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是儒家的經典著作,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其學說出發點爲性善論,主張德治。南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

《孟子》依據 “修其身而天下平” 、“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和明善、誠身、悅親、信友、獲上、治民即由個體到社會再到天人的邏輯順序,構築了較完整的儒學思想體系。

《孟子》所反映的孟軻的思想,是在與先秦墨、道、法、農家等學派的相互辯難和吸取過程中發展起來的,保存了先秦諸子的若干珍貴資料,因而又具有珍貴的史料價值。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第三節:

梁惠王曰:“寡人之於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兇,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兇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則無望民之多於鄰國也。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數罟不入洿池,魚鱉不可勝食也;斧斤以時入山林,材木不可勝用也。谷與魚鱉不可勝食,材木不可勝用,是使民養生喪死無憾也。養生喪死無憾,王道之始也。

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飢矣;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人死,則曰:'非我也,歲也。’是何異於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

該節譯成現代漢語,其意思是,

梁惠王說:“我對國家的治理,很盡心竭力的吧!黃河以南發生災荒,就把那裏的災民移往黃河以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南。當河東發生災荒的時候,我也是這樣做的。看看鄰國的君主主辦政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盡力的。可是,鄰國的百姓並不見減少,而我的百姓並不見增多,這是什麼原因呢?”

孟子回答道:“大王您喜歡打仗,就讓我用打仗來打比方吧。戰鼓咚咚敲響,交戰激烈了,戰敗的士兵丟盔棄甲拖着武器逃跑,有的跑了上百步才停下,有的跑了五十步就停了腳。跑了五十步的人因此就去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您覺得行不行呢?”

梁惠王說:“不行。他只不過沒有逃跑到一百步罷了,可是這也同樣是逃跑呀!”

孟子說:“大王您既然懂得這個道理,就不必去期望您的國家的民衆比鄰國增多啦。只要不違背農時,那糧食就喫不完;密孔的漁網不入池塘,那魚鱉水產就喫不完;砍伐林木有定時,那木材便用不盡。糧食和魚類喫不完,木材用無盡,這樣便使老百姓能夠養活家小,葬送死者而無遺憾了。老百姓養生送死沒有缺憾,這正是王道的開始。”

“在五畝大的住宅田旁,種上桑樹,上了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着絲綢了;雞鴨豬狗不失時節地繁殖飼養,上了七十歲的人就可以經常喫到肉食了。一家一戶所種百畝的田地不誤農時得到耕種,數口之家就不會鬧災荒了。注重鄉校的教育,強調孝敬長輩的道理,鬚髮花白的老人們就不再會肩挑頭頂,出現在道路上了。年滿七十歲的人能穿上絲綢、喫上魚肉,老百姓不缺衣少食,做到了這些而不稱王於天下的是決不會有的。”

“現在,豬狗喫的是人喫的食物而不知道設法制止,路上出現餓死的人而不知道賑濟饑民,人死了反而說'與我無關,是年成不好的緣故’這和把人殺了反而說'與我無干,是武器殺的’又有什麼不同呢?大王您要能夠不歸罪於荒年,這樣,普天下的百姓便會湧向您這兒來了。”

【註釋】

梁惠王:即魏惠王,名罃(ying)。他在位時,把國都由安邑(故址在今山西運城西)遷到大梁(今河 南開封市),故魏國又稱梁國,魏王又稱梁王。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國君對自己的謙稱。

