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睁眼看西安》是“丰镐遗子”创建的西安本土人文地理自媒体。刨根百里秦川,问底周秦汉唐,睁开眼睛,拿出手机,告诉你一个不为人知的老长安!

清康熙21年康如琏《户县志古丰景图》中绘出鄠县十二景,康熙59年吴廷芝依次制《甘亭十二景诗》碑,无不是鄠邑地区的绝世美景,今天说的就和三大景观有关,分别是:紫阁青冥、圭峰夜月、高冠瀑布。

【紫阁峪紫阁峰】

今天主说紫阁峪。紫阁峪位于西安市鄠邑区终南山北麓,也是秦岭72峪之一。紫阁峪现在还没有开发,所以名头不大,但若深入了解其历史,则肃然起敬。早在汉代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就在峪中无量洞隐居修道;北周时期高僧法藏在此修行八年,唐代时期,高僧道宣、飞锡、慧昭等在此修行,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等来畅游。宋朝司马光、程颢、章惇等人来此观景;明朝王九思、康海、王九峰等文坛大家在此以文会友,清代傅龙标、王心敬、长松居士等到此谈诗作赋。

紫阁峪所对的山峰古时称紫盖山,因形似女人紫色头盖而名。每当晴朗之日,观紫阁峰,阳光灿烂,紫气腾升,峰面如紫色阁楼,于是改名为紫阁山。主峰叫紫阁峰,海拔高2150米。自古是游览胜地。傅龙标豪称:“紫阁山头寺,终南第一峰”。

[唐]李白诗云:紫阁连终南,青冥天倪色。凭崖望咸阳,宫阙罗北极。

[唐]白居易诗云:晨游紫阁峰,暮宿山下村。村老见余喜,为余开一尊。

【高冠峪】

【高冠瀑布】

紫阁峪东面临高冠峪,因山内有座“石帽峰”,恰似巨人头戴高帽,便以“高冠”命名。峪中所流的高冠河是沣河支流,也是鄠邑区和长安的界河。高冠峪口山形陡绝,有瀑布飞下,如银河倒泻,水下为潭,广可数丈,深不可测。所以高冠瀑布荣列“甘亭十二景”之一,气势颇为壮观。

[唐]岑参诗云:"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喷壁四时雨,傍村终日雷"。

【太平峪】

【太平河望圭峰山】

紫阁峪西面临太平峪,唐《元和郡县志》记载:“隋太平宫在户县东南三十一里,对太平谷,因名之。”可见隋唐时期,太平峪名:太平谷。

清《户县志·古迹》记载:“太平宫隋建,在县东南三十里草堂寺东,唐高祖避暑处。”

民国《重修户县志》载:“太平峪口有真武庙即隋太平公主故址。庙背山腰有洞深阔丈余,名朝阳洞”。

太平峪口有“尖山”,笔直挺拔,孤峰高耸状若“玉圭”,又名:圭峰山。海拔近1500米。民国年间的《重修户县志》曰:“山峰重叠似圭,故又谓圭峰”。圭峰山虚空崖下,有四泉成四潭,称“夜月池”,秋夏之夜,明月高悬,银光洒泻,四池清澈如镜,宛生四月,故有“天上一轮月,圭峰十二圆”。所以“圭峰夜月”也荣列“甘亭十二景”之一。

[北宋]范仲淹游圭峰山,即兴说道:“对酒群乐,岂如圭峰月下,倚高松听长笛,忘天下万物之际乐”

【神水峪】

【远处紫阁峰】

车沿西太路行至太平峪口东拐紫阁峪,中间会碰见一个小峪口,名曰:“神水峪”,其名不扬,在太平峪和紫阁峪之间,有细水一道,恍似天来,故名:神水。

继续向东前行至杜家庄村口,即为上紫阁峪之正道。远观紫阁峰,笔直挺拔,紫气环绕,苍翠夺目,这就是户县十二景之一的"紫阁青冥"。

《雍胜录》载:“紫阁峰在户县东南,旭日射之,烂然而紫;山形上耸,若楼阁然,故名紫阁。”

[清]长松居士诗云:“紫阁层峦列翠屏,巍然形势入青冥。”

紫阁峰又名:紫金岩,其北有黄阁峰,其南有白阁峰,峰顶常年积雪不融,其西有仙掌峰,断层绝壁千仞,似刀砍剑劈,形似一擎天仙人掌,依峰峦而起,势壮冲天,故有“紫阁仙掌”之称。

