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蔡姝越 上海報道

5月20日,據中國音數協遊戲工委官方微信公衆號消息,《2021年遊戲產業輿情生態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摘要版正式發佈。

《報告》主要從基本概況輿論關注點兩方面展開。其中,遊戲話題關注度持續上漲,而輿論關注點的焦點和熱點分別爲版號發放以及遊戲防沉迷和未保。此外,內容精品化、人才問題和轉型發展也是本次《報告》討論的重點。

《報告》認爲,2021年各遊戲企業嚴格遵守主管部門的要求與規定,落實防沉迷要求,進一步提升企業社會責任,輿論對政策效果、企業遵規守律和積極履責感知明顯,主管部門相關工作獲高度認同,整體輿情穩中向好。與此同時,內容精品化、遊戲出海、元宇宙、電競發展等話題,與政策管理、人才問題、生態優化等交疊關聯討論,輿論認可遊戲產業在經濟、文化、科技等方面發揮的正面價值,期待不斷提升遊戲產業社會貢獻度。

版號發放、遊戲防沉迷和未保等爲主要輿論關注點

基本概況部分顯示,2021年在新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正式實施、遊戲行業管理多措並舉、疫情下游戲產業積極融入數字經濟等熱點話題推動下,遊戲話題關注度持續上漲,從2020年83.97上漲至85.58。

此外,中國遊戲輿論正向口碑年均值也保持上升,從2020年的87.8提升至89.5。關注遊戲話題人羣畫像以18-45歲人羣爲主,而五線城市及以下14-18歲人羣佔比高33.3%。《報告》指出,需對城鄉地區未成年人涉遊戲情況保持關注。

城鄉地區的未成年人“觸網”程度,隨着移動設備的普及也在不斷提升。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佈的49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數據顯示,我國城鎮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5.0%,農村爲94.7%,目前已基本一致。農村未成年網民更偏好於使用短視頻、動畫或漫畫等休閒娛樂應用。

而在遊戲產業的輿論關注點部分,版號發放成爲了全產業關注的焦點。

《報告》指出,從媒體聚焦議題分佈看,行業媒體議題73%都聚焦於“版號發放和遊戲產品獲批情況”,主流和財經媒體聚焦議題相對平均,同時偏向於關注“版號政策影響遊戲行業、企業的股價等市場表現”。網民觀點主要從產品體驗出發,在版號發放長效機制上,期待優質遊戲產品能走上版號獲批“快車道”,進一步提升國產遊戲精品化。

此外,遊戲防沉迷、未保成爲了2021遊戲產業關注的熱點。

在《報告》列舉出的“遊戲涉未成年人保護主管部門治理工作關注度指出TOP10”中,2021年8月30日出臺的國家新聞出版署《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獲得了最高的關注度。該項通知在原有的網遊防沉迷系統下,進一步限制了未成年人每週的遊玩時間,未成年人僅可在每週五至週日及法定節假日的20點至21點。

自《通知》出臺後,遊戲工委及遊戲公司積極響應,發起《網絡遊戲行業防沉迷自律公約》。截至目前,已有411家企業積極響應公約。

遊戲公司“內卷”“裁員潮”引發輿論深度思考

除了以上提及的“版號”和“未保”兩個要點,《報告》指出,遊戲產業的人才問題是2021年度的“槽點”。在人才問題中,最受關注的議題爲“遊戲企業降低從業者勞動強度”,其次爲“遊戲企業給予員工超高分紅”。

而這兩項議題,進一步引出了另一個議題——人才內卷。《報告》中提到,受市場競爭、業務擴張影響,2021年遊戲行業出現人才“內卷”,企業以超出平均薪資水平“高價”搶奪人才;而人才“內卷”也推動遊戲企業以高分紅、降低勞動強度等方式留住人才,客觀上提升從業者待遇和福利。

而輿論觀點則認爲,“遊戲出海等業務擴張出現人才缺口”“行業競爭加劇需儲備大量遊戲人才”“精品化發展線路需要更多人力投入”等現象都是形成內卷的要素。

然而,2021年年底,受8月以來網絡遊戲版號暫停發放的影響,遊戲企業出現裁員潮,多家頭部互聯網企業下屬遊戲業務也出現了大面積裁員的現象。《報告》認爲,“裁員潮”呈現人才問題出現結構性矛盾和複雜多變的一面,帶動輿論更深刻的討論和思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