於:介詞,對於。

盡心焉耳矣:真是費盡心力了。盡心,費盡心思 焉耳矣 ,都是句末助詞,重疊使用,增強語氣。

河內:今河南境內黃河以北的地方。

兇:穀物收成不好,荒年。

於:到。

河東:黃河以東的地方,在今山西西南部。黃河流經山西省境, 自北而南,故稱山西境內黃河以東的地區爲河東。

粟:穀子,脫殼後爲小米,也泛指穀類。

亦然:也是這樣。

察:考察。

政:當權者。

無如:沒有像……。

加少:更少。加:更。古代人口少,爲了增加勞力和擴充兵員,希望人口增多,以人口增多爲好事。

對:回答。

王好戰:大王喜歡打仗。好:喜歡。

請:有“請允許我”的意思。

喻:打比方,作說明。

填:擬聲詞,模擬鼓聲。

鼓之:敲起鼓來。鼓,動詞,擊鼓。之,沒有實在意義的襯字。下文“樹之”的“之”用法相同。

兵刃既接:兩軍的兵器已經接觸,指戰鬥已開始。兵,兵器、武器。刃,刀、刀劍等。既:已經。接,接觸、交鋒。

甲:鎧甲,古代的戰衣,上面綴有金屬片,可以保護身體。

走:跑,這裏指逃跑。

或:有的人。

則:連詞,那麼。

何如:怎麼樣。

直:通“只”,只是,不過。

是:代詞,這,指代上文“五十步而後止”。

如:如果。

則:連詞,就。

無:通“毋”,不要。

望:希望。

於:比。

違:違反,耽誤。這裏指耽誤。

時:季節。

谷:糧食的統稱。

勝:完全,盡。

數罟:密網。

洿:深。

斤:錛子。

以時:按一定的季節。

養生:供養活着的人。

喪死:爲死了的人辦喪事。

憾:遺憾。

王道:以仁義治天下,這是儒家的政治主張。

始:開端。

五畝:先秦時五畝約合現在一畝二分多。

樹:給……種植

衣帛:穿上絲織品的衣服。衣,穿。

豚:小豬。

彘:豬。

畜:畜養。

之:助詞。

無:通“毋”,不要。

失:與下文的“奪”均爲“錯過”意。

謹:謹慎,這裏指認真從事。

庠序:都指學校。商(殷)代叫序,周代叫庠。

教:教化。

申:反覆陳述。

孝悌:古代尊敬父母爲“孝”,敬愛兄長爲“悌”。

義:道理。

頒白者不負戴於道路矣:頭髮花白的老人不會在路上揹着或者頂着東西了。意思是,年輕人知道孝敬老人,都來代勞了。頒白,頭髮花白。頒:通“斑”。負,揹着東西。戴,頂着東西。

黎民:百姓。

然而:這樣(如此)卻。

未之有也:賓語前置,“未有之也”。

食:動詞,喫。

食:名詞,食物。

檢:通斂。收積、儲藏的意思

塗:通“途”,路上。

餓莩:餓死的人。

發:指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歲:年成。

兵:兵器。

無:通“毋”,不要。

罪:歸咎,歸罪。

斯:則、那麼。

至:到,這裏指歸順。

梁惠王認爲自己是爲民分憂的,可是孟子卻不這樣認爲,他舉了個戰爭中逃跑的例子,五十步笑百步,同樣是逃跑,有什麼資格譏笑別人呢?也就是說,所有的統治者都不願意自己的民衆死得光光的,當有天災人禍發生時,統治者們總要顧及一下民衆,以期得到民衆的擁護。但是這種顧及,並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民的安居樂業問題。所以不是最佳的行爲方式。所以孟子提出了“不違農時,……養生喪死無憾”的等等王道政策。

這些爲民着想的政策,其實從周初以來就有的,如《國語·魯語上》:“鳥獸孕,水蟲成,獸虞於是乎禁罝羅,矠魚鱉以爲夏犒,助生阜也。鳥獸成,水蟲孕,水虞於是禁罝罜蔍,設阱鄂,以實廟庖,畜功用也。”《國語·周語》說:“周制有之曰:'列樹以表道,立鄙食以守路,國有郊牧,疆有寓望,藪有圃草,囿有林池,所以御災也。’其餘無非谷土,民無懸耜,野無奧草,不奪民時,不蔑民功,有優無匱,有逸無罷。國有班事,縣有序民。今陳國道路不可知,田在草間,功成而不收,民罷於逸樂,是棄先王之法制也。”以及《論語》中孔子有許多愛民思想,這些很好的爲民政策爲什麼沒有得到發揚和傳承呢?這就要從周初的大封建說起,本來分封而建立諸侯邦國是件好事,是周初統治者將自己信得過的人派出去鎮守各方,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以及世襲制的弊病和陋規,後來各諸侯邦國的繼承者們都將所轄之地認爲是自己的私有,而既得利益不容侵犯,個人利益更不容侵犯,於是私有制就愈演愈烈,從爭奪人類賴以飽腹的食物開始,到爭奪財產,再到爭奪可以生產財產的土地,人類的私慾失去了限度,變得荒淫而可怕。人類更失去了應該凝聚的特性,成了一盤散沙,各自爲陣,頑固地堅持着所謂的民族習慣、民族風俗(所謂的優秀種族),個人利益,並且在人類生存與發展的問題上,採取了純粹的地方保護主義,只從自己的利益出發,根本不考慮、不在乎別人的生存環境、生存條件,不考慮、不在乎別人的生存與發展,不考慮、不在乎大自然運行的獨特規律,只想自己來統治這個大地上的人類,統治大自然,作威作富,隻手遮天。因此就有了混亂不堪的春秋戰國時代。孟子在此時重提王道和愛民思想,重提行爲方式問題,是有着很重要的歷史意義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