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月,

季女士在杭州萬象城LV專櫃

買了一雙閃亮的平底涼拖,

花了8000多塊錢。

8千多LV拖鞋一週掉色,穿奢侈品不是用來走路的?

然而季女士表示,

穿了不到十天,

閃亮的“拖孩”就掉色了。

記者看到鞋底接觸腳面的部分已經露出白色,

連LV的logo也模糊了。

季女士認爲這奢侈品的質量

還不如幾十塊的拖鞋。

不少網友表示,

和奢侈品講質量,

認真你就輸了

早在2019年,

LV掉色這事兒就藏不住了。

據媒體報道,

當時杭州的王先生先後購買了兩隻LV手包,

本以爲花了大價錢能買個質量好的包,

卻沒想到兩隻“萬元包”

均出現褪色、掉漆等問題,

而到專賣店更換之後還會出現上述現象。

LV上海總部給王先生的解釋讓他匪夷所思,

對方希望王先生少穿白色襯衣,

多穿黑衣服,

就看不出掉色了。

至於手柄掉漆是水土問題中國溼度太大……

其實奢侈品店鋪的差評區

長期有喫瓜羣衆圍觀。

一雙售價6000元左右的Gucci鞋,

穿了一天就開膠。

還是Gucci,

一把售價過萬元的雨傘,

淋不得雨。

根據官網描述,

它只能用來遮陽或者裝飾。

這年頭,

買奢侈品都得供着,

至於質量、耐用啥的,

根本不敢想。

俗話說,

“一分錢一分貨”,

怎麼到了奢侈品這裏就成了

“十分錢一分貨”?

奢侈品牌真的就應該“不堪一用”?

甚至拉胯的質量

還成了判別是否是正品的“真理”?

奢侈品之所以昂貴,

是因爲其蘊藏了寶貴的工匠精神——

推陳出新的設計與精益求精的品質。

試想,

如果1854年的LV如近日曝光的新聞那樣,

動輒出現掉色等質量問題,

這個初創品牌該如何在巴黎嶄露頭角?

一雙八千多的拖鞋也是拖鞋,

它應當具有鞋子最基本的使用功能,

如果奢侈品最終成了必須“腳不沾地”的擺設,

想必消費者也終將“用腳投票”,

不再爲缺失了品質的品牌付出溢價。

奢侈品不是買回家瞻仰和供奉的,

而是拿來享用的。

比起慣着它們,

我們不應該更在乎自己的腳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