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经是熊生伟创业的第14个年头,3次遭遇难题3次拼搏努力,如今,互联网+水利的模式在公司研发团队的攻克中,有了曙光。

努力拼出一条路

2008年,熊生伟大学毕业后,回到了家乡青海,原本可以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他没有这样做。“青海有着‘中华水塔’的美称,有这么多的江河湖泊,我相信用我的专业一定可以干出一番事业来。”怀着这样的信念,他踏上了创业之路。

2009年,熊生伟成立了青海鸿源水务建设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水利工程勘测设计、水利水电工程承包的工作。“像水利设计这样的工作,很多人看中的是老企业和老设计师,我们这支年轻的队伍根本没有立足之地。”创业之初,熊生伟经常碰壁,他也质疑过选择这条路是否正确。

在公司濒临“死亡”时,团队接了第一个项目。“我当时就想,拼了命也要把这个项目做漂亮,要让对方满意。”熊生伟说,那段时间,他和同事吃住都在工作室,讨论、设计、再讨论,有不同意见时,大家还会争论得面红耳赤。

用了60天时间,熊生伟团队拿出了一份优秀的设计方案,得到了对方单位的认可和好评。有了成功的设计案例,企业渡过第一个难关,水利设计市场的大门向熊生伟团队打开。

培养一批研发人才

在熊生伟的带动和引领下,公司平稳运行,业务也逐渐增多,同时也得到了政府创业孵化基地的支持,公司步入正轨。

“从2010年到2014年,公司赶上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机遇,发展迈上快车道,业务涉及全省各地,工作人员达40名,并搬进了新工作室,企业年产值达到近千万元。”熊生伟说。

新机遇,往往隐藏着新挑战。传统水利设计业务饱和,市场需求有限,是向互联网+水利转型,还是继续做传统业务?熊生伟作出选择,向科技创新转型。

“这次转型是痛苦的,研发水利云产品,没有研发团队,选择已有的云端产品,后期维护成本高,不利于以后的发展。”熊生伟陷入两难。

必须要开发自己的产品!“水利云是一种全新的技术模式,业内并没有系统性的研究和借鉴成果,需要我们自己坚持摸索,人才是研发的关键。”熊生伟说,大量的资金投入到科技研发中,甚至想到把工作室卖掉来维持公司的正常运营。

巨大的压力下,熊生伟一度出现健康问题,团队也在探索挣扎中煎熬了近五年。

要转型,重点是要培养人才。2015年,熊生伟将研发中心迁至西安市。“我们用高于行业1.5倍至2倍的工资招兵买马。”熊生伟说,经过几年发展,已形成各专业间成熟、紧密的协同开发模式,一套较为完整的青清水利云质量控制系统呈现在眼前,迭代开发效率持续稳定提升。

艰难转型中,熊生伟的创业再一次渡过难关。

水利云服务得到认可

“你们这个产品很好,管理运行很方便,但太超前了,水利信息管理还没有到达这一步。”业界的声音,让熊生伟团队再一次面临难题。

熊生伟又一次陷入沉思:以往的数字水利缺乏结构清晰、数据资源标准化的设计,应用功能单一,数据共享困难,缺乏模型支撑,多以填报系统为主,不但没有改变传统低效的工作模式,反而增加了基层用户的工作负担,加之运行保障体系不完善,迭代缺失,大多建后不久就短命夭折,导致各水利基层用户对水利信息化的认知偏离,缺乏热情。

这一次的碰壁如何才能重生?只要有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水地理信息、水文水资源咨询等相关业务,水利云系统免费搭建,涵盖数据标准化管理,水利模型分析、水利应用搭建等,客户就能享受到附属云产品带来的便利。

“没想到,这样的尝试有了重生的机会。一个系统,江河湖泊的面貌一览无余,河湖长制下,管理更加便利。”熊生伟看到了希望。

目前,西宁、海西、海南、玉树等地形成了稳定的水利云客户群体,尤其在西宁、海西水利云的应用已覆盖水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用户已对水利云产生了系统认知。

让江河湖泊管理智能化

2009年熊生伟创立公司以来,带动就业人数达400人。合伙人从最初的7名,扩展到现在的16名。

为了离市场需求前沿更近一些,2022年熊生伟再次出发,在杭州组建团队,主攻产品推广,开展基于水利云整体架构的教学实践,形成水利云、水地理信息几个智慧水利关键课程。

清澈的江河湖泊离不开数字化的智能管理,3次遭遇难题,3次顺利化解,当初的创业青年早已历练成了创业战士。熊生伟说,自己信心满满,在三江源的大地上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

西海全媒体记者 莫青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