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秦梟 北京報道

近日,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SIA)公佈全球半導體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數據,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明顯放緩。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半導體銷售額爲1517億美元,同比增長23%,環比下降0.5%。2022年3月全球半導體的同比增速從2月的32.4%降至23.0%,國內市場從2月的21.8%下降到了17.3%。

多位業內人士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半導體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主要是消費電子等終端設備的需求量下降。不過,在全球增速放緩的同時,也要看到行業還是在增長過程中的,在經歷了近幾年近乎瘋狂增長的狀態後,目前的這種情況屬於正常的行業週期。

增速回落

在此前長達近20個月的“漲價潮”中,半導體企業賺得“盆滿鉢滿”。據Wind統計,在已公佈財報的半導體行業上市公司中,2021年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合計達到556.12億元,同比增長1.5倍,再創歷史新高,相比2020年淨利潤增速進一步提升。

但進入2022年第一季度,這種“好景”或不再。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市場2022年第一季度增速明顯放緩,尤其是中國市場增長最爲緩慢。Wind數據顯示,截至5月9日,已有126家半導體公司公佈2022年第一季財報,其中16家出現淨利潤同比下滑或虧損。

傳感器芯片龍頭韋爾股份(603501.SH)日前披露,受疫情、消費電子產業疲軟等影響,今年一季度淨利潤8.96億元,同比下降13.9%,存貨達到104.7億元,同比增長接近86%。

而且,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今年前3個月的集成電路產量同比下降了4.2%,這也是自2019年第一季度產量下降8.7%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個季度。

千門資產投研總監宣繼遊對本報記者表示,半導體市場增速放緩的原因,是因爲一季度的整個消費電子市場的增長速度非常慢,對於半導體的需求量極其有限。其次,由於全球經濟比較複雜,無論是中美關係,還是俄烏關係都很複雜,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其實影響到了新能源汽車的整體銷售和增長,這些都會對半導體行業產生影響。

市場調研機構CINNO Research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內地市場智能手機SoC(系統級芯片)出貨量約爲7439萬顆,同比下滑14.4%,3月單月出貨量同比下滑高達24.7%,環比下滑幅度也達14.6%;同期,全球AMOLED智能手機面板出貨約1.52億片,較去年同期下滑8.0%,較去年第四季度環比大幅下滑28.4%。

紅塔證券也指出,2022年一季度由於終端消費電子市場下滑,使得上游半導體的訂單也有所減少,手機、PC、汽車等市場目前持續下滑,預計二季度下游市場難以反彈。國內半導體設備進口在2022年一季度已有放緩趨勢,今年國內半導體廠商擴產趨於理性,主要生產線建設集中在龍頭企業,進口設備交貨延期也使得設備需求減少。2022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熱度將延續,但國內半導體設備市場或將呈現回落態勢。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認爲,在今年上半年價格上漲動能減緩的背景下,半導體行業正處在訂單調整期入口。訂單調整不僅僅意味着訂單削減,在一些客戶削減訂單的同時,另一些客戶正在增加訂單,但仍面臨產能受限/芯片不足的問題。總體而言,目前全球的半導體代工廠8英寸和12英寸節點的產能利用率仍接近100%。今年下半年,半導體代工廠的產能利用率可能會決定此次週期能否實現軟着陸(溫和的價格下滑)。

造富“夢碎”

半導體市場“降溫”直接反映在二級市場上。據統計,今年3月~4月,科創板新股首日破發比例高達77.8%。其中包括賽微微電(688325.SH)、唯捷創芯-U(688153.SH)、格林深瞳-U(688207.SH)、長光華芯(688048.SH)等新股。

中信證券表示,當前半導體估值水平低於過去5年曆史估值均值,接近2019年初的上一輪底部位置。

而反觀去年,半導體企業在科創板上演了一個又一個造富神話。2021年8月18日,國內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龍頭格科微(688728.SH)在科創板正式掛牌上市,發行價格14.38元/股。在盤前,格科微總市值一度突破千億元。3個月後,國內半導體設備龍頭盛美上海(688082.SH)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正式上市交易,發行價格85元/股,發行市盈率爲398.67倍。上市首日股價大幅高開,盤中股價一度達到141元/股,截至收盤股價上漲52.65%,報收於129.75元/股,市值達562.54億元。

對此,宣繼遊表示:“科創板現在整個破發率確實是有一點高,而半導體類的上市公司在科創板上市首日破發的比例比較大。但並不是因爲半導體公司在科創板上市就一定破發,而是科創板目前整個熱度下來了,指數從之前的高位到現在1000點都不到,整體熱度下降是破發的主要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現在各類科創板公司在一級市場的定價其實是有些高的,近兩個月整個市場環境也不是很好,無論是半導體類公司還是其他類公司,其實都容易破發,且破發率都很高。所以這並不意味着資本對於半導體板塊的熱衷程度降低了。”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今年市場回調以後,許多板塊都出現了估值迴歸,以半導體板塊爲例,目前已經低於過去5年的歷史估值均值,接近2019年初的上一輪底部位置。公募基金前二十大重倉股中,15家持股比例上升,5家持股比例下降,呈現龍頭集中特點,表明基金對半導體龍頭公司仍然相對青睞。

冰火兩重天

半導體市場的“降溫”,也讓企業面臨去庫存的壓力。據國金證券統計,今年一季度芯片設計行業庫存月數高達6.51個月,環比增22%,同比增74%;如果2023年晶圓代工需求及價格出現反轉,庫存修正將反噬晶圓代工龍頭的業績增長。

宣繼遊對記者分析道:“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之後,整個半導體行業基本上是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所以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整個行業裏面缺芯的風波不絕於耳,備貨存貨量自然都會比之前要更多一些。不過,高庫存並不代表着產能過剩,只能說高庫存目前代表着存貨風險的誕生。”

相比部分企業面臨高庫存的風險,臺積電卻仍在漲價。據悉,臺積電部分客戶已收到了漲價通知,漲幅6%。

對此,宣繼遊分析認爲:“臺積電之所以能夠上調代工價格,其主要原因是臺積電目前的先進製程訂單供不應求,目前爲止,它也是14納米以下最大的代工廠之一,所以它有上調價格的底氣。那麼對國內的代工企業來說,主要是集中在14納米到28納米甚至以上的製程工藝上,而且目前國內比較成熟的基本上是在28納米上出貨。所以冰火兩重天,關鍵是來自於製程技術、精密技術的差異,目前整個半導體領域科技含量越高越值錢。”

不過,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認爲:“對半導體行業週期來說,儘管此次臺積電漲價看似與我們此前提出的半導體價格上漲動能或將在2022年上半年後衰減的觀點矛盾,然而,我們認爲這實則反映了臺積電認爲此次週期觸頂後將實現軟着陸。同時,臺積電管理層可能認爲對公司來說,由HPC(高速運算)驅動的技術需求上升將抵禦智能手機驅動的消費電子需求下滑。因此,我們認爲此次漲價或將限定於臺積電,而非行業趨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