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先生”考略

——从清代蓝选青的一句诗说起

文/蓝亦乐

前些日子,梁平区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再版《高梁耆英集》一书,笔者应邀参与点校工作。

清末廪贡生张孔修于民国八年(1919年)在梁山中学堂(今梁平中学)校长任上,着手搜寻明清两朝至民国初年梁山(今重庆市梁平区)籍士人的诗作,历时五个寒暑,搜集到六十六人的诗作四百六十四首,辑集成《高梁耆英集》上下两卷,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印制传世。惜原版已难寻其踪影。笔者据以点校的是该书石印版影印件,六卷,分两册装订之。

是书卷五载有蓝选青《梁山竹枝词》十一首,其中一首为:

闲披屏市“楮先生”,

官绿榜黄色色新。

更有驰名京省处,

钩金水甲土门神。

“土门神”就是梁平木版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乃“四川三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近悦远来,“驰名京省”,盛销国内直至东南亚国家和地区。梁平木版年画于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介绍梁平木版年画的著述作品颇多,亦常引用蓝选青这首诗。

或许引用者和笔者一样用的是影印件。这个影印件中该诗首句中“楮先生”之“楮”有毛笔改动的痕迹。引者把“楮”或作“褚”或作“诸”,成为“褚先生”或“诸先生”。而笔者辨识后以为应是“楮先生”。为此,我们查阅了手头的工具书和史料,并据以将蓝选青该诗首句以“闲披屏市‘楮先生’,”面目入书示人。在这篇文章中也以“楮先生”为题并形成以下文字。

楮,《辞源》(1980年版)第二册第1590页载:【楮】chǔ(一)木名。即构树,也叫榖树。叶似桑,皮可制纸。……(三)纸的代称。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十一《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又见第7版《现代汉语词典》第196页,“楮”有两条释义:1.名构树。2.(书)指纸:~墨。

在笔者的记忆中并询问一些人得知,早年,梁平山野多有构树,民间将构树皮加工后制成麻绳,造纸作坊则以构树皮为造纸原料,且是上乘原料。

至于楮先生,同版《辞源》同页是这样释义的:【楮先生】唐韩愈《昌黎集》三六《毛颖传》,以物拟人称笔为毛颖,纸为楮先生。后来遂以楮先生为纸的别名。……也作楮生。同版《现代汉语词典》则未见楮先生词条。关于楮纸和楮先生,《国家人文历史》2022年3月5日第19期还有较为详尽的介绍,兹节录如后:

韩愈《毛颖传》,谈到毛颖与“会稽楮先生友善”。文中的毛颖与楮先生并非真有其人。“毛颖”只是毛笔的代称,“楮先生”指的是纸张。

宋代最早的纸币“交子”便是用楮纸制成。楮纸,即构树皮作纸,东汉从河南洛阳发端,扩展到荆州、扬州、交州、广州等地。到唐代兴盛时期,已有专为造纸而种植构树的专业农户和收购楮皮的“楮行”。……在现存隋唐写经中,楮纸本约占百分之二十五。……韩愈爱楮纸,称其“楮先生”,薛稷称其“楮国公”,为众纸之首。

蓝选青,清代梁山“邑城人,廪生,颇著时誉”。他在自己的诗中借用“楮先生”这个典故,笔者认为十分贴切,也很形象。那么,“闲披屏市‘楮先生’,官绿榜黄色色新”可从字面上解读为:闲时披览以梁山屏锦及周边生产的纸张,其中的染色纸,官绿榜黄,五彩缤纷,鲜艳夺目。“楮先生”既是借代,又是拟人,用语诙谐,读来妙趣横生。

“更有驰名京省处,钩金水甲土门神”,盛赞以屏市“楮先生”制作的梁平木版年画驰名京省,久负盛名。蓝选青对其钟爱赞美之情,溢于诗句的字里行间。

“自古年画出梁山。”梁平木版年画以其古朴俊美而享誉海内外,其艺术魅力长在;梁平先贤蓝选青诵赞梁平木版年画的《梁山竹枝词》,语言自然流畅,音韵和谐,诗中有画,意象丰富而生动,其艺术魅力亦长在。

笔者在点校蓝选青这首诗时,对“楮先生”之“楮”注了音,未作注释,只将“楮先生”三个字用了双引号。今天撰写这些文字,就当作是补注吧。

(原文刊发于《梁平日报》2024年4月15日第4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编辑:朱阳夏    责编:陈泰涌    审核:冯飞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