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個北歐小國,它的主體面積只有4.3萬平方公里,半個重慶大,頂幾個遼大家自己算。

這個小國不僅會講小故事,養豬也很有一手,在2007年之前,它一直都是世界上最大的豬肉出口國,年出口活豬1000萬頭以上,最高時佔到全球豬肉出口額的30%,碾壓美國,到現在也排在前四,是全球唯一一個豬口超過人口兩倍的國家,人送外號“養豬王國”,這個國家就是丹麥。

文章圖片1

丹麥人着實把豬養明白了,甚至搞成了支柱型產業,豬肉佔農產品出口總額的一半,佔全國出口總額的5%-7%,上百年來一直就是丹麥重要的收入來源,每年大把摟錢。那麼丹麥人是如何做到的呢?今天,我就通過丹麥豬這個農業案例,闡述一個長久以來大家都非常感興趣的話題,那就是北歐憑什麼這麼富。

其實,丹麥人走上養豬之路,純粹是被逼的。19世紀中期之前,丹麥主要靠往英國等國家出口糧食賺錢,但北美的低價糧一進來,丹麥人的生意就瓦塔了,只能二次創業。正巧英國高速的工業化進程,導致大量人口湧入城市,對肉類,主要是培根的需求爆炸,燻肉是德國人的種族天賦,於是德國漢堡等地就開始向英國大量供貨,國內的豬不夠用了,丹麥人一看,發現了商機,開始在國內瘋狂蓋豬圈,然後像德國出口生豬。

但好景不長,1871年德國統一之後,漢堡等地區加入了“德國關稅同盟”,想把丹麥踹了自己玩。於是丹麥人準備產銷一條龍,自己搞培根出口,就專注於英國市場。

作爲乙方,爲了更好地往甲方爸爸懷裏撲,提升產品競爭是關鍵。農業的源頭在育種,於是從1890年開始,丹麥人就天天給各種豬相親,搞雜交篩選,經過幾十年的不斷努力,終於培育出一種世界名豬,丹麥長白豬。這種豬可了不得,被稱爲丹麥國寶,它們的骨骼精奇,異於常豬,肋骨比其它的豬要多兩根,所以體型比較高挑,這樣出肉就多,胴體瘦肉率在60%以上,大豬的料肉比達到了驚人的2.43:1,也就是不到兩斤半飼料出一斤肉,而一般的豬能達到2.8:1就不錯了,所以這飼料就能省不少錢。

文章圖片2

丹麥長白豬

不僅出肉多,長得還賊快,丹麥豬在160日齡就能達到110公斤,而且還巨能生,成年母豬每年產的斷奶成活豬仔數,平均達到了33頭,一般品種的豬也就20來頭。

丹麥很早就成立了官方的育種公司,用長白、大白、杜洛克搞雜交,建立了一個核心育種羣,丹麥各個農場的豬,種豬都是從育種中心送來的,而且丹麥人規定,各個種豬場必須把最帥(優質)的種公豬,往育種中心送,好讓他們接着配種,到現在爲止,丹麥人的配種研究已經搞了上百年。

所以不管是種地還是養豬,育種都是一切的起點。

咱們國內現在大規模養殖的肉豬都是進口品種,比如最常見的英國約克夏大白豬,這名可能大家不熟悉,但只要是社會人都見過,因爲小豬佩奇她家就是這個品種,白白胖胖的,咱們的土豬大多都是灰不溜秋的黑豬,有養的,不多,土豬肉賣得還挺貴。

那麼種豬搞定了,剩下的就是養豬。

丹麥人爲了確保豬肉質量,規範豬肉養殖,集全國之力,建立了成熟的養豬體系。在19世紀末,丹麥養豬農戶就搞起了合作社,最終成立了丹麥養豬和屠宰聯合會,這就是丹麥養豬行業的話事人,幾乎所有的養豬農戶都是協會的會員,從育種、養殖、屠宰到銷售,聯合會全程把控,另外還提供諮詢、信貸、保險等業務,和日本的農協很像。

