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风云录#

黑土地,谁主沉浮(九)

作者:爱军

陈诚兵败东北,卫立煌继任后不到一个月,蒋军丢掉了5个整师。但卫立煌知道,东北解放军的目的和战术就是围城打援,不能再上这个“圈套”。无论大城市周边哪个城市再受到攻击,死守和救援都是死路,而且卖一个搭一个,损失更大。所以,坚守待援辽阳、法库、鞍山的三个师都被吃掉了,蒋氏让他派兵救援,他一概置之不理。只有弃城逃跑的72师带回一些部队,蒋氏要求他枪毙擅离职守的师长,卫立煌也没有执行,因为这个师至少保存了部分实力,符合他收缩兵力,固守大据点的思路。

在“固点”这个战术思想的指导下,卫立煌又将吉林守军秘密撤到长春,把71军调到沈阳附近的新民。

东北解放军于3月9日进至吉林。与此同时,林彪集中4个纵队,以4比1的兵力再次向四平发起攻击,此时的四平,88师已残缺不全,剩余保安部队更难堪大任,解放军强大的攻击部队,只用几个小时就攻占了四平。卫立煌依旧没有救援,守军仅抵抗一阵后即举手投降。

这个中长线上的枢纽,曾经打得昏天黑地,而几度夕阳红的四平一旦回到解放军的手里,也意味着与沈阳相距四五百里的长春,已经孤悬在我军的后方。但林彪筹划的冬季攻势到此终于结束了,双方又开始了休整。

后边这段时间很长,各个战场都打得轰轰烈烈,全国的形势在发生急剧变化。在此期间,粟裕指挥华野打了豫东战役,歼敌9万多人,尽管自身伤亡很大,但在长期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艰难地实现由守转攻;刘邓大军在伤亡近半的形势下,转出大别山,并利用豫东战役时机攻克固若金汤的襄阳;徐向前在山西以6万兵力发起晋中战役,歼灭阎锡山10万大军,再一次创造了以少胜多的范例。

而东北的战争车轮此时却停止了转动,双方都在犹豫、争论,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将帅争论,一直到九月大决战开始,双方的战略都反复了半年之久。

蒋军方面,蒋氏尽管一直自负,打到这个时候,对东北的战局也有了基本清醒的认识了,他两年半前的雄心已荡然无存,他不再奢望在东北能战胜解放军,但他在东北押宝太多,不甘心轻易拱手相让。于是,他一心想打通沈锦线,将沈阳主力撤到锦州,因为这里更靠近华北,一旦出现危机,可与华北部队相互支援,进可重夺华北,退可撤到关内,甚至华东,不让解放军堵在东北全部吃掉。从决策者的位置来看,这个思路没有错。

然而,卫立煌却不这样想。他要坚守沈阳,保全东北。其实,这个战略并非比蒋氏更加进取,反而是更加谨慎。因为此时的东北,除了长春、沈阳、锦州三城及就近区域外,已全部成了解放军的地盘,我军本来就擅长围城打援,大量的部队就在沈锦线两侧,400多里的路途上无坚可守,难保在路上不被消灭。另外,从沈阳撤退,也就意味着放弃长春守军,丢失整个东北,这个责任太大,他背不起。

卫立煌(中)

我军方面,冬季战役结束后,除了三大据点外,东北的中小城市已全部解放,主力已无仗可打。蒋氏看到的这一步,主席自然了然于胸。早在冬季战役结束前的2月7日,主席就致电林罗刘:“要预见敌人撤出东北的可能性。对我军战略利益来说,是以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为有利。”具体想法,就是先打下锦州,切断东北与华北之敌的联系,关门打狗,将东北之敌就地歼灭。

林总则认为,锦州城防坚固,又有15万重兵把守,如果像夏季打四平一样久攻不下,敌援兵上来将陷于危险境地。因此,他不愿意冒这个险,他认为长春之敌最弱,援军又远,先弱后强更有把握。争论的过程在各种资料及影视作品中常见,本文不再重复,我们换个角度来看两军将帅在同一问题上的争议。

应该说,双方阵营的最高决策者,想法都是战略层面的,属于立足全国,放眼未来的思维。正确与否已为后来的历史所证明,毋庸置疑。

卫立煌的想法,也不能说没有战略意识,他向蒋氏解释的理由,是先保住现有实力,待有机会再重新打通三大据点的联络,那时再全军撤出甚至与解放军再决高下。但他所谓的机会,怎么听都觉得牵强,军事力量壮大了就有机会,途径呢?无非是两方面:一是再调兵,蒋氏都已无能为力,不可能有盼头。二是再就地招募,按现有地盘和人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有解放军增加得快。

说白了,就是宁可等死,也不找死。但以40多万之众,如果早下决断,从沈锦两地南北对进,滚动到锦州并非没有可能,之前林彪也从来不敢去吃这么大的出城部队。尽管从后来实战的结果看,廖耀湘带10万大兵确实没有冲过去,但这不是南北对进,沈阳的部队也未倾巢而出。所以,卫立煌的“战略”怎么看都有些匪夷所思,于是,敌我双方很多人都猜测他是不是有意在帮我们的忙,甚至暗中投降了。

