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如何應對家電更新換代高峯期

本報記者 周 雷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生態環境部辦公廳聯合下發通知,確定海爾、格力、TCL、長虹、美的、海信6家家電生產企業開展2022年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申報的目標回收量爲1696萬臺。

當前,我國步入家電更新換代高峯期,淘汰的廢舊家電量以年均20%的幅度增長,今年報廢量預計超過2億臺。

面對家電報廢高峯,家電回收處理體系能否扛起重擔?家電生產企業又該如何發力?

家電以舊換新潛力大

近日,在河南鄭州市高新萬達蘇寧易購門店,英語教師杜儒儒選購了一臺大1.5P的一級能效變頻空調。該產品活動價爲2499元,她實際到手僅花了1999元。

“家裏的空調用了15年,有些老化,趁着搞以舊換新活動,正好換臺新的。”杜儒儒說,她在“鄭好辦”APP上提交了舊空調相關信息和購買新家電的意向門店,並拆除回收舊機。到店購買新空調時,她通過雲閃付APP付款直接抵扣了500元。

今年3月份,鄭州市推出家電以舊換新舉措,即按照購買單件新家電實際成交價格的20%給予補貼,補貼最高不超過500元/臺。“這讓家電銷售迅速升溫。”河南蘇寧易購總經理倪治華介紹說,3月19日至5月22日,蘇寧易購鄭州市各大門店完成收舊換新逾1.5萬臺,轉化金額近5400萬元。

我國家電市場以舊換新潛力巨大。2009年前後,在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政策推動下,我國形成了家電普及性消費高峯。如今,這一大波家電產品已進入更新換代的節點,而要促進家電更新消費,就需暢通循環,補上廢舊家電回收處理的短板。

目前,我國廢舊家電回收存在回收規模小、渠道不暢通、私拆屢禁不止等行業難題。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發佈的《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白皮書2021》顯示,2021年,我國首批目錄產品理論報廢量約爲2.08億臺,包括電視機6260萬臺、電冰箱4162.2萬臺、洗衣機3542.9萬臺、房間空調器4454.7萬臺、微型計算機2421.8萬臺。而根據生態環境部公佈的2021年前三季度處理數據和行業調研估算,2021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處理量約8700萬臺。白皮書還指出,2021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補貼標準的下調對行業產生了重大影響,補貼標準下調直接帶來利潤下降,間接影響是私拆問題更加嚴峻。

據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簡稱《條例》)規定,我國建立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用於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費用的補貼,有關生產者和進口商須履行繳納義務。2012年至2022年,共有5批109家處理企業列入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基金補貼企業名單,累計發放250億元補貼,“四機一腦”年處理能力達1.65億臺,回收拆解總量近6億臺。

在近日舉行的第十五屆電器電子產品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與回收處理技術國際大會上,生態環境部固體廢物與化學品管理技術中心綜合業務部政策研究室主任鄧毅表示,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規範處理量逐年增長,但也存在基金收支失衡的問題,造成企業經營困難、行業發展受阻。下一步,要研究完善基金制度設計,評估基金制度實施成效,推動修訂《條例》。

龍頭企業佈局循環產業

在完善廢舊家電回收處理體系進程中,推動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已成爲重要抓手。

去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三部委提出,按照“企業自願、政府支持、示範引領、有序推進”的原則,鼓勵家電生產企業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依託產品銷售維修服務網絡構建廢舊家電逆向回收體系,進一步優化回收渠道,暢通家電生產流通消費和回收利用,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

“海爾要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快速構建綠色低碳再循環體系。”海爾智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任賢全表示,海爾智家按照“先行先試”原則,佈局再循環產業板塊,以廢舊家電回收爲切入點,向拆解、再生、再製造環節延伸,構建“回收—拆解—再生—再利用”的再循環產業體系。

在回收環節,海爾回收網絡已整合3.2萬家線下門店、100餘個物流配送中心。在拆解環節,海爾在山東萊西投資3.68億元建設再循環拆解工廠,預計今年8月份一期項目正式投產,投產後每年可拆解200萬臺廢舊家電,改性造粒3萬噸。

