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教版教材因插圖連遭批評後,知名作家曹文軒參與主編的《七色花》《大語文》等課外讀物中出現爭議內容,再次引發輿論關注。有網友指出《大語文》叢書收錄“露骨”民歌,不適宜兒童閱讀。《七色花》中出現了女孩喫“罌粟籽”麪包情節,是否妥當也引發了爭議。

5月30日,《大語文》叢書的出版機構——明天出版社總編室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已關注到該叢書中的爭議內容,正在自查。人教社工作人員也表示,關注到《七色花》引發的爭議,正開會研判。

封面新聞記者嘗試聯繫曹文軒本人,但未能成功。

曹文軒主編叢書被指收錄“露骨”民歌

出版社:關注到爭議內容 將自查

近日,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北京作協副主席、北京大學教授曹文軒主編的《大語文》叢書《像鷹學會飛翔》分冊第36頁,收錄的一則民歌在網絡引發熱議。有網友認爲內容“露骨”,“含有性暗示”,不適宜兒童閱讀;也有網友認爲,叢書是針對高年級學生的課外讀物,並非童書,原文是經典文學作品,不應被“斷章取義”。

5月30日下午,明天出版社總編室工作人員告訴封面新聞記者,“我們已關注《大語文》叢書中的爭議內容,正在自查。”

封面新聞記者從該爭議內容上下文了解到,該內容爲汪曾祺小說《受戒》中的一段民歌歌詞,曹文軒將《受戒》節選編入《像鷹學會飛翔》分冊,該叢書的推薦閱讀年齡爲8-15歲。

《受戒》是汪曾祺創作的短篇小說,發表於《北京文學》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寫了小和尚明海與農家女小英子之間天真無邪的朦朧愛情。曾獲得《北京文學》評選的1980年度優秀短篇小說獎的“獲獎作品”獎。2018年9月,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小學配套讀物出現“罌粟籽”表述

出版社:正開會研判

由曹文軒、陳先雲主編的讀物《七色花》近日同樣引發關注。有網友反映,人教社出版的讀物《七色花》中出現“罌粟籽”表述,認爲不妥。

對此,人教社媒體宣傳部主任告訴封面新聞記者,已關注到相關爭議,正開會研判。人教社一名工作人員也表示,罌粟籽是國外的一種調料,國內出版的外國文學經典著作中,直譯爲“罌粟籽”的情況比較多。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七色花》是前蘇聯作家瓦·卡達耶夫於1940年創作的童話。此次在網絡引發爭論的版本,屬於人教社的“快樂讀書吧·名著閱讀課程化叢書”,叢書中收錄的《七色花》一文由著名俄蘇文學譯者曹靖華翻譯。

‍目前市面上可購得多版本《七色花》,電商平臺提供的書摘顯示,商務印書館小學語文推薦閱讀叢書中的《七色花》一文,也同樣直譯爲“罌粟籽”。吉林出版集團由星月翻譯的《七色花》則將罌粟籽改爲“紅豆”。天津教育出版社的《七色花》則譯爲“花籽兒”。

公開信息顯示,罌粟籽即罌粟種子,在國外是一種調味料,用於加工麪包、漢堡等。在我國,罌粟籽受到嚴格管制,不得在市場上銷售或用於加工其他調味品。

人教社圖書《七色花》(2018年12月第2版 ) 第三頁

中小學生適合閱讀哪些名著?

教育部《指導目錄》或可供參考

封面新聞記者注意到,曹文軒參與主編的兩本陷入爭議的書籍,收錄內容均爲中外經典名著,編輯過程未明顯更改原文,兩本爭議書籍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可正常購買。

如果家長不想爲孩子購買爭議書籍,還有哪些書推薦給中小學生呢?2020年4月22日,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發佈的《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 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2020年版)》(後文稱《指導目錄》)對中小學生的課外讀物進行了推薦。

教育部官網稱,《指導目錄》的研製歷時一年,300種圖書經過來自國家教材委、有關高校、研究機構和中小學校的110多人的專家團隊,研究、論證。

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負責人曾向媒體表示:《指導目錄》只推薦作品名稱、作者等,不指定具體版本(出版社),學生、家長和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版本,各地各校不作統一要求,不得強制使用。

本次陷入爭議的曹文軒和汪曾祺,都有作品入選該《指導目錄》。曹文軒入選作品爲《草房子》,推薦小學5-6年級閱讀;汪曾祺入選的作品爲《汪曾祺散文》,推薦初中閱讀。前述爭議的《受戒》《七色花》,未被收入。

(原標題:《曹文軒主編叢書被指內容欠妥 出版社:已關注 正自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