【紫阁峪大圆寺】

沿水泥路上山前行第一座庙为大圆寺,最早叫“鱼盘寺”。传言此地是西汉张良隐居辟谷修仙之地,亦称子房庄。

寺内《鱼盘寺盛事通记》碑文载:“汉永平13年重阳,汉明帝刘庄夜梦留侯张良,停于龙榻前留言:'吾乃留侯是也,昔时居紫盖山北庄,择一福地,形似鱼盘。今西方天竺佛法已传入白马寺,尔可在吾居处建净土道场,弘扬佛法,可保国泰民安。'言毕,驾祥光西去。翌年仲春,汉明帝下令修鱼盘寺”。

南北朝时期,在此地置大寺,后秦时期鸠摩罗什曾在此地翻译经书。西魏时期,寺院名曰:大乘寺。唐朝时期楚金禅师在此研习佛法,病逝后唐德宗追封为“大圆禅师”,大圆寺之名也由此而来。《户县县志》载:“因寺僧大圆满得名。”

明万历年间,清康熙年间先后增修。可惜清末同治期间遭兵火焚毁大半,民国时期寺院仅存佛殿,草房数间,文革四旧老佛像毁于一旦,直到今日方才大兴。

【紫阁峪】

【紫阁峪】

【紫阁峪村】

【紫阁峪】

【紫阁峪】

水泥路修建在峪内的东侧,越前行峪口越深,峪内草木翠清,清水潺潺,路对面的小山头宛如巨蟒盘卧,人称:蟒头山。为紫阁十景之一,名曰:“蟒头观灯”,顺蟒头山可以进神水屿上西岭经王母宫观睡佛洞。

沿大圆寺继续沿水泥路前行500米,可以看见看见一个水厂,水厂前有一条大瀑布,名曰:无底潭瀑布,高约30玉米,银瀑飞旋,恰似银河倒泻,传言与高冠瀑布相通。在前行有一大片竹林,景色秀丽。行至水泥路尽头,可以看见一个简易大门,门后就是紫阁峪的停车场,旁边有“紫阁峪”村碑。

从停车场往上的路,是沙土路。在向前行,深峪渐与路平,可以看到一座“便民慈善桥”的石碑,前面有一大石,中裂有树,鬼斧神工,名曰:“望夫石”,不远处有一汪清泉,名曰:“神仙泉”,在前行有一小村落,都是农家乐,也就是我么要寻找的“紫阁寺遗址”。

北周建德二年,法藏禅师进紫阁山在石窟搭棚定修,立禅房高崖之下。唐武德七年,道宣祖师进紫阁山建“白泉寺”,与居住在东侧岭上的药王孙思邈,每一往来,议论终夕。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敕建改为宝林寺。《陕西通志》记载:"宝林寺:在县南五十里紫阁峪,唐太宗敕建,尉迟恭监修,宝塔高五丈余,内有涌钵泉"。宝林寺北宋时期更名为紫阁寺,当地人呼“阁儿寺”。到清同治年间,寺院毁于兵火,踪迹全无,直到2003年被大水冲出遗址。

【敬德塔】

【敬德塔】

从紫阁寺遗址向南,可看到约一里外一座山头上挺立的宝林寺塔,位于三面峭壁断崖的山头上,这也是紫阁峪的地标建筑。宝林寺塔也称:紫阁寺塔,因唐太宗敕建,尉迟敬德监修,老百姓俗称“敬德塔”。唐时塔修为五层,宋哲宗元佑七年中由紫阁山僧俗等人由原五层改建为七级砖塔,楼阁式青砖结构,塔高17米,第一层出两跳单昂单拱,第二层以上均出一跳华拱,仅有斗而无横拱。

【敬德塔】

要说这敬德塔,和唐僧玄奘法师还有一些渊源。唐贞观元年玄奘法师上奏朝廷,请求西行求法,未获唐太宗批准。玄奘随偷渡玉门关,行走万里,私往天竺(印度)追求佛法。学成归国带回梵文经书526䇲657部,唐太宗李世民派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等亲自在京城长安郊外迎接。

玄奘法师最早是请求在少林寺翻译佛经,唐太宗让玄奘为官未成,见其心意已决,随恩准其在京都长安城弘福寺翻译经书,其后在大慈恩寺(今西安大雁塔)开办大型译场,晚年更是将皇室四大避暑行宫的玉华宫(铜川玉华宫)交给玄奘法师翻译经书。麟德元年二月初五,玄奘法师在玉华宫圆寂,遗体葬于长安城东白鹿原云经寺(今西安灞桥区湾子村)。