長虹在2010年就已成立四川長虹格潤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專業從事廢舊家電回收、拆解、處置及資源綜合利用。長虹格潤廢舊家電回收處置能力爲210萬臺/年,面向的回收區域主要是川渝地區,屬於合理物流半徑。結合公司拆解資質量、市場預測報廢量及2021年回收情況,長虹格潤制定2022年度電視機產品回收量目標爲65萬臺,回收率目標爲20%;空調產品回收量目標爲20萬臺,回收率目標爲24%。

長虹控股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回收行動建立了項目層級管理結構,形成責、權、利明確的組織管理形式。四川長虹中央研究院及各產業公司技術部門爲回收行動提供技術保障,從研發設計、產品生產、產品銷售、售後服務、逆向物流、渠道回收、廢電拆解、綜合處置、資源再利用等全鏈條全生態提供信息服務保障,每個環節都有相對應的評價考覈機制。

今年3月底,“2022美的綠色回收行動”正式啓動。美的集團針對空調、冰箱、洗衣機、電視機4類大家電產品,不限品牌,提供“綠色回收+換新補貼”雙重優惠讓利用戶,同時推出拆、送、裝一體便捷性服務。

“美的集團今年通過自建回收渠道預計回收30萬臺廢舊家電,合作回收渠道預計回收10萬臺廢舊家電。”美的集團綠色回收項目負責人殷勝表示,美的集團重點搭建“互聯網+回收”體系,將回收目標細化至每個月,制定回收專項考覈要求,積極推動各回收通路目標達成,並全部送至合作拆解企業進行正規報廢。

回收處理模式可複製推廣

按照有關政策目標,到2023年,我國要發展一批家電生產企業實施回收目標責任制的示範標杆,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回收處理模式和經驗做法,重點家電品種規範回收利用率明顯提升。

對於家電生產企業來說,開展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既要講責任,也要算好經濟賬,着力破解回收成本高、操作難度大等問題,努力探索切實可行的路徑。

“10年間,格力電器在再生資源回收領域的總投資已超20億元,雖然至今仍未實現盈利,但它帶來的環境效益是無法估量的。”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表示。截至2020年底,珠海格力綠色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累計處理各類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超3400萬臺(套),減少碳排放量約170餘萬噸。

“要變廢爲寶,努力讓電子垃圾實現再資源化。”長虹格潤電廢事業部部長陳輝介紹,僅家電塑料拆解產物深加工改性造料,長虹格潤已具備年產2萬噸塑料精深加工能力。對廢電路板進行處理獲得貴金屬,也形成了利潤源。

海爾致力於模式引領,圍繞“1+3”模式,推動行業共創共贏。“1”即1個再循環產業數字化平臺,“3”即以“回收、處理、再利用”爲核心板塊,通過爲平臺上的回收企業、拆解企業、再生料研發企業、再生料利用企業等賦能,解決產品設計製造服務與退役回收信息鏈脫節、產品碳足跡及再利用評估難、製造企業落實生產者責任延伸制難等問題,打造全行業循環經濟發展新模式。

事實上,回收目標責任制的推行,不僅帶動龍頭生產企業構建產品回收處理體系,也爲回收、拆解企業帶來新機遇。據深圳市愛博綠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莊廣春介紹,作爲第三方回收平臺,愛博綠採用“互聯網+回收”模式,在全國範圍內通收通兌,實現“產—收—拆”閉環,助力生產企業完成年度回收目標。

“要通過回收目標責任制的實施,把家電生產企業、回收企業、拆解企業三者緊密結合起來,打造完善的綠色供應鏈體系。”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電器循環與綠色發展中心副所長田暉表示,應探索回收目標責任制與基金制度的結合,爲《條例》的修訂和完善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提供行業支撐。

爲有效應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持續增長局面,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應相互融合,實現價值提升。社會層面也要形成合力,推進廢舊家電回收工作。“要做到生產者責任延伸與消費者責任延伸相結合,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與城市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相結合。”同濟大學教授杜歡政表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