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疊加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影響下,古鎮燈飾產業遍地黃金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活下去”成爲今年的新主題。

1997年出生的陳海濤開着他那輛藍色保時捷,嫺熟且快速地穿梭在古鎮鎮大大小小的燈配城間,在這些門市中,每一家都可能是他的供應商。

位於廣東省中山市的古鎮,有着“中國燈飾之都”的稱號,並佔據全國燈飾產業70%的份額。在經歷了疫情衝擊、海內外需求銳減後,小鎮已稍顯疲態,原先只容得下摩托車、電動車來往的擁擠街道,現在已經允許小轎車在這裏肆意出行了。

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的過程中,陳海濤這位年輕的燈具廠老闆感嘆,在以往熱鬧時,燈配城中,隨便一個騎摩托車拿貨的人,都可能是身家過千萬元的老闆。如今,燈配城的店鋪依舊開得密密麻麻,但多數門庭冷落,少了曾經那份熙熙攘攘。

古鎮位於中山市西北面,是中山、江門、佛山三市的交會處。小鎮的總面積僅47.8平方公里,但從本地成長起來的燈飾產業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已形成國內最大的燈飾專業生產基地和批發市場,產品遠銷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燈飾產業產值更曾一度貢獻了全鎮70%以上的GDP。

此外,古鎮常住人口僅23萬,但市場主體總量已超過5.6萬戶,其中經營範圍包含“燈飾”的工商戶總量約2.4萬戶,意味着每四人中便可能有一位老闆。無數從外地慕名而來的創業者,願意稱其爲“創業天堂”,小鎮更在數十年間造就了無數個創富神話。上市公司歐普照明(603515.SH)便是從這裏發家,早在2005年就在古鎮建設歐普照明中山工業園;燈飾行業龍頭企業華藝照明是冬奧會和環球影城部分園區的重要照明供應商。

但如今,由於傳統老套的線下獲客模式、無技術含量的組裝生產、同質化產品遍地開花等因素,“燈都”也遇到了瓶頸。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向第一財經分析,包括古鎮在內的中山幾大街鎮都面臨一個共同的問題,在改革開放之初,鄉鎮企業做到一定規模之後,很多沒有得到很好的轉型升級,最後落後於時代發展。

在疫情疊加全球經濟下行的雙重影響下,遍地黃金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活下去”成爲今年的新主題。

古鎮的沉浮史猶如一面中國區域發展的鏡像,既要克服產業升級轉型的歷史之困,又要直面當下疫情等現實因素的衝擊。難,但也不得不迎難而上。

燈市沉浮

2017年,早早離開學校的陳海濤追隨父親的腳步來到古鎮,和父親從事的出售燈飾配件不同,他更看好燈具市場。

陳海濤的客戶幾乎都比他年紀大,但在對市場的把握上,他不乏老練和魄力。初到古鎮時,陳海濤從線上做起,一人扛起了燈具組裝、銷售和售後整個鏈條。2019年,陳海濤成立了中山市禾揚照明有限公司,也是這一年,公司利潤能佔總銷售額的20%左右,公司人最多時有180人。

但陳海濤沒趕上古鎮最輝煌的時期。

40多年前,古鎮只是一個到處都是桑基魚塘的農業小鎮。1982年,有人從香港帶回了兩盞壁燈,古鎮農民按照燈的樣子依葫蘆畫瓢,做出了第一盞真正意義上的商品燈,這一年是古鎮做燈的開端。到1995年,政府確定把發展燈飾產業作爲古鎮的支柱產業,創辦燈飾企業的熱潮便在古鎮掀起。

古鎮燈飾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轉折點是1999年10月15日,古鎮頂着各種壓力舉辦了中山市有史以來的第一次國際性展覽會——首屆中國(古鎮)國際燈飾博覽會。當時的古鎮,交通不便,基礎設施落後,甚至沒有幾家像樣的賓館,因此第一屆燈博會就是在“燈飾一條街”(新興大道)搭建的展棚,很多燈更是直接掛在樹上。不過,就是這樣一個樸素的展會,讓這個小鎮的燈飾走進了全國的視野。

2002年11月,第二屆燈博會開幕,古鎮獲得了“中國燈飾之都”的牌匾,新啓用的古鎮燈飾廣場高朋滿座。後來,燈博會從一年一展到一年兩展,並開啓了燈博會聯合燈飾賣場的展店聯動模式。

