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已進入畢業季,正是高校畢業生就業的關鍵階段。2022屆高校畢業生規模達到1076萬,首次突破千萬。《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疫情影響下求職招聘受限、人才市場有效需求減少,多項因素增加了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

如何破解就業難點、堵點問題,確保大學生就業有“率”有“質”?目前,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三支一扶”計劃都在緊鑼密鼓推進中。與此同時,不少地方多措並舉挖掘崗位資源、千方百計搭建招聘渠道、做實做細就業指導服務,促進高校畢業生有業擇、擇好業。

搶抓關鍵期

多舉措穩崗拓崗

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面臨較大壓力。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分析稱,2022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規模和增量均爲歷史之最。部分地方疫情導致高校畢業生外出求職、用人單位進校招聘受到限制。各地各高校普遍反映人才市場有效需求減少。此外,“就業難”與“招人難”並存。一些畢業生“慢就業”現象有增多趨勢。

如何搶抓畢業生求職關鍵期,多措並舉開拓就業渠道?有關部門密集啓動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等,鼓勵企業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

教育部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已有2169所高校通過實地走訪、視頻會議等多種方式、拜訪5.8萬家用人單位,爲畢業生拓寬崗位達114.9萬個,實習崗位達44萬個。

四川西華大學招生與就業處副處長李紹軍說,該校開展“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走訪單位(或企業)130餘家,拓展了大量就業及實習崗位。

天津大學則以“雲走訪”形式推進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挖掘了豐富的崗位資源。“近一個月以來,學校已開展7場大型空中雙選會,累計1300餘家企業參與,提供了20萬餘個就業崗位。”天津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柳豐林說。

不少地方還拿出“真金白銀”穩崗擴崗。江西省對企業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勞動合同並參加失業保險的,按每人1500元標準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對應屆高校畢業生年底前辦理個體工商戶登記,從事個體經營業務穩定經營滿6個月、且未在其他渠道就業的,由當地財政一次性發放5000元至1萬元不等的就業創業補貼資金。

雲上招聘

千方百計搭渠道

“公司今年打算招1500人,通過政府搭建的平臺,企業招聘和應屆生求職需求實現了有效對接。”江西雙胞胎集團人力資源部招聘經理鄒勇平說,已經有不少同學前來諮詢崗位具體情況,他們正緊張地安排面試時間。江西共青城市近日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提供4萬多個崗位。應聘畢業生梁濤感嘆,可以不用到處搜尋就業信息,而是像“進超市”一樣選擇就業崗位。

成都正在啓動“百日萬企”系列招聘活動,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和供需對接活動。“前期我們已舉辦線上線下招聘、直播帶崗等服務活動285場,涵蓋66所高校,服務在校生30.9萬人,6月還將走進18所高校開展進校園專題活動。”成都市就業局副局長蘭琦說。

記者從人社部獲悉,6月6日至12日,人社部百日千萬網絡招聘專項行動推出信息科技、電競遊戲、電力新能源、生活服務、房產建築、生物醫藥6個行業專場招聘,共有3000家用人單位提供4.1萬個崗位。

暖招實招

精準服務提能力

“感覺自己的簡歷很普通,對未來的就業方向也很迷茫,很擔心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江西農業大學國土資源與環境學院環境科學專業學生汪彤曾向學院黨委副書記馬慧琴傾訴。爲了讓汪彤及其他畢業生消除就業焦慮心態,儘快實現就業,江西農業大學堅持動態化調研,加強調查摸底,做到“一生一策”動態管理,全程跟蹤指導。最終,汪彤收到東如春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貝源檢測公司等多家企業的錄用信。

強化不斷線就業服務和職業技能培訓;支持畢業生到企業就業見習、創新創業;鼓勵畢業生多渠道靈活就業、從事新經濟領域……全力護航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各地“暖招”“實招”頻頻上線。

復旦大學全球科創人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姚凱表示,當前促高校畢業生就業措施長短相濟。短期舉措力度大、針對性強,有利於儘快穩住就業市場。長期措施覆蓋面廣,涉及職業技能提升、人才培養等環節。

工信部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主任單立坡表示,中小企業爲高校畢業生提供了廣闊的就業空間。要進一步將各項惠企培優政策落實到位,支持有競爭力的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增強就業吸引力。

智聯招聘董事長、CEO郭盛認爲,三四線城市與新興行業存在衆多就業機會,政府、企業、高校應從各自維度支持畢業生就業,共同幫助畢業生轉變擇業觀,把握新機遇以實現職業理想。(記者 班娟娟 熊家林 宋瑞 董小紅)

原標題:多方精準施策全力護航 畢業季大學生就業如何破堵點?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