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編者按】

小寶評測是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聯合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打造的專業評測欄目,關注上海市消保委微信公衆號,可以觀看更多產品評測內容。

同時,小寶評測還將推出互動環節,消費者通過報名就有機會參與體驗評測,還可以投票選取自己想要評測的產品。

近年來,關於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話題日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如何有效地對未成年人進行防沉迷保護,始終是一個難題。

“六一”國際兒童節到來之際,澎湃新聞對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數款網絡遊戲進行了測試對比,以瞭解各大網遊公司對未成年人玩家的保護力度。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七十四條規定,網絡產品和服務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誘導其沉迷的產品和服務。網絡遊戲、網絡直播、網絡音視頻、網絡社交等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針對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務設置相應的時間管理、權限管理、消費管理等功能。

目前市場上的網絡遊戲花樣繁多,層出不窮。不僅有王者榮耀、英雄聯盟這種MOBA(多人在線戰術競技)型遊戲,也有和平精英、穿越火線這種射擊類遊戲。自制力尚弱的未成年人若缺少網遊平臺的限制,容易沉溺於令人眼花繚亂的網遊世界。

本次測評,澎湃新聞共挑選了6款網絡遊戲,分別是《王者榮耀》《和平精英》《原神》《我的世界》《忍者必須死3》和《香腸派對》,平臺顯示的適合遊戲年齡從8歲+到16歲+不等。

註冊測試:註冊均無需人臉識別,如何防止孩子使用大人信息

澎湃新聞分別使用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和成年人身份信息在上述六款遊戲中進行註冊。結果顯示,在上述遊戲註冊均無需通過人臉識別、指紋等方式驗證。使用未成年人身份證號註冊成功後,無需再與監護人賬號進行關聯。

如果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姓名、身份證號、手機號等信息進行註冊,是否有限制手段?

記者體驗瞭解到,騰訊公司旗下的《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兩款遊戲均需要綁定QQ號和微信號後方可註冊,而QQ號與微信號本身需要綁定相關用戶手機號進行身份認證;米哈遊公司旗下的《原神》則可以通過手機號和第三方平臺taptap賬號進行註冊,無法通過QQ號和微信號註冊;網易公司旗下的《我的世界》可以通過手機號、Apple ID(使用蘋果手機時)、網易郵箱三種方式進行註冊;《忍者必須死3》僅限手機號註冊;《香腸派對》支持手機號、QQ號和微信號等多種註冊方式。記者發現,上述遊戲在使用手機號註冊時,均需輸入註冊手機號的驗證碼,如無法提供手機驗證碼,則不能使用手機號註冊。除《香腸派對》外,其他五款遊戲均未提供遊客模式選項。

經測試,上述遊戲的註冊,均需要通過社交賬號或手機號等進行實名驗證,但在遊戲不會通過人臉、指紋等其他方式識別的情況下,孩子依然可能通過使用家長手機獲得驗證碼或直接通過家長社交賬號登錄遊戲。

如澎湃新聞曾接到消費投訴,一名家長稱,孩子用姑姑手機上網課時,在手機裏玩《香腸派對》等3款遊戲。後姑姑發現收到多筆遊戲充值的扣款通知,總計過萬元。這幾款遊戲默認可通過已經登錄的微信、QQ賬戶等直接登錄,孩子通過姑姑的QQ號登錄了該遊戲,直接跳過了未成年人遊戲實名認證的環節。

充值測試:如何防止孩子用手機進行大額遊戲充值?

澎湃新聞注意到,六款網絡遊戲在遊戲登錄界面均有適齡提示,在適齡提示裏,網遊平臺會對未成年人賬號的充值數額進行限制。六款網絡遊戲對未成年人充值限制要求並不相同:騰訊公司旗下的《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兩款遊戲的最低消費年齡爲12週歲,而其他四款遊戲的最低消費年齡均爲8週歲。

測評發現,《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中,12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10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400元。其餘四款遊戲,未滿8週歲的用戶不能充值,8週歲以上未滿16週歲的用戶,單次充值金額不得超過50元,每月充值金額累計不得超過200元;16週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戶,單次充值金額限制及月充值金額限制與前兩款遊戲相同。

遊戲充值往往通過第三方平臺支付。記者發現,支付平臺也可設置面容支付或指紋支付。在本次測評中,澎湃新聞使用成年人賬號進行充值,在未設置面容ID和指紋支付的情況下,可輸入密碼支付。若提前設置面容ID和指紋支付,充值時會優先採取面容ID或指紋支付的形式,而這需要提供賬號用戶本人的面容或指紋。在連續三次面容或指紋支付失敗的情況下,系統會自動轉爲密碼支付。

此外,記者發現,在進行數百元以上的高額消費時,《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兩款遊戲有交易安全提醒,其他遊戲無相關提示。

上述遊戲針對未成年賬戶消費均進行了相應限制,但現實中,澎湃新聞曾接到多起家長投訴稱,孩子用家長或親屬手機玩遊戲,短時間內進行連續大額充值。此類情況下,消費者往往與遊戲方在“如何證明支付者是孩子,大人不知情”等問題上產生糾紛。

