質上是項手藝活,需要的是手藝人的參與。”

但作爲“手藝人”的工程師其實在創業過程中也會存在問題,比如,只是做生意而非創業的邏輯、對資本的敏感性不高等。而科學家在創業的格局上則要高於工程師。

總結來看,合成生物學在長期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而且依託於中國製造業大國的身份,未來中國也會成爲該行業發展的主戰場,不同於美國,中國的大公司將會是平臺與產品兼具。現階段行業即將迎來洗牌期,真正能交付出產品併爲產品開拓出多應用場景的公司才能跑出來。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