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國家發改委召開委新聞發佈會解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的紮實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有關情況。會上,有媒體提問:社保費緩繳政策出臺後,企業很關注。這次擴大政策實施範圍主要有哪些方面?

對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社保費緩繳政策出臺後,企業和各方面都高度關注。緩繳社保費政策是助企紓困的重要舉措。人力資源資源社會保障部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紮實穩住經濟、助企紓困的決策部署。前期,人社部會同財政部、稅務總局對餐飲、零售、旅遊、民航、公路水路鐵路運輸等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三項社保費政策,其中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3個月,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1年。此次擴大緩繳範圍主要體現爲兩個方面:

一是受疫情影響嚴重地區生產經營出現暫時困難的所有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階段性緩繳三項社會保險費單位繳費部分,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

二是在5個特困行業實施階段性緩繳社會保險費政策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到受疫情嚴重衝擊、行業內大面積出現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導向的其他特困行業,養老保險費緩繳期限實施到2022年年底,工傷、失業保險費緩繳期限不超過一年,原來明確的5個特困行業緩繳養老保險費期限相應延長到年底。

李忠表示,這些政策通過條塊結合方式,可以更好更精準地支持困難企業。一方面,從區域來講,對受疫情直接影響地區的中小微企業、以單位方式參保的個體工商戶,可以適用疫情嚴重地區緩繳政策範圍;另一方面,從行業來講,對雖然沒有在疫情嚴重地區、但受整個產業鏈供應鏈影響,生產經營也遇到暫時困難的企業,可以適用行業緩繳政策範圍。

李忠表示,今天,人社部已會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稅務總局印發了落實緩繳政策的具體實施文件,除對政策進一步細化外,還要求各省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和基金支撐能力,着手製定具體辦法,簡化辦事流程,授權區縣進行審批,推行“網上辦”等不見面服務方式,實行告知承諾制,減輕企業事務性負擔,儘快讓符合條件的困難企業享受到政策,助力企業恢復生產經營,幫助企業渡過暫時的難關。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