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立即整改!31个买菜平台存在问题!很多上海人在用...

工信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

对群众关注的生活服务类

日常工具类等

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

进行检查

截至目前

尚有84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

现予以通报

记者注意到,此次通报的84款APP中有31款为买菜类平台,包括“每日优鲜”、“天天果园”等知名平台、所涉问题包括:违规收集个人信息,APP强制、频繁、过度所权限,欺骗误导强迫用户,强制用户使用定向推送功能……

关于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通报

(2022年第4批,总第24批)

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电信条例》《电信和互联网用户个人信息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我部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群众关注的生活服务类、日常工具类等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进行检查,对发现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368款APP提出整改要求。截至目前,尚有84款APP未按要求完成整改(详见附件),现予以通报。

上述APP应在6月8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我部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附件:工业和信息化部通报存在问题的APP名单 

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

2022年5月31日

精准“画像”、流量收取、广告收益企业有强大动力获取用户信息

据经济导报消息,济南一家软件公司的安全工程师张峰介绍,一般来说,App获取的第一个信息,手机的IMEI号,也就是移动设备标识号。这个唯一的识别码,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不管是经过用户同意“拿走”,还是不经允许“偷走”,App一旦获得了移动设备标识号,就为个性化推送奠定了基础。“App获取的信息,不仅能自己用,还会把信息传给第三方。”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模式对数据的依赖程度很高,这也使得企业有强大的动力去获取用户信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部分企业来说,获取用户信息的成本已经趋近于零,难免会出现很多抵挡不住诱惑的企业和个人。

“现在的App基本上都是免费下载,获取利益则在消费者使用之时,比如频繁弹窗引导用户跳转其他页面,可能就是为了获得流量收益和广告收益。还有收集通讯录、地理位置信息等,可以完善用户画像,进行精准营销。

App抓取消费者手机通讯录后,会将通讯录上所有人的电话、姓名、地址等信息汇聚形成一个用户数据库,借此给用户精准‘画像’。同时获取位置信息等,可以很清楚地知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大体的行程等。当这些数据综合起来,消费者的种种隐私就暴露无疑,商家就通过推送广告等获取收益。

“不接受即离开”强制接受格式合同专家:应加大对全链条处罚力度

部分App对用户个人信息的违规收集,具有已征得用户同意这一“合法理由”。而且,此类App的个人信息条款都采用“不接受即离开”的设计模式,用户不勾选“同意”便无法使用该款App。在他看来,此类App的个人信息收集行为虽然以格式合同的方式得到了用户的同意,但“同意”往往是表象。

大多数用户在勾选‘同意’前,并不会仔细阅读格式条款,即便阅读了,也无从提供质疑。更重要的是,用户往往没有意识到,某类个人信息在进行大数据分析之后,会引发怎样的严重后果。

专家建议,对于违规的App,除了下架,还应加大对商家、平台和开发企业的处罚力度。公开曝光、约谈、下架等处罚措施仍不足以震慑商家。对商家而言,下架一款App,它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又推出n个类似App。

对于违规商家应该加大处罚力度,提高其违法成本,同时也要对上架该App的平台进行处罚,对开发该App的软件企业处罚。让链条上的所有人都知道,违规的后果很严重。

如何防止个人信息遭App泄露

1.从规范的应用市场下载经过安全检测的App;

2.App安装过程中,仔细阅读隐私条款,限制App获取不必要权限;

3.注册App账号时,非必要的个人隐私不提供或简化提供;

4.使用中,可在App“设置”中关闭不必要的权限;

5.在后台驻留着的App要及时关闭;

6.及时清理手机和电脑中的个人隐私,例如身份证照片、银行卡密码等;

7.防范钓鱼网站和短信息,不要点击可疑链接;

8.不下载来路不明的软件,避免手机和电脑被植入木马而导致信息泄露;

9.发现个人隐私被泄露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10.发现App存在违规行为时,及时向网信部门举报。

来源丨工信微报 、新华网、经济导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