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玮、实习生马涛 广州报道 近日,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为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水平,广东公安决定自6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广东省电子居住证”,实现申领、签发、使用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据悉,流动人口在广东省内居住地办理居住登记满半年,符合合法稳定住所、合法稳定就业、连续就读等三个条件之一,即可通过“粤居码”葵花码或“粤居码│粤治安”微信小程序申领广东省电子居住证。电子居住证与实体证具有同等法律效力与服务功能。

作为人口大省,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全省常住人口约达1.26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93%,连续14年居全国首位,其中流动人口达5206.62万人。面对庞大的服务群体,“电子居住证”的全面上线依托数字平台连通政民两端,同步降低政务服务与群众办事成本,为广东全链条数字政务服务补上重要一环。

“电子居住证”全流程线上申领

据广东省公安厅介绍,目前广东辖内满足相关条件的流动人口需要先申领“粤居码”,持有“粤居码”满半年后再申领电子居住证,申领全流程均可通过微信小程序线上办理。

其中,“粤居码”是公安机关面向在粤居住人员推出的个人服务二维码,是实有人口在粤居住登记凭证。通过扫“粤居码”葵花码或“粤居码│粤治安”微信小程序,经认证登录后,填报(关联)常住地址,再经屋主或民警、网格员确认后,即可完成居住登记申报并领取“粤居码”。

持有“粤居码”满半年后,通过政务数据核验符合申领居住证条件的,小程序将自动推送申领提醒信息,且可免材料申办居住证。居住证每年签注一次,在居住地连续居住的,在居住每满一年之日前一个月内,系统也会自动提醒到期签注居住证。群众可通过“粤省事”“粤居码│粤治安”微信小程序办理电子居住证申领和签注等业务。

据悉,广东省电子居住证所记载信息与实体证相同,且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在公安、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司法、民生、就学就业等省内各政务服务办事场景,群众可自行选择出示电子居住证或居住证实体证件。

值得注意的是,为照顾不同群体办事需求,广东省公安厅表示,对需要使用实体证件的老年人等,仍然可以通过窗口办理、监护人代办等途径,在申领电子居住证的同时,自愿申领实体证件。

数字政务“补链”助力现代化治理

作为人口大省,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一直是广东政府治理重要内容之一。此次电子居住证的全面推行,补上广东近年逐步布局的数字政务服务全链条重要环节,也让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再次迈上新台阶。

2020年广东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广东常住人口约达1.26亿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93%,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增加2170.94万人,增长20.81%,常住人口规模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其中,广东流动人口数量达到5206.62万人,增长51.71%。

庞大的人口增量,在推动广东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同时,也对广东政府治理能力提出考验。在此背景下,数字治理逐渐成为广东面向新发展阶段的治理思路与方向。

广东省公安厅介绍,广东自2013年起开始积极探索应用智能IC卡、自助申报系统、移动采集终端、门禁视频系统等信息化手段,提升流动人口精细化服务管理水平。

2018年,在全省打造“数字政府”框架下,广东公安机关通过“粤省事”平台全面实现全省流动人口居住登记和居住证业务网上办理、指尖服务,再次提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质量和效率。

根据《省级政府和重点城市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政务服务“好差评”)调查评估报告(2021)》,在省级政府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指数评估中,广东已连续三年得分居全国第一,摘得“三连冠”。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明确,到2025年广东将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