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夏 冰 上海報道 每經編輯 王可然

上海全面復甦的節奏正在提速。

5月30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佈《關於6月1日起全市住宅小區恢復出入公共交通恢復運營機動車恢復通行的通告》(以下簡稱《通告》)。《通告》指出,當前,上海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形勢持續向好。根據上海持續鞏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的總體安排,經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研究決定,2022年6月1日零時起有序恢復住宅小區出入、公共交通運營和機動車通行。

“人”流動、“車”上路,公共交通恢復,有市民直呼:“美麗的大上海要回來啦!終於等到了!”

持72小時核酸證明乘公交

對於市民最關心的能否自由進出小區的問題,《通告》稱,6月1日零時起,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各區、各街鎮及各居村委、業委會、物業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區的居村民出入。

出行方面,《通告》也指出,公共交通恢復運營,市域內地面公交、軌道交通全網恢復基本運行,對江輪渡(含三島客運)有序恢復運行。

機動車方面,終止施行機動車電子通行證制度。《通告》指出,巡遊出租車、網約車恢復正常運行;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私家車和單位用車正常出行。對駕駛機動車出入市域道口的,按現有規定執行。

值得注意的是,自6月1日零時起,市民進入有明確防疫要求的公共場所和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的人員,須持72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隨着上海疫情形勢向好,《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城市商業已開始重啓。目前,上海中心城區前灘太古裏、BFC外灘金融中心、城隍廟、第一百貨、八佰伴、恆隆廣場等不少知名商業地標,紛紛恢復線下營業,中心城區的不少理髮店也陸續開放營業。

另外,6月1日起,上海的公園也將恢復開放。據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發佈,上海辰山植物園和上海濱江森林公園將於6月1日恢復開放。

市民重新走上街頭,上海交通部門也已做好準備爲城市“再出發”調整到最佳狀態。

“上海交通”官微消息介紹,上海市道路運輸管理局動員全市道路養護行業開展大保潔大沖洗大檢查工作,對於地面道路,各區道路管理部門也集中開展了“大掃除”專項養護行動。

《通告》指出,希望廣大市民繼續做好個人防護,牢記“三件套”“五還要”,規範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不聚集、不扎堆,加強自我健康監測,出現不適及時就醫;同時,主動接種新冠病毒疫苗,自覺遵守核酸檢測、掃“場所碼”等各項防疫規定。

另外,對於市民關心的能否實現浦東、浦西跨區自駕車上班,“上海發佈”回覆稱,“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私家車和單位用車正常出行”。

在有關日常出行的常規核酸檢測問題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目前,上海正在構建“15分鐘核酸採樣圈”,6月1日起,上海市民可以在各處新設的核酸採樣亭做核酸檢測。

人員流動助力復工復產

本輪疫情對上海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了較大沖擊,不少市場主體也遭遇困境。對於眼下的上海來說,復工復產迫在眉睫。而復工復產的重要一步,是先要解決個體員工的“出門難”問題。

“在復工復產中,人是最重要、最活躍、也往往是最容易受到限制的因素。最簡單的道理是,只有恢復人的行動的自由,工廠、市場才能進入恢復狀態。”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在微信採訪中對記者表示。

而現在,“出門難”問題得到解決,這也將大大利好和助力企業的復工復產。

妙可藍多(600882,SH)公關負責人在微信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剛剛看到《通告》,我們十分振奮和開心。根據這個通知,我們辦公大樓的員工上下班,出入小區有了明確的規定,按照這個政策,公司內部也正在加緊制定有序復工復產的工作制度,以及疫情防控制度,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確保員工有序出入辦公大樓,正常辦公。”

該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妙可藍多在上海奉賢區與金山區有兩家奶酪加工廠,工廠承載了公司在華東地區的主要產能,同時產品供應輻射全國。兩個月前,及時的廠區閉環管理保障了疫情封控期間的產品生產,目前在政府紓困政策指導下,公司層面“抗疫情、保生產”的系列抗疫舉措成效顯著,上海兩家工廠的產能已恢復到日常水平。

在復工復產上,妙可藍多作爲上海市生活物資保障供應的企業之一,在做好各環節防疫工作的前提下,已按下復工復產的“快進鍵”。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我們的後勤人員已經爲樓宇的全面復工做好包括辦公室消殺、場所碼申領等在內的前期準備工作。5月,隨着上海市政府對復工復產工作的推動,保供通行證的申請環節不斷簡化,審批量也在不斷增加,目前妙可藍多在上海的供應鏈運輸能力相較4月提高了20%,幹線冷鏈物流與電商物流發貨量穩步提升中。”

另外,該負責人表示,5月29日,上海市政府發佈助企紓困“50條”,方案中更明確加快推廣使用全國統一互認的通行證,提升跨省運輸中轉站運行效率,推廣無接觸物流方式。“相信隨着方案中措施的落地,妙可藍多也將善用各項政策並第一時間落實落地,推動供應鏈流通水平恢復常態。”

要讓企業喫下“定心丸”

上海的疫情防控工作走向常態化,隨着生產生活秩序的恢復,鞏固現下的防控成果任務依然艱鉅。

對此,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在微信上對記者表示,5月30日的這個新聞(2022年6月1日零時起有序恢復住宅小區出入、公共交通運營和機動車通行)讓上海人民看到了希望。繼5月29日在企業紓困方面推出多項措施以外,上海真正在全面開放防範區方面踏出了重要一步。

她指出,接下來要注意復工復產的連續性和穩定性,一是要跑通逐步恢復後的各種管控流程,不留有死循環,不給復工復產、全面放開帶來困擾;二是仍要保有預防性的預案,特別是防止疫情反彈的快速行動方案,防止打擊信心;三是在執行上一定要在層級、部門之間傳遞落實時不變形或不加碼;再有就是對於防控區和管控區如何快速恢復常態,要有明確可落實可操作的方法和說法。

從法律層面來分析,湯嘯天教授認爲,企業復工復產以後,不可能絕對避免不再出現疫情。政府必須爲企業復工復產後萬一出現疫情,解除後顧之憂,讓企業的負責人喫下“定心丸”,在法律上得到保護和保障。也就是說,只要企業按照《傳染病防治法》的規定落實了相關措施,就不能因爲企業內部或者在商場範圍內出現了疫情,就追究企業負責人的責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