2004年,古鎮燈飾業的總產值達到76.52億元,佔全鎮生產總值的75%。

緊接着,高鐵站、星級酒店、後來被評爲4A和3A級景區的燈飾城等都在幾年時間裏拔地而起,古鎮也成爲了中國首批特色小鎮。

中山市燈飾照明行業協會會長崔福纔回憶道,早些年的時候,每到燈博會舉辦的日子,整個古鎮所有的酒店都爆滿,很多人只能住到隔壁小欖鎮或者江門市的酒店,小鎮熱鬧非凡。

胡剛對第一財經稱,燈具行業在初期發展階段時,其生產工藝和外觀設計的技術含量不高,只要能生產出燈具產品,就會被社會需要。改革開放初期,古鎮在燈飾製造方面走得比較早,通過舉辦線下會展等方式,聚集了一批燈飾企業,也帶動了整個產業鏈條在此發展,很早就形成了燈飾之都。

古鎮的經濟也由此得到了飛速發展,在20世紀90年代以及21世紀初,其經濟總量曾穩居中山市第一梯隊。古鎮的繁榮,也蔓延至周邊地區。古鎮全域面積並不大,但隨着產業發展拉動經濟增長以及商業地產的開發,古鎮的地價不斷上升,一衆在這裏孕育成長的小微企業開始往周邊地區外溢,最終呈現了包括周邊橫欄鎮、小欖鎮、江門、佛山等區域在內的千億級燈飾照明產業集羣,其中橫欄鎮在2015年獲評“中國照明燈飾製造基地”。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截至2020年11月1日,古鎮常住人口爲230405人,佔全市人口比重從2010年的4.72%提升至5.22%,十年人口增加了82965人。而在中山市24個鄉鎮(街道)中,人口增加較多的5個鄉鎮(街道)還包括了鄰近的小欖鎮和橫欄鎮,分別增加198100人和97387人。

崔福才表示:“古鎮逐漸形成了燈飾照明商貿基地、世界級的燈飾賣場、十里燈街,但由於近幾年電商衝擊、疫情因素,店面人流量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導致古鎮的燈飾產業發展落到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疫情影響了古鎮幾大熱門賣場的人流量。古鎮的華藝廣場和星光聯盟是4A和3A級景區,各大燈飾品牌在此設立門店,燈飾城內裝修雅緻、燈飾琳琅,夜間的燈光秀、演藝一度使之成爲遊客打卡勝地。但在疫情後的這幾年裏,燈飾城幾乎門可羅雀,少數樓層的店鋪已被圍擋,正在重新裝修。

隨着其他鎮街的崛起和發展,以及古鎮燈飾產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加大,古鎮經濟發展受到一定影響。2002年,古鎮GDP爲21.85億元,僅次於火炬區和小欖鎮,位居第三;2010年古鎮在全市排名跌出前五,GDP爲87.65億元,排名全市第六;2021年,古鎮GDP達到137.3億元,同比增長9%,排在全市第11位。

究其排名掉隊的原因,胡剛分析,燈具產業發展到現在,科技含量越來越高,對燈具外形要求也越來越多變,但古鎮在科技、文化和藝術方面,人才稀缺,沒有緊跟時代發展的需要,較多停留在重複的低水平復制層面上。與此同時,長三角地區的燈具技術含量和設計水平逐漸趕超珠三角,古鎮的燈飾產業發展遭遇瓶頸。

胡剛表示,燈飾產業對當地經濟貢獻的優勢逐漸沒有那麼明顯,也導致古鎮在整個中山的GDP排名落後。加上近幾年,古鎮處於企業家新老更替之際,高知年輕人才留在古鎮創業的很少,這也使得燈飾產業迭代升級速度變慢。

今年訂單腰斬

“今年的日子更不好過了。”陳海濤說。

走在古鎮最熱鬧的幾大燈配城中,仍可以看到招租廣告。一些商業街或老燈飾城則更冷清,紅通通的“招租”二字貼在不少店鋪大門上,透過門窗,店主搬離後的空蕩清晰可見。

據中山市燈飾照明行業協會調研瞭解,現在企業面臨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訂單減少,業務普遍下滑,有的下滑達50%~60%。一般來說,春季和秋季是燈飾行業的旺季,5月之前接到的訂單一般可供生產到8~9月,再迎來第二個旺季。但今年由於疫情,燈博會延期舉辦,客商們無法來選品訂貨,再加不少地方的物流因疫情受到諸多限制,所以很多企業的訂單都提前生產完成。