防沉迷測試:未成年人賬號只能在限定時間內登錄

去年,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要求所有網絡遊戲企業僅可在週五、週六、週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時服務,其他時間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遊戲服務。

澎湃新聞測試發現,這六款遊戲中,使用未成年身份註冊的賬號,確實只能在每週五、週六、週日的晚上20點至21點期間登錄,若在其他時間段則無法登錄。

針對成年人賬號,《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兩款遊戲在連續在線滿六個小時或單日累計遊戲滿七個小時之時,會強制遊戲玩家下線休息15分鐘,此後每1小時均要求玩家休息15分鐘。其他遊戲則未對成年人賬號進行遊戲時間限制。六款遊戲在使用期間,均不會通過人臉識別等方式驗證玩家身份。未成年人容易使用成年人賬號進行長時間的遊戲。《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兩款遊戲可以通過“騰訊成長守護”對成年人賬號的遊戲時長及消費數額進行限制,但也可以關閉限制。

綜合評價:識別驗證未成年人身份的措施還需加強

從上述評測結果來看,對於未成年人賬號,測試的網遊平臺均做出了符合國家法律規定的防沉迷與消費監管。對於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賬號進行遊戲,一方面需要家長的監管,另一方面也需要遊戲方在註冊、支付、登錄等環節完善身份驗證措施。

據澎湃新聞此前報道,2021年11月5日,伽馬數據發佈《中國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報告顯示,“防沉迷”政策落地後,有四成家長顯著感知孩子游戲時間減短,85.8%的未成年人在玩遊戲過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說明相關措施對於防範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同時,報告顯示,仍然有兩成未成年人可以繞過防沉迷系統而不被識別,未成年人防沉迷舉措仍面臨一定挑戰。

報告中提到,未成年人繞過防沉迷系統措施中,第三方平臺提供買賣賬號的網絡黑產是主要的方法。基於這一現象,相關部門已聯合部分遊戲企業展開打擊。除網絡黑產外,用父母或長輩信息直接解除防沉迷限制、用父母或長輩賬號登錄遊戲的未成年人不在少數。數據顯示,有42.8%未成年人直接向家長索要過身份證,甚至有11.3%的家長並不瞭解未成年人索要身份證的目的。目前實名驗證的基礎上,仍然有20%的未成年人因爲身份信息冒用或網絡原因不被識別。48.6%的家長認爲需要強化人臉識別,確定遊戲玩家是否爲未成年人。

專家建議:優化身份覈驗機制,進一步豐富網遊未成年人模式

中國社科院大學互聯網法治研究中心執行主任劉曉春表示,未成年人身份識別問題確實是現階段未成年人沉迷網絡問題中存在的痛點。目前,爲規避平臺的防沉迷措施和消費限制,部分未成年人會使用其監護人或者其他成年人的賬號註冊登錄遊戲。劉曉春表示,部分平臺針對上述現象已開始採用抽查掃臉等方式,對用戶行爲進行動態監測,通過技術模型判斷用戶是否可能爲未成年人,並採取相應措施,防止部分未成年人以成年人賬號登錄遊戲。

去年一度引起社會熱議的“老太太凌晨打王者榮耀還拿‘五殺’”事件中,遊戲方回應稱,該賬號因屢被判定爲疑似未成年人操作,前後共計17次觸發並全數通過了系統的人臉識別驗證。系統反饋結果,比對公安權威數據平臺的數據源均保持一致。甚至在2021年9月1日防沉迷新規正式生效後,該賬號也有2次通過人臉識別驗證的記錄。

劉曉春指出,把未成年人當作防範對象,將他們“關到”未成年人模式中的做法治標不治本,“因爲總是有未成年人不停的想逃離這個未成年人模式”。

劉曉春認爲,孩子家長可通過關心、陪伴、溝通等方式減少孩子沉迷網遊帶來的侵害,使得孩子對網絡的使用能夠促進他們的發展,而不是受到歧視和傷害。

對於部分未成年人規避平臺身份認證措施,私自登錄、充值遊戲等行爲,劉曉春認爲,之所以部分未成年人不願意呆在未成年人模式中,是因爲有些平臺的未成年模式的核心功能還不夠完善。她表示,平臺應在優化身份覈驗機制的同時,進一步豐富未成年人模式,把未成年人更好地留在他們的“專屬模式”中,讓孩子們能夠更好地接受平臺保護,同時享受相應服務體驗,從而開拓視野。

最後,劉曉春建議,監管部門對於平臺的相關遊戲內容應給出更爲明確的界定標準,並對平臺中未成年人模式的遊戲內容創作給予一定的激勵措施,從而幫助平臺更好地建設未成年人模式。此外,劉曉春認爲,監管部門應完善對未成年人身份識別等問題的基礎制度構建,從而幫助平臺實現未成年人身份覈驗機制的優化。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