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人民銀行公佈5月金融數據和社會融資統計數據。數據顯示,5月份當月人民幣貸款增速、社融規模增量顯著回升。

數據顯示,5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89萬億元,遠高於4月的6454億元,同比多增3920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爲2.79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億元。另一方面,5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11.1%,增速創今年以來新高。

專家指出,5月金融數據表明寬貨幣向寬信用傳導效果顯現,但在新增信貸和社融增量得到改善的同時,也要看到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增長不夠理想,實體經濟融資需求仍有待改善。接下來,要進一步落實好穩經濟一攬子政策舉措,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優化信貸結構,着力推動中長期信貸增長。

金融數據超預期,結構仍待改善

儘管市場早已對5月金融數據的回升形成一致看法,但5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與社會融資規模增量仍雙雙超出了市場預期,分別達到1.89萬億元和2.79萬億元。多位專家一致認爲,新增信貸社融的改善反映出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服務力度在加大。

從5月新增信貸的結構看,住戶與企業新增貸款間出現反差。一方面,住戶貸款增加2888億元,同比少增3344億元。另一方面,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了1.53萬億元,同比多增7291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2642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551億元,票據融資增加7129億元。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認爲,在新增貸款總量大幅改善的同時,5月信貸結構依然偏弱,體現在企業短貸和票據融資表現強勢,企業和居民中長期貸款同比則延續少增。這也表明,5月實體經濟內生融資需求依然較弱。不過,5月居民短貸環比多增3696億,同比小幅多增34億,表明當前居民消費在修復,但修復力度偏弱。

而對於5月票據融資的表現,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認爲,因票據貼現科目在信貸增長總量中佔比高就認定5月信貸的“質量不高”的看法值得商榷。事實上,票據貼現規模時常具有先導性。中長期貸款的審批週期和相應項目的決策週期均較長,其增長趨勢滯後於貨幣政策的變化。與此相比,票據融資的靈活性要高許多,本階段票據融資的快速增長常預示着下一階段信貸增速的提高。

專項債支撐社融增長

從5月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的細分項目看,社融的多增主要在於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以及政府債券淨融資,分別同比多增3936億元和3881億元。

王青對此表示,由於財政部要求今年新增專項債須於6月底前“基本發完”,5月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再度加快,帶動當月政府債券融資的增長。

中泰證券研究所政策組負責人、首席分析師楊暢還指出,專項債在拉動社融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而由於專項債在基建投資中具有一定比例,反映了對基建的資金支持,伴隨着人員流動的逐步修復,基建項目的實際進展有望提速。

其他細分項還顯示,5月份委託貸款減少132億元,同比少減276億元;信託貸款減少619億元,同比少減676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068億元,同比多減142億元;企業債券融資淨減少108億元,同比少減969億元;

王青指出,5月企業債券融資負增108億屬於季節性現象——由於4月30日爲年報發佈最後期限,若5月發行信用債需要更新上年年報信息,會影響發行進度。5月表外票據融資延續負增,環比雖少減1489億,但同比仍多減142億。5月企業以商業票據應對往來款項支付的規模依然很高,表明疫情衝擊後企業現金流仍然普遍喫緊。最後,去年底資管新規過渡期延長期到期後,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壓降效應緩解,5月這兩項同比分別少減276億和676億,對新增社融的拖累效應減輕。

M2再提速,金融服務實體還需加力

數據顯示,5月末廣義貨幣(M2)餘額252.7萬億元,同比增長11.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6個和2.8個百分點。

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指出,5月M2同比11.1%的漲幅與2020年疫情嚴重衝擊時期的最高增速持平。M2創近期新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一是當前流動性水平相對充裕,央行4月25日降準,上繳結存利潤,釋放長期資金。二是銀行加大信貸投放力度,5月人民幣貸款同比多增3920億元,加大了信貸派生力度。同時,當前財政支出加快,本月財政存款新增5592億元,同比少增3665億元,相當於降低了貨幣回籠力度。此外,去年同期的較低基數也對本月M2增長形成一定貢獻。

不同於M2同比再提速,5月末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4.6%,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5個和1.5個百分點。

王青表示,M1增速繼續處於明顯低位,與樓市熱度尚未回暖直接相關,同時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依然突出,企業經營和投資活動也有待進一步修復。

溫彬認爲,下一階段,要進一步落實好一攬子穩增長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優化信貸結構,着力推動中長期信貸增長,加快改善預期,提振信心,促進經濟儘快企穩回升,運行在合理區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