當年就是靠着農業合作社,丹麥養殖戶把國內外國人開的養殖廠都幹挺了,一統江湖。

丹麥不僅對豬種嚴格把關,對養豬農戶的要求更是變態。在丹麥,不是誰都有資格養豬的,想養豬,需要先達成兩個成就,首先,你得有超過300畝的地。丹麥的土地所有制非常有意思,土地雖然私有,但不能繼承,得通過市場購買,而且農戶必須住在農場裏,這樣一來,投機分子就歇菜了,只有那些想種地養豬的人才能有資格擁有農場,相當於農民只有經營和承包權,哪天你不幹了,那這地還要交出來賣給別人。

不僅要有地,你想養豬的話,還得考個“綠色證書”,考這個證非常麻煩,相當於讀個研究生學位,首先你必須接受過至少9-10年的基礎教育,然後發到農學院去上課,先上6個月的文化課,然後再花一年實習,然後第二個階段再回爐上6個月的課,再實習18個月,最後再上18個月的農場管理課程,整個流程下來,5年已經過去了,然後再參加全國統一考試,及格了才能拿到這個養豬證書。這時間讀個博士都夠了,你就可想而知,丹麥養殖戶的頭髮得掉多少,用一句話形容就是,豬羣裏突然蹦出來一個光頭。

文章圖片3

但養牲畜這個事,比種水果蔬菜麻煩多了,就比如飼料中的營養配比,備孕、妊娠母豬的營養標準,豬舍的溫度和溼度,母豬的產後護理等等,尤其是各種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爲了幫助農戶科學養豬,丹麥成立了農業諮詢服務中心,專門爲農戶培訓養豬技能,平均每25個農戶就有一個專職的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支持,養殖戶一有啥不明白的就打電話搖人,一項新的養殖技術推廣速度非常快,通常1年就搞定。

俗話說,“家有百萬,帶毛的不算”,搞畜牧的人,最怕的就是家畜得病。丹麥人對控制疾病這方面管得相當嚴,養豬和屠宰聯合會全程監管。所有養豬場必須每月提供豬的血液樣本,所有病豬必須送到聯合會的體檢機構解剖,所有入境的運豬車輛必須在邊境上消毒,如果是境外的訪問者想參觀農場,不好意思,要觀察48小時後纔行,所以丹麥那邊的豬就很少被這個瘟那個病的一窩端了。

前幾年非洲豬瘟氾濫那會兒,國內有一些缺德到極點的養殖戶爲了壟斷市場,讓自己的豬賣更高的價,竟然往人家養殖場裏扔死病豬,人家建了圍牆之後,用無人機掛着死豬投毒,我估計他們是受到當年蒙古人西征時,用投石機投毒的啓發,所以肉價那幾年纔跟竄天猴似的往上漲,爲了保證大家喫肉,中糧專門跑到丹麥買了幾億美元的豬肉,被人家狠賺了一筆,可見這個疾病監控環節有多麼關鍵。

那麼養殖戶學禿了,豬也養肥了,下一步就該屠宰了,殺豬這活非常有技術含量,比如褪毛、開膛、切頭、切塊等等,都得交給專業的人幹。爲了解決這個問題,丹麥設立了三大屠宰企業,全是合作社性質,農戶的豬必須送到這幾家上路,扶走幾頭交幾頭的錢。其中最大的屠宰合作社是丹麥的皇冠集團(Danish Crown),和丹麥皇冠曲奇餅乾不是一家昂,皇冠集團也是全歐洲最大的屠宰聯合體,設備非常先進,流程都是電腦自動控制,屠宰效率很高,客戶毫無痛苦,瞬間帶走,體驗良好,每一位都是帶着微笑走的。

文章圖片4

然後屠宰場就把豬肉賣給不同的國家,把錢交給農戶。咱們前幾年狂買丹麥豬肉,就是找這個皇冠集團談的。

丹麥“養豬、屠宰、銷售”三位一體的合作社化養殖,對生豬的品質提升,起到了關鍵作用,而且生產效率非常高,丹麥人養1000頭豬,僅需要0.3個勞動力,而且單個養殖場的規模越來越大,1992年還有57000個,現在就剩不到5000了,年產生豬2800萬頭,丹麥總人口才580萬,相當於一個人養了4頭豬,丹麥人很有志氣,宣稱要把這個數翻倍。

高品質豬肉,也把丹麥培根的品牌形象打出去了。

上個世紀中期,丹麥一直是英國最大的培根進口國,丹麥培根是第一個在英國電視上做廣告的食品。而且當時非常囂張,一直在包裝上寫着這麼一句話,叫“好培根,上面都寫滿了丹麥字”。後來又擴大了市場,向全球140個國家供貨,不僅賣培根,還直接賣豬肉,70%的貨賣給了歐盟。最大的出口市場是德國、英國、波蘭、中國、日本、意大利。

如果按照BBC這類西方媒體的尿性,誇完了丹麥人的戰績,立馬就要跟上一個問題,那就是,代價是什麼?