華藝燈飾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供應鏈管理中心總經理蘇柱堅對第一財經表示,今年3月之前整體經濟形勢還可以,3月中下旬開始急轉直下,每個月的壓力都在加大。變化比較明顯的是to C業務,從量的層面來看,3月和4月的銷售同比去年是下滑的;而從價格來看,平臺數據顯示便宜的產品流量還能穩住,但貴的產品就比較喫力了,總體來說,量價都受到了一定的影響。

蘇柱堅認爲,企業面臨的這種艱難局面是多重因素疊加的結果:一是受今年以來本土疫情的影響;二是外部經濟環境更加複雜多變,不確定性加大;三是燈飾照明行業,尤其是古鎮燈飾產業帶,近幾年轉型升級壓力大,小型廠家過多,產品嚴重過剩。

“現在行業基本上處於一個比較低谷的階段。”崔福才告訴第一財經,這三年疫情對各行各業的影響都非常大,對古鎮燈飾產業而言,一方面燈飾賣場的人流少了,很多燈飾賣場可能幾天都沒有上門客戶,客流量不大對古鎮企業的生產銷售也會有影響,疊加行業洗牌,有的企業會選擇轉型或者縮小規模。

對小廠的影響更是如此。陳海濤表示,目前廠內員工僅剩80人左右,工人減少了一大半,當日訂單基本當日做完,倉庫的備貨也是滿滿當當的。

“往年招工難,招聘廣告一貼出,不久就會被別家的招聘廣告覆蓋。今年情形完全不一樣,廣告欄都是零星幾張招聘通知,工人主動找上門來。”陳海濤說。

行業加速洗牌

在古鎮這片創業沃土上,遍地都是老闆。

崔福才表示,古鎮做燈的小微企業非常多,一方面迎合了大衆創業、萬衆創新的時代發展潮流,拉動經濟發展的同時解決就業問題,但另一方面,也因爲過於密集造成競爭加劇、內耗嚴重。

專科畢業的航力2021年初來到古鎮,抱着創業“做大做強”的心態而來,但迄今還在溫飽線上掙扎。“抄襲、組裝、劣質……這一套賺熱錢的方法已經不那麼適用了。”航力表示,“同質化的產品太多了,國內和國外市場的購買力已經大不如前,一旦有好賣的產品,內部‘價格戰’便開始了,直到最後沒利潤可賺,這款產品便退出了市場。”

陳海濤也表示,2019年時,企業利潤率還有20%,2020年降到15%左右,2021年在10%左右,而今年預計只有3%~5%。利潤率持續下降原因何在?他說:“燈具的成本上漲厲害,但銷量卻減少了。”

古鎮鎮鎮長阮志力在2021年上半年工作報告中提到,雖然經過四十年的發展,古鎮的經濟體量還是偏小,產業平臺支撐力有限,億元以上龍頭企業匱乏,規上企業不多,以中小企業爲主的發展格局未能突破。

“燈飾照明行業有一定的特殊性,這是一個很寬泛的行業,所有發光的東西都可以是照明,所以有很多細分品類,但是目前行業前十的企業營收佔整個市場份額可能還不到5%,行業集中度還是比較低。”蘇柱堅說。

由於小微企業衆多,一方面形成百花齊放的局面,尤其在外觀的設計和開發上;另一方面,從製造端看,古鎮的產業帶處於底層基礎,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多數企業的專利意識較弱,核心技術不強。

蘇柱堅認爲,行業現在進入了行業重構、迴歸本質的階段,以前的野蠻發展是不可持續的,也是階段性的,經過這幾年的苦日子,行業在逐步迴歸理性,接下來會優勝劣汰,電器行業經歷過的大洗牌會在燈飾照明行業重演一次。

何以應對

短期內,古鎮的燈飾企業在生產經營方面或將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如何更好地活下去成爲擺在面前的重要議題。

華藝照明作爲龍頭企業,兼顧國內和國外市場,業務佔比分別爲75%和25%。面對複雜多變的市場環境,華藝照明對國內外的發展策略進行了調整。

對國內市場,蘇柱堅表示,一是針對年輕人新消費的趨勢做一些產品和渠道上的升級;二是配合新基建做一些工程項目,去年就完成了北京環球影城等項目的燈具生產及供應;三是繼續下沉到四五線城市,同時進一步優化產品性價比;四是更多去切入後裝性、軟裝性、功能性的產品,逐漸脫離對家居建材的依賴。

