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楮先生”考略

——從清代藍選青的一句詩說起

文/藍亦樂

前些日子,梁平區政協教科衛體和文化文史委再版《高梁耆英集》一書,筆者應邀參與點校工作。

清末廩貢生張孔修於民國八年(1919年)在梁山中學堂(今梁平中學)校長任上,着手搜尋明清兩朝至民國初年梁山(今重慶市梁平區)籍士人的詩作,歷時五個寒暑,蒐集到六十六人的詩作四百六十四首,輯集成《高梁耆英集》上下兩卷,於民國十三年(1924年)印製傳世。惜原版已難尋其蹤影。筆者據以點校的是該書石印版影印件,六卷,分兩冊裝訂之。

是書卷五載有藍選青《梁山竹枝詞》十一首,其中一首爲:

閒披屏市“楮先生”,

官綠榜黃色色新。

更有馳名京省處,

鉤金水甲土門神。

“土門神”就是梁平木版年畫。

梁平木版年畫乃“四川三大木版年畫”之一,歷史悠久,工藝精湛,近悅遠來,“馳名京省”,盛銷國內直至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梁平木版年畫於2006年5月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近年來,介紹梁平木版年畫的著述作品頗多,亦常引用藍選青這首詩。

或許引用者和筆者一樣用的是影印件。這個影印件中該詩首句中“楮先生”之“楮”有毛筆改動的痕跡。引者把“楮”或作“褚”或作“諸”,成爲“褚先生”或“諸先生”。而筆者辨識後以爲應是“楮先生”。爲此,我們查閱了手頭的工具書和史料,並據以將藍選青該詩首句以“閒披屏市‘楮先生’,”面目入書示人。在這篇文章中也以“楮先生”爲題並形成以下文字。

楮,《辭源》(1980年版)第二冊第1590頁載:【楮】chǔ(一)木名。即構樹,也叫榖樹。葉似桑,皮可製紙。……(三)紙的代稱。宋蘇軾《分類東坡詩》十一《書鄢陵王主簿所畫折枝》之二:“若人富天巧,春色入毫楮。”又見第7版《現代漢語詞典》第196頁,“楮”有兩條釋義:1.名構樹。2.(書)指紙:~墨。

在筆者的記憶中並詢問一些人得知,早年,梁平山野多有構樹,民間將構樹皮加工後製成麻繩,造紙作坊則以構樹皮爲造紙原料,且是上乘原料。

至於楮先生,同版《辭源》同頁是這樣釋義的:【楮先生】唐韓愈《昌黎集》三六《毛穎傳》,以物擬人稱筆爲毛穎,紙爲楮先生。後來遂以楮先生爲紙的別名。……也作楮生。同版《現代漢語詞典》則未見楮先生詞條。關於楮紙和楮先生,《國家人文歷史》2022年3月5日第19期還有較爲詳盡的介紹,茲節錄如後:

韓愈《毛穎傳》,談到毛穎與“會稽楮先生友善”。文中的毛穎與楮先生並非真有其人。“毛穎”只是毛筆的代稱,“楮先生”指的是紙張。

宋代最早的紙幣“交子”便是用楮紙製成。楮紙,即構樹皮作紙,東漢從河南洛陽發端,擴展到荊州、揚州、交州、廣州等地。到唐代興盛時期,已有專爲造紙而種植構樹的專業農戶和收購楮皮的“楮行”。……在現存隋唐寫經中,楮紙本約佔百分之二十五。……韓愈愛楮紙,稱其“楮先生”,薛稷稱其“楮國公”,爲衆紙之首。

藍選青,清代梁山“邑城人,廩生,頗著時譽”。他在自己的詩中借用“楮先生”這個典故,筆者認爲十分貼切,也很形象。那麼,“閒披屏市‘楮先生’,官綠榜黃色色新”可從字面上解讀爲:閒時披覽以梁山屏錦及周邊生產的紙張,其中的染色紙,官綠榜黃,五彩繽紛,鮮豔奪目。“楮先生”既是借代,又是擬人,用語詼諧,讀來妙趣橫生。

“更有馳名京省處,鉤金水甲土門神”,盛讚以屏市“楮先生”製作的梁平木版年畫馳名京省,久負盛名。藍選青對其鍾愛讚美之情,溢於詩句的字裏行間。

“自古年畫出梁山。”梁平木版年畫以其古樸俊美而享譽海內外,其藝術魅力長在;梁平先賢藍選青誦贊梁平木版年畫的《梁山竹枝詞》,語言自然流暢,音韻和諧,詩中有畫,意象豐富而生動,其藝術魅力亦長在。

筆者在點校藍選青這首詩時,對“楮先生”之“楮”注了音,未作註釋,只將“楮先生”三個字用了雙引號。今天撰寫這些文字,就當作是補註吧。

(原文刊發於《梁平日報》2024年4月15日第4版)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編輯:朱陽夏    責編:陳泰湧    審覈:馮飛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