白鹿原云经寺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四年,唐太宗李世民以:"烘可为云,骑可为经,策可为寺"之说遂定名云经寺。据碑石记载:隋唐时代寺院规模宏大,是佛教临济宗活动的道场,寺内有高僧姚秦鸠摩罗什弟子云水法师讲经布法五十余年,香火鼎盛,玄奘法师在寺内译经数年。

因白鹿原距长安近在咫尺,地势又高,唐高宗在大明宫中,抬头看见白鹿原云经寺,就想起了玄奘法师,十分伤感。于是有人上奏,建议迁葬。总章二年四月八日,唐高宗命改葬玄奘法师于长安县樊川,并在葬地营建塔宇,唐肃宗还为舍利塔亲题写塔额“兴教”二字,也就是今日长安樊川的护国兴教寺,里面至今有唐玄奘灵骨塔,两侧有其弟子窥基和新罗弟子圆测的舍利墓塔。窥基史称“三车法师”,是尉迟敬德的弟子。有一种说法天下大乱,为求保全,玄奘部分遗骸被兴教寺僧护携至终南山紫阁峪,宝林寺旁的敬德塔就是玄奘遗骸安奉遗骨之处,官方因此重新修缮宝林寺。

【敬德塔】

至宋朝端拱元年,金陵天禧寺住持来紫阁寺朝圣,发现寺废塔危,随从塔中取出发现的玄奘法师头顶骨,迎归金陵(今南京)天禧寺供奉。《金陵新志》言:可政和尚取走玄奘顶骨之处,现在旧寺遗址上尚存北宋元佑七年所建紫阁寺塔。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鬼子占领南京,掘出安奉玄奘法师顶骨的石函,石函二面题字,一面写:“大唐三藏大遍觉法师玄奘顶骨,早因黄巢发塔,今长干演化大师可政,于长安传得,于此葬之,宋仁宗天圣五年二月五日,同缘弟子唐文遇、弟子文德、文庆、弟子丁洪审、弟子刘文进、弟子张霭。”;另一面写:“奘法师顶骨塔,初在天禧寺之东冈,大明洪武十九年,受菩萨戒弟子黄福灯,迁于寺之南冈三塔之上,是岁丙寅冬十月传教比丘守仁谨志。”

得知此为玄奘法师灵骨,日本鬼子想要偷运日本,虽严密封锁消息,还是被爱国人士所知,迫于舆论压力日军将灵骨归还,但仍有部分灵骨被日军偷走供奉于日本东京增上寺、慈恩寺。解放初期日本分送一小块灵骨赴台,供奉在日月潭畔的玄奘寺慈恩塔内。

【敬德塔】

【紫阁峰】

从敬德塔再往上到紫阁峰,山路崎岖有十几里,前行一两里,就到了苍龙砭,因古槐盘绕于石砭上,形如苍龙锁砭,故而得名“苍龙砭”。过了苍龙砭,路更加难走,沿途可见姊妹潭瀑布和瓮城子瀑布。

紫阁峰的峭壁上有个张良洞,也叫:无量洞。相传是张良和赤松子对弈下棋的山洞,山腰古碑有“盖黄石公优游于其上,赤松子偕良于其间者也”字样。既有说此为黄石公与赤松子弈棋之处,也叫“黄石洞”。

唐朝时期传说药王孙思邈也曾在洞中炼药,所以也叫:药王洞。据说洞内有石炕、石桌,石棋盘,现在通道阻隔,已经无法攀登。山腰有明万历年间石碑一通,名《大明修建丫鬓山记》,文中就之句。紫阁峪的源头是铁瓦殿,房顶的瓦全是铁做的,因所居山巅,远观而未至,实则一大遗憾。

丰镐遗子-张新武/书文 于2020年2月25日,张新武:世居沣西周礼之乡,长于长安物华之地,自幼好文笔。而立之年从军,归乡自诩:“宗周先圣遗民,丰镐故里之子”。随以“丰镐遗子”为笔名,醉心周秦汉唐文化研究,因地理之便,对沣河两岸宗周丰镐故地乡土人文历史研究颇深,笔不辍耕,文章多发表于报刊,多次参与本地人文历史书籍编写、电视节目录制。现为长安作协、西咸作协、西安地名研究会会员。

举报/反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