而對國外市場,一是多承接一些與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相契合的項目;二是對出口市場微調,除歐美市場外,多佈局東南亞地區;三是在跨境電商方面持續發力。

不過,蘇柱堅也表示:“現在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比較大,導致很難做一些比較長遠的決策,現階段我們的投入肯定是偏保守的,儘量減少不確定的投入,對未來市場的發展比較謹慎。”

在此背景之下,對於古鎮企業應如何抗壓前行,蘇柱堅表示,首先,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銷售,一定要堅持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其次,一定要有原創,這是行業發展的長久動力;再者,建立好穩固的銷售渠道;最後,需要建立數字化能力。“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應該是一個組合拳,是多種能力的結合,這樣才能形成門檻,不易被複制,光是產品原創或者品牌力已經不足夠了。”蘇柱堅說道。

崔福才建議,企業首先是要開源節流,保存實力,在低成本投入的前提下去擴大;其次要密切留意政府出臺的紓困政策,當下很多企業需要轉變和調整思維,在特殊時期,要關注政策、瞭解政策,藉助政府的政策和正確引導來快速渡過難關。

古鎮燈飾產業如何才能長久發展?崔福才認爲,本土企業要逐漸實現轉型升級,“產銷分離”是未來產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崔福才補充道,由於大部分古鎮的燈飾企業規模都不大,在傳統的前店後廠模式下,企業多數產銷結合。但在如今的新形勢下,前店的作用減弱,需要去開拓更多渠道獲客,產銷結合的成本更高了,也更難兼顧。因此,企業要根據自己的能力和特長找準定位,往專業化方向發展,重心在產的,就要把生產製造、產品品質做到極致;重心在銷的,就要構建多渠道的銷售能力,包括跨境電商、直播帶貨等。

“擁抱發展潮流很重要。”崔福才說,現在直播帶貨很火,古鎮這麼多裝修華麗的燈飾賣場,在疫情後人流驟減,商戶可以考慮直接把店鋪作爲直播間,也是增加曝光度的一種途徑,但目前做直播的商戶還很少,很多企業覺得燈的消費頻率低,所以對直播帶貨比較謹慎,動力不足。同時,還要着重於線上展會、新技術的植入、積極參與行業相關產品的標準制定。

胡剛表示,古鎮名聲早已在外,加快古鎮經濟發展,需要當地政府多給民營企業一些政策支持,引進專業人才和藝術設計人才,改善城市生活環境,特別是加快低效產業園區改造。

胡剛建議,以燈具行業爲製造業基礎,衍生出的生產性服務業必須緊緊跟上,其中包括金融、科技和文化藝術等。再過幾年深中通道通車,整個中山的外部交通環境將逐步改善,要努力加強與深圳的聯繫,加快燈具產業轉型升級,研發高科技產品。

對新一輪產業規劃,古鎮已有了比較明確的發展方向。古鎮鎮黨委書記匡志在今年2月的一場黨委會上表示,從設計、生產、銷售三大主要環節發力。設計上要做大做強古鎮的原創設計平臺,強化設計引領;生產上要持續推動製造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推動燈飾照明產業集羣數字化轉型試點建設;銷售上要注重商業模式的創新,緊貼信息時代,拓展營銷網絡,打造古鎮燈飾集團,同時也專注發展國際一流的燈飾專業會展,擴大會展經濟效應,提升燈都產業競爭力。

推動村鎮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是這幾年的重頭戲。今年初,古鎮立下目標,力爭年內完成五個村共500畝低效工業園的拆除任務。截至目前,五個“工改”項目已全部動工,並將於6月底提前完成拆除任務。同時,還加快了重大產業平臺建設,比如,中山西部產業園燈都智造基地正在推進中。

2021年,古鎮GDP爲137.3億元,阮志力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力爭到2025年全鎮GDP達300億元;到2025年實現全面重返中山第一梯隊目標。要實現GDP翻番,古鎮燈飾產業還大有作爲。

“燈具是人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隨着生活水平提高、經濟發展,社會對各種燈具的需求會越來越廣,整個燈飾照明行業的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關鍵是要抓住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快速推進產業數字化改造。”胡剛說。

(應受訪者要求,航力爲化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