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經記者 範芊芊    每經編輯 張海妮    

時隔七個月,ST新研(300159,SZ,以下簡稱新研股份)因涉嫌信披違規被立案調查的結果出爐。今日(6月10日)一開盤,新研股份股價應聲下跌,截至收盤股價報1.88元/股,下跌12.56%,總市值爲28.02億元。

6月9日晚,公司公告披露收到了證監會出具的《行政處罰及市場禁入事先告知書》。事先告知書顯示,子公司四川明日宇航工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明日宇航)涉嫌連續五年實施財務造假,虛增營收超33億元。

去年9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曾刊發近萬字深度調查報道《旗下公司前高管曾是主要客戶股東……每經調查深扒新研股份七大商業疑雲》,其中深挖新研股份背後的商業疑雲。此後,公司被立案調查。 

連續五年財務造假,虛增營收超33億

告知書顯示,2015年度至2019年度,新研股份虛增營業收入33.47億元,各年度虛增營收金額分別佔當期披露金額的25.05%、45.50%、63.34%、47.07%和9.71%,虛增利潤總額13.11億元,各年度虛增利潤總額分別佔當期披露金額的50.69%、136.67%、118.24%、90.66%和6.77%。

在五年的時間內,新研股份涉嫌存在虛假記載的內容包括虛構銷售業務、提前確認收入、衝回虛構業務壞賬準備、虛增固定資產及固定資產折舊、多計提專項儲備、虛增無形資產及無形資產攤銷、多計壞賬準備。

參與新研股份虛構銷售業務的客戶衆多,包括北京北方光電有限公司、北京航天新風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航天易聯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市華科機電高技術實業公司、北京星航機電裝備有限公司等超50家企業。

新研股份財務造假的實施主體是明日宇航,它是新研股份於2015年斥資36億元收購而來的子公司,2015年11月1日被納入新研股份的合併報表範圍。

收購明日宇航之前,新研股份的主業是農機。2015年收購明日宇航後,新研股份擁有“航空+農機”雙主業,被市場打上“軍工概念”的標籤。此前的財報顯示,從2016年開始,新研股份軍工業務收入佔比逐漸提高,到2020年已達到近六成。但在業績承諾期的2015年~2017年,明日宇航以100.1%的完成度踩線完成業績承諾。業績承諾期過後,明日宇航業績即持續下滑。

子公司時任董事長決策、領導、實施財務造假 

新研股份“爆雷”早有預兆,公司2020年年報就被審計機構出具了保留意見的審計報告。審計機構對明日宇航54家客戶實施了函證程序,涉及應收賬款餘額20.4億元;收到其中8家客戶的回函,確認金額爲3755.45萬元,回函比例爲1.84%。即便截至2021年4月20日,才共計回款5260.56萬元,回款比例僅爲2.46%。

爲此,去年9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對公司進行了深度調查,並刊發了近萬字深度調查報道《旗下公司前高管曾是主要客戶股東……每經調查深扒新研股份七大商業疑雲》。記者調查發現,新研股份及其子公司明日宇航和部分供應商、客戶存在“說不清道不明”的潛在聯繫:孫公司前高管是大客戶前股東和監事、供應商與子公司同爲被執行人、客戶及供應商穿透股東出現重名等。

就在每日經濟新聞發佈調查報道的兩個月後,新研股份被立案調查。

此次的告知書顯示,明日宇航時任董事長韓華決策、領導、實施了明日宇航在2015年至2019年4月期間的全部財務造假行爲。作爲時任董事,韓華還參與了新研股份2015年至2019年年報審閱,明知年報存在虛假記載,仍然簽字表決通過。證監會擬決定對其處以300萬元罰款,並採取10年市場禁入措施。

此外,其他參與虛假記載行爲的高管也被證監會擬決定採取罰款措施,包括新研股份時任董事長周衛華,時任董事楊立軍,時任財務總監李繼蘭,現任董事長方德松;明日宇航時任副總經理張舜,現任副總經理劉佳春、胡鑫、王少雄,時任財務總監匡理鵬。張舜和匡理鵬因情節嚴重還被證監會擬決定分別採取5年市場禁入措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