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周頔

6月6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舉行的“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 建設科技強國”發佈會上,有媒體提問:最近國務院宣佈提振經濟的措施,突出了對科技行業的激勵。請問,在新冠肺炎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中,哪一個科技產業能夠扮演最大的角色?這一系列激勵是否也意味着去年對科技行業的監管限制有所放鬆?

對此,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表示,科技在經濟產業發展順利的時候發揮重要作用,在經濟產業發展遇到問題或者挑戰的時候,科技也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在這方面,對於哪一類領域,或者哪一個學科的成就能夠對經濟發展提供更大支撐或者解決更大的問題,實際上從科學本身來講,各學科之間是相互交叉的,真正形成經濟活動、產業規模、產品形態,需要不同學科、不同領域有機結合,才能夠支撐整個經濟的發展。就經濟領域或者產業領域來講,也是多個經濟或者產業領域共同發力。當然,各個產業結構不一定相同,有的會佔比高一些,有的佔比低一些,背後的結構上還有更深層原因,要用系統論的方法和思維來看待如何推動經濟發展中的科技要素。

對於科技方面的約束或者監管,王志剛表示,實際上任何一個政府的管理都是激勵和約束兩個方面,沒有單方面的激勵也沒有單方面的約束,而是該激勵的時候激勵,該約束的時候約束。最重要的是,要看它對經濟社會發展正向效益到底有多大,是否符合科技的規律,符合企業發展的規律,符合法律政策,任何國家都是如此。我國更多地是把激勵放在更重要的位置,相信企業家、企業能夠規範發展企業的同時,對整個經濟社會、民生等方面作出更多積極正向的貢獻,這是最主要的標準。在這個標準下,剩下就是因時因勢來調整,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對象、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調節方式,從而作出正確的選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