每個行業都有它自己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碳排放、殖場味太沖,把周邊居民燻得想掛路燈等等,不展開講了,咱們不能跟BBC一個德行,主要還是要看人家做出的成績。

我說了這麼多,並不是寫軟文想給丹麥人帶貨,只是想讓大家瞭解一個事,那就是丹麥人,爲了保住蓋在豬圈上的鐵王座,在養豬事業上再攀高峯,到底有多努力,付出了多少時間和精力,他們幾乎把每個環節都做到最強,才換來了今天的成績。

而北歐國家之所以這麼富,其實和丹麥人養豬是一個套路,那就是把某些行業做到極致,利用一切手段抬高競爭門檻,讓別人進不來,自己好賺取豐厚的利潤,人口又不多,這樣一分,收益就很可觀了。

丹麥豬肉2020年的出口額是40億美元,這個數並不算太嚇人,但整個國家只有5000個養豬農戶,一個人平均能分到80萬美元,500多萬人民幣,相當於一箇中小企業的營收,注意這還只是出口,不包括內銷,他能不富嗎?

丹麥人從1890年就開始搞育種,到現在已經搞了整整130年了,這門檻太高,你想從頭搞起,短時間衝擊他,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但不是每個行業都可以這麼搞,得滿足兩個條件,第一,已經高度成熟了,沒有頻繁的技術迭代和破壞性創新;第二,行業的規模不能太大,要細分,否則有實力的國家一旦盯上,就完了。

養豬恰好就符合這兩條,流程已經高度固化了,就那些事,無非每年改進一點。但像互聯網、通信、電子信息、汽車這些產業,就不行了,技術迭代非常快,你的行業門檻很容易被人擠破,只要市場出現重大變化,你就沒了,芬蘭的諾基亞手機和瑞典的薩博汽車都是非常典型的例子,跟不上時代,就只能被淘汰,瑞典的沃爾沃也是被幾經轉手,如果華爲正常發展,敞開了競爭,那麼瑞典的愛立信估計也是一年不如一年。所以行業必須成熟,之前積累的門檻才能保住。

第二點,光競爭小還不行,體量也得小,不能讓人看着眼紅。養豬是農業,農業的產值比工業小多了,即使花了上百年做到世界第一,丹麥也就掙個幾十億美元,這點錢對一些有實力的國家來說,比如五常來說,就不算太眼紅,因爲他們都在搗鼓最重要,利潤最豐厚的行業。

中國能否做到像丹麥人那樣養豬呢?很難,但不是不可以,由國家牽頭,搞上二十年,或許也能行,但費這麼大的勁,就爲了多出口這幾頭豬,合算嗎?

但汽車就不一樣了,市場太大,全球汽車行業市場規模是3到4萬億美元,所以只要是有點工業實力的國家,都想撈一筆,尤其是中國,即使燃油車的專利保護壁壘這麼大,也不死心,集全國之力搞新能源汽車,就是想彎道超車,再嘗試切別人中路,把汽車做大,拼了命也要把汽車行業最豐厚的利潤和天量的就業崗位留在中國。

所以大家看,北歐國家的大公司,都在這些體量較小或是細分行業,比如丹麥的瑞聲達、奧迪康,這都是做助聽器和聲學的,諾和諾德、倫貝克這都是醫藥公司,分別做糖尿病和精神疾病的,樂高做積木,馬士基做集裝箱航運,芬蘭的幾個大公司比如斯道拉·恩索這都是做紙的,都是幾十年上百年的企業,門檻不小,但他們所在的市場規模都不太大,在這些小行業做到極致,儘量發揮比較優勢,做到龍頭,就已經成功了,再加上人口又少,所以一平均,每個人賺的就多了,另外還有石油、天然氣,木材等方面的資源可以賣,所以小日子過得相當滋潤。

這就是田忌賽馬的戰略,讓出快車道,我在慢車道領跑,也算贏。

那麼關鍵問題來了,爲什麼北歐人少?

