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合肥日報

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成果公佈

2023年營收6121.9億元

本報訊 5月20日,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新聞發佈會上獲悉,2021、2022年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營收連續突破3000億元和4000億元臺階,2023年達到6121.9億元、實現兩年翻番,其中光伏製造業營收超2900億元、躍居全國第3位,產業發展優勢持續增強,在全國產業佈局中的地位和作用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安徽招大引強,重大項目接連落地,2023年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落地項目1350個,總投資額1.19萬億元,產業投資規模連續兩年位列十大新興產業之首。此外,我省還積極進行境外招引,赴日本、愛爾蘭等開展海外招引,簽署總投資56億元的合作協議。

產業發展離不開科技助力。我省堅定不移走“科創+產業”的路子,佈局建設高能級創新平臺,擁有國家級平臺13家、省級平臺364家。健全“揭榜掛帥”等機制,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湧現出一批標誌性引領性自主創新成果,如異質結組件最高功率連續三次刷新世界紀錄、單結鈣鈦礦電池穩態效率實現26.1%創世界紀錄等。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轉化,舉辦產學研用對接會,24家企業與科研院所簽約,13項科研成果獲得推廣應用;推動科技場景要素對接,發佈首批產業應用場景28個、場景解決方案68個。

在全省科技創新平臺體系重塑過程中,我省對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領域予以傾斜支持,新建實驗室、產業研究院、企業研發中心等省級創新平臺20家,有效集聚了人才、設備等各類產業創新資源。

與此同時,不斷進行科技攻關,2023年,支持領軍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高校院所實施重大科技計劃項目57個。爲助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應用,我省建設一批省級衆創空間和科技企業孵化器,建立了規模150億元的天使基金羣和風險資金池。2023年,全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領域企業吸納技術合同成交額突破600億元。

爲進一步推動產業發展,我省將明確產業重點佈局的園區,着力培育一批氫能、光伏設備製造、新能源材料、資源循環利用等特色園區,開展標誌性項目和專精特新企業招引。同時,開展重點領域前沿技術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發攻關,突破鈣鈦礦疊層、碲化鎘、長時儲能、液流電池、飛輪儲能、氫能等一批覈心技術,形成一批標誌性成果。

在“雙招雙引”過程中,我省將突出綠色招引,鏈式招引、基金招引、平臺招引和聯合招引,着力打造綠色產業鏈,引導企業研製“三首”產品,加大關鍵配套項目招引,構建富有韌性的產業鏈供應鏈體系。(記者 張夢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