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政策推动氢能产业规模化发展

2016年10月,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和中国电器工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首次提出了我国氢能产业的发展路线图。对我国中长期加氢站和燃料电池车辆发展目标进行了规划。主要包括:到202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座;燃料电池车辆达到10,000辆;氢能轨道交通车辆达到50列;到2030年,加氢站数量达到1,000座,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200万辆;到2050年,加氢站网络构建完成,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达到1,000万辆。

2019年两会期间,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16-2022年期间,工信部、国务院、发改委等多部门陆续发布支持、规范氢能产业的发展政策,国家的“十四五”规划中提到,要加速氢能产业发展,氢能产业在“十四五”期间将提速发展。

在地方政策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北京市、上海市、广州市、浙江省、江苏省、贵州省和四川省等多个省市地区发布了氢能相关政策或规划。其中,根据北京市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2023年前,力争建成37座加氢站,推广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2025年前,培育10-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实现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累计推广分布式发电系统装机规模10MW以上。

根据江苏省的《江苏省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行动规划》,2025年,基本建立完整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体系,力争全省整车产量突破1万辆,建设加氢站50座以上,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的加氢网络,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与国际同步,成为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重要创新策源地。

根据四川省的《四川省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含重卡、中轻型物流、客车)应用规模达6000辆,氢能基础设施配套体系初步建立,建成多种类型加氢站60座;氢能示范领域进一步拓展,实现热电联供(含氢能发电和分布式能源)、轨道交通、无人机等领域示范应用,建设氢能分布式能源站和备用电源项目5座,氢储能电站2座。到2025年,逐渐健全强化氢能产业链,培育国内领先企业25家,覆盖制氢、储运氢、加氢、氢能利用等领域。其中核心原材料企业2家,制氢企业7家,储运和加氢企业6家,燃料电池及整车制造企业10家。

氢能需求量加快增长,氢能产业发展空间巨大

根据中国氢能联盟,2020年我国氢气需求量约3342万吨,至203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提高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5%,其中,可再生氢产量约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

至2060年,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增至约1.3亿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20%,其中,工业领域、交通运输领域、发电与电网平衡和建筑领域将是四个主要用氢领域,氢气需求量将分别达7794万吨、4051万吨、600万吨和585万吨。在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的过程中,中国氢气需求将逐步提高。

目前我国氢气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从 2018 年开始氢气年产量已超过两千万吨规模。当前我国的金属储氢材料产销量也已超过日本,是世界最大储氢材料产销国。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2012-2020 年,中国氢气产量从 1600 万吨增长至2500 万吨,整体呈稳步增长趋势,2020 年中国氢气产量同比增长 13.6%。

央企加快氢能全产业链布局

中国石化和国家能源集团是国内氢气产量最大的两家企业,2020 年,国家能源集团年生产 400 万吨的氢气,占总体产量的 16%;中国石化氢气年生产量达350 万吨,占全国氢气产量的 14%。

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两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据三成,其他氢气生产企业数量多,氢气生产规模相对较小,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随着其他大型央企进入氢能源行业,未来氢能源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有望提升。

氢能产业链上游为制氢环节,中游为氢气的储运,下游为氢能的应用领域,涵盖电力、燃料/燃料电池和供热方面。其中,氢能作为燃料电池可应用于军事、加氢站和氢燃料电池汽车等领域。

2021 年 7 月份,根据国资委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的表示,已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中央企业在布局包括制氢、储氢、加氢、用氢等全产业链,均取得了一批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的成果。

如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重点布局氢能储运零售终端建设和运营领域,国家能源集团和中船重工重点布局氢能产业链及氢能装备,国家电投、东方电气和中船重工将重心放在氢燃料电池及其核心部件,东风集团、一汽集团、中国中车和宝武集团则聚焦终端应用燃料电池汽车、列车、氢冶金。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