這還是農業問題,農業主要看緯度,北歐國家的緯度不是一般的高,即使是最南邊的丹麥,其緯度已經比貝加爾湖北邊還要高了,雖然大西洋暖流讓北歐國家不像同緯度的西伯利亞那麼恐怖,但依然很冷,在耐寒農作物出現之前,非常不利於農業生產。

這還不是最要命的,最關鍵的是無霜期極短,5月和9月份都會下霜,在農作物生長和收穫最關鍵的時候下霜,對農業生產是毀滅性的。咱們東北也是一樣的道理,這就是爲什麼東北的降水還可以,而且土地極肥,但在清朝之前,一直是漁獵民族的基地,因爲去那開荒的人都失敗了,農業民族,不會放棄任何一塊值得開墾的土地,而清晚期通關之後,之所以大量人口能夠跑到東北生存,是因爲耐寒水稻、玉米等作物已經出現了。

所以在中世紀之前,農業技術還不發達的時候,北歐人有兩個主業,一個是搞畜牧,一個是搶劫,家裏一旦缺東西了,就坐船去那些暖和的地方搞零元購,和咱們的那些遊牧民族一樣。

所以過去一個國家的農業條件好不好,啥也不用看,就看人口密度就行了。

咱們中國核心區這塊地,毫不誇張地說,就是全世界農業條件最好的地區之一,東周到西漢和隋唐這兩個溫暖期,甚至可以把之一拿掉,因此農業生產力暴增,所以漢唐是中國古代國力的巔峯期。

但北歐人也知道搶劫這個事業風險係數太高,不穩定,於是就想南下,在歐洲大陸找塊地,考個編,像瑞典,曾經是波羅的海一霸,一度把國土延伸到現在的烏克蘭,結果和沙俄從1495年一直打到1809年,打了300多年,最後彼得大帝在1721年一錘定音,把瑞典徹底打回原形,沙俄又在1809年最後一次戰爭中,吞併了瑞典的芬蘭。

施一公曾經講過一個事,那就是有一年他去瑞典領獎時,與一位瑞典的知名教授聊天,施一公談到中國已經登月了,但這個瑞典教授很不以爲然,懟了一句,讓施一公說不出話來。這個瑞典人說,如果我們有你們中國的經濟體量,我們能把五百個人送到月球上並安全回來。

施一公教授這個事,被很多人用來說明中國的科技水平依然落後,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是,爲什麼瑞典做不到中國這麼大的經濟體量,瑞典人不是傻白甜,當年也是個大戰爭販子,但給你300年的機會你不中用啊,你們最偉大的國王,唯一的大帝、北方獅子古斯塔夫二世是怎麼死的?還是國力不行,原因就是自然稟賦太差,導致人口不足,打不過別人,連第一步都邁不出去,再談什麼經濟體量,那不是開水煮鴨子——就剩嘴硬了。美國人的人均GDP比瑞典還高,3億多的人口,也沒見送500個人去月球一個來回,他說這話,那都給瑞典丟人。

小國有小國的好處,但每一個小國,都有一個大國夢,別看他們嘴硬,身體都是誠實的,只要有機會吞併領土,沒有一個不上的。

所以自然稟賦,決定了一個國家的上限,北歐今天如此富裕,是基於工業革命後的先發優勢,用上百年的時間,形成了幾個技術門檻極高且細分的優勢產業,自然資源又豐富,再加上人口稀少,所以每個人過得還不錯。但這麼做其實都是被逼的,因爲他們搏過,輸了,只能蜷縮在那些競爭不太激烈的賽道里,玩命往前跑,分一杯湯喝。

對於個人來說,我羨慕北歐人的生活條件,但從國家和民族的角度來看,攤上這樣的條件,就是災難,因爲永遠只能看別人的臉色,活在大國的陰影裏,沒有一天不哆嗦的,就比如現在的芬蘭和瑞典,爲啥心急火燎地想入夥,找安全感,而咱們呢?站在幹岸上看戲,最多就是兩夥人在網上打嘴炮,這其實就是一種幸福的煩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