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大嫚

亲爱的你,还记得最后一次手写一封信笺是什么时候吗?

在聊天软件方便快捷的今天,你是不是也时常像我一样,一边感叹书信往来的年代已成为了遥远的回忆,一边怀念那份久违了的见字如晤、鸿雁传情的美好?

有这么一本书,通篇都是书信,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有的只是平实的铺叙,但字里行间充溢着的珍贵情谊却会引发你的情感共鸣,从而更加让人留恋那曾经的慢时光与用心用情的手写岁月。这就是美国女作家海莲·汉芙于1970年出版的书信集《查令十字街84号》。同名电影由奥斯影帝安东尼·霍普金斯携手奥斯卡影后安妮·班克罗夫特联合主演,同样是经典。

《查令十字街84号》主要收录了海莲与位于伦敦查令十字街84号“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的主管弗兰克先生之间的书信往来,从1949年10月始到1969年10月止,时间跨度20年。海莲虽然对书有着超乎常人的痴迷,且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却并没有多少写作的禀赋,也鲜有著作问世,只是在弗兰克去世后,不甘心让近百封书信一直沉寂于抽屉,于是在征得弗兰克家人的首肯后,将它们汇集成册。谁料这书一经出版,即好评如潮,不仅被改编成电影和舞台剧,更是被奉为“全世界爱书人的圣经”。

海莲居住在纽约的一幢破旧公寓里,30多岁了,尚未婚配。虽然穷困潦倒,但她嗜书如命,尤其对英国文学情有独钟。海莲看书有个癖好,就是只喜爱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被前人翻读过无数遍的旧书。那种“与心有灵犀的前人冥冥共读,时而戚戚于胸,时而被耳提面命的感觉”,让她如饮甘露般酣畅。

所以,当专营绝版书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刊发的杂志广告被海莲无意中看到时,她“这个对书籍有着‘古老’胃口的穷作家”,便试探着把遍寻不着的几本书的书单寄给了大洋彼岸的这家书店。令海莲始料未及的是,她的首单便收获了来自书店署名为FPD的贴心周到的服务。看惯了惨白纸张和硬纸板印刷的美国书,这些装帧精良的英国书籍让海莲爱不释手,随即对这家书店产生了信任感,并自此开启了长达20年的书信联系。

海莲是个热情善良的姑娘,通信之初,虽然手头拮据,虽然对“马克斯与科恩书店”知之甚少,甚至对FPD姓甚名谁都不清楚,但在她得知二战后的英国物资匮乏,民众的吃穿用度全要仰仗限量供给和黑市时,她毅然给书店的员工寄去了一条六磅的火腿作为圣诞礼物。

谁能相信,这份善意竟是来自一位异国他乡且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呢?罐头、鸡蛋、甜面饼……海莲一边订购书籍,一边用微薄的收入不间断地往这家书店寄送物资,这些生活必需品对于书店主管FPD(弗兰克)和几位店员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大大缓解了他们生活窘迫的压力。

弗兰克与店员们对海莲的感激无以复加,她对他们的关怀与慷慨让大家早已将她视为亲密无间的挚友,纷纷给她写信、聊天、絮叨家常、表达心意。女职员塞西莉会教海莲做美味的约克郡布丁;弗兰克的妻子诺拉费尽口舌从邻居老太太那儿为海莲讨来手工刺绣的爱尔兰桌布,并希望“自己能开一家书店,这样就能多送几本书给您,多少报答您的一片好心”;而店员们集体为海莲精选的生日礼物——《伊丽莎白时期情诗选》,更是让她喜不自禁,万分小心地捧在手里,生怕让它溅到酒滴、沾了烟灰……

他们的缘分早已超越了书店员工与顾客之间单纯的买卖关系。虽然在几条街外的书店也能买到海莲需要的书,但她情愿去万里之外的书店购书,因为伦敦离她的心更近一些!正如有人说的,“真正的距离不在于地域的远近,而在于人心。”当海莲的好友有机会代她光顾这家让她魂牵梦系的书店时,她不无醋意地说:“我不是酸葡萄,可我实在不明白,你究竟是何德何能?老天竟任由你饱览‘我的书店’,而我却只能乖乖地蹲在这破公寓里,埋头写这劳什子的剧本!”——“有一个地方,我没有去过,却有一伙人在思念着我”,这是何等的幸事啊!弗兰克与同事们虽一再邀请海莲到伦敦做客,并承诺盛情款待,可她终因手头拮据未能达成行程,从而留下了终身的遗憾。

纵观全文,海莲的通信对象主要是弗兰克,“书”是他们联系的纽带。海莲需要书,弗兰克便历尽千辛万苦为她找书,哪怕三年五年,也尽力满足海莲的要求,不辜负海莲对他的信任与托付。

海莲性情率真,若弗兰克寄给她的书甚合她的心意,便会不加掩饰地大加褒奖, 反之则毫不留情地予以吐槽。俏皮的海莲常在书信中调侃弗兰克,诸如“只卖六美元的首版《大学论》,竟还问我要不要买?真不晓得该说你老实呢,还是憨?” 弗兰克是典型的英国绅士,总是一以贯之地以英国式的矜持真诚且温厚地对待海莲,两人在书信的一来一往中传递着沟通与理解,在一呼一应中表达着默契与信任。

有一次,海莲在对她的责任编辑“对牛弹琴”时,深有感触地对弗兰克说:“唉,这下子你该明白了吧,弗兰克,这个世界上了解我的人只剩你一个了。”就连弗兰克的妻子诺拉也透露曾对海莲心存妒忌,因为弗兰克与海莲是如此地了解彼此,而她与丈夫却是两个极端不同的人。“想念你”是弗兰克唯一的一次感情流露,这时候他已时日无多,二十载悠悠岁月见证了无数封信件的穿梭,但他们这对灵魂至交却始终未曾相见,不得不说是人生一大憾事。

海莲与弗兰克虽未曾谋面,灵魂却一直在并肩前行。从他们两人的来往书信中,有人看到了友情, 有人看到了爱情。据说,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同名电影将两人的情感升华为了相互倾慕的对象关系,我想,这既是出于剧情发展的需要,也是想满足人们对情感的美好幻想吧。发乎情,止乎礼,在我看来,这应归于“友情以上、爱情未满”的第三种情感。拥有这种感情的人,更能体会人性的纯美、真情的可贵。

“相知不必因相识”,虽然相识20年却缘悭一面,任谁也纠结这擦肩的缘分,但“遗憾”不是让这个故事更加回味悠长了吗?这也正是这本书所蕴含的情感魅力所在呀!书信已串联起了人世间的真情,保有最美好、最纯真的记忆,足够了。

《查令十字街84号》的译者陈建铭在谈到翻译这本书的初衷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让海莲的珠玑妙语和古道热肠不时温暖自己被冷硬现实尘覆的凡心”,此言不虚,诚然如是。

“你们若恰好路经查令十字街84号,请代我献上一吻,我亏欠她良多……”。扉页上的这段话,初读时无感;掩卷后再读,不觉已泪流满面。—这句话胜过了千言万语。

PS: 在“世界读书日”这天看到了一段话,很喜欢: 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雅,即便身处泥泞的现实,书香也会为我们的灵魂镀上金身。海莲在物质生活上是窘迫的,但对读书的热爱让她的精神世界富足而丰盈。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像海莲一样,拥有对阅读炽烈而持久的热情。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