切换到这个角度去看,当然有道理,因为许多讲不通的怪事,一下子都顺理成章了。

卫立煌虽然是蒋军的“五虎上将”,从北伐到抗战都屡立战功,西安事变中他和蒋氏一起被扣,被释放后,他对我军就明显有好感,拥护抗日。抗战时期,他担任第二战区总指挥,给八路军调拨、支援了不少武器弹药、食品、服装等军需物资。以至中统、军统都他,蒋军上层包括蒋氏都指责他偏袒八路军。他与朱总司令私交甚厚,还受邀到延安考察,是蒋军到访我根据地的最高级别将领。

【朱德与卫立煌】

到东北后,他不仅军事思想与蒋氏一直相悖,行动上也毫无作为,因为主张固点坚守,所以自始至终未对解放军主动发起一次攻击。最后廖兵团南下救锦州,是蒋氏亲自下的令,履职期间,对我军未造成主动伤害。战后,他的秘书曾经披露,他回国去东北前,在巴黎曾与我方的一位人士接触,表示希望加入我方阵营,但与我方高层“搭不上话”。

当然,蒋氏对他一直放心不下,只是苦于一将难求。辽沈战败后,蒋氏将他撤职查办,带回南京软禁。好在没多久,蒋氏下野了,卫立煌趁机逃到港岛。再过半年多,新中国成立,他第一时间给毛朱首长发了电报,1955年,在北京方面的周密协助下,他终于从港岛回到了新中国。

从这些经历看,无论敌方我方,谁对当时卫立煌的所作所为不理解甚至怀疑,都是正常的,只是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否真的秘密加入了我方阵营。1955年回国后,他也没有和任何人公开说过内幕,至少没有资料披露过此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使他不是我军的卧底,也没有想组织“东北剿总”起义,毋庸置疑的是,他看好了我方将得天下这个未来,因此,在行动上主动给自己留好了后路,堪称智者。

林总与主席的争论众所周知,一大原因也是站位不同所致。他是我军公认的常胜将军,其常胜离不开他的谨慎。没有八九成的胜率,他通常不会下决心打,而后来他得知粟裕敢打六成胜的仗,也着实钦佩,“一生唯谨慎”已经刻在骨子里,“诸葛”如果胆子再大一点,恐怕不至于六出祁山都无功而返。他后来没有带兵入朝,其中一个因素也是谨慎。他希望打胜仗,而不肯打冒险的仗。战场上的险,多大才能冒?这难有统一的标准,但以东北当时的形势,不仅粟裕,换上其他任何主将,应该都不会退缩。看一下数据,再评价笔者的推测:

1948年3月,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结束后,蒋军被分割包围在沈阳、长春、锦州三大块,总兵力为4个兵团,44个师,加上地方杂牌武装共55万人。而东北解放军已发展到12个纵队,17个独立师,共53个师,70万正规部队,加上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到105万人。双方兵力无论正规军还是总兵力,解放军不仅反超,而且都已接近2倍于的数量。

这于全国其他战场上,都是可望不可及的。淮海大战开打时,敌我兵力对比是80万对60万,4:3的比例,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已经相当知足了。

所以,林总的谨慎,引起主席的不满甚至发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总体看,在东北战局的最后关头,双方虽然都发生了将帅之争,但结果大不一样。尽管双方决策者谁都没有强令战场主将无条件执行,但方法决定了出路。

蒋对卫,先是迁就,然后是越级干预,给上下级制造矛盾,以致官兵上下莫衷一是,最终分崩离析。

毛对林,先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引导,林转不过弯,不强迫,放手先让他自己决定,然后在实践中醒悟,一旦意见达成一致,则坚决执行。

这个差距,就是胜负的差距。

4月22日,主席同意了林总的计划。5月中旬,林彪用两个纵队试打长春,结果发现守敌比原来估计的要强大,于是,改强攻为“长久围困”。经东北局会议讨论,决定以一部分兵力围困长春,主力南下作战。

然而,尽管林总在5月中旬即同意南下,但大家知道,辽沈大战的发起时间是9月中旬,又推迟了4个月,说是雨季等原因,还是太牵强了。

可见,辽沈决战的发起时间至少推迟了4个月以上,不休整,则有半年的时间,而双方都共同休整了。所以,许多人才会有一个假设:如果这半年时间,双方都毫不犹豫地打,会怎么样?

其时,双方都毫不犹豫,也总能分出快慢,而且时机的把握和临机处置等诸多因素,都将影响最终结果。谁把握好了,都将改变历史进程。

如果卫立煌立即执行蒋氏的计划,将东北的部队撤出来的可能性很大,除去长春10万人,撤出40万,最少20万进入华北,全国的解放战争要延长多少时间很难精确预计,但必定会延长。

如果林总按主席的指示,在二、三月份就彻底截断北宁线,形成“关门打狗”,东北决战很可能提前,再如果提前获胜、提前入关,全国的解放战争进程还会加快。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