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牌首日,中航電子主力資金淨流出11.65億元,中航機電主力資金淨流入9790.2萬元。

A股再度迎來“A喫A”的併購案例,這次還踩中了國企改革、軍工兩大概念。

6月10日,中航電子(600372.SH)公佈了關於換股吸收合併中航機電(002013.SZ)並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的預案方案。

6月13日,中航電子、中航機電覆牌,集合競價階段雙雙觸及漲停。開盤之後,中航機電全天封住漲停板,收報12.34元,總市值爲479億元;中航電子上午基本保持近10%的漲幅,但午後有所回落,漲幅一度降至2.5%,截至收盤上漲6.36%,收報21.91元,總市值爲422.47億元。

這個表現也讓股民頗感困惑。有股民在中航電子股吧表示,“開始激烈搶籌了,5個點的時候就有資金蠢蠢欲動了!重組只漲5個點?開什麼國際玩笑?”“重倉它,今天被套,真不懂,還以爲重組是利好,不知道這股票還能不能持有。”

對於這個股價走勢,華南某投資公司的投資總監對時代財經指出,中航機電是被吸收方,老股東有現金選擇權,一般情況下現金選擇權會比停牌前的收盤價格高,“老股東如果不同意合併,可以拿現金走人,相當於有兜底價格,股價不至於大跌,也對今天的漲停有所支撐”。

但是,上述投資總監認爲,中航電子的未來股價走勢或許不樂觀,“這次合併所披露的公告裏,中航工業集團並沒有提及將注入其他盈利資產,這將在合併完成後對公司股價形成不利影響。之前,廣州藥業吸收白雲山、長城電腦吸收長城信息也是僅有合併,但沒有注入盈利資產,合併後股價跌得非常慘。”

資金表現冰火兩重天

中航電子本次將以發行A股方式換股吸收合併中航機電,即中航電子向中航機電的換股股東發行A股股票,交換該等股東所持有的中航機電股票。

時代財經注意到,按照本次預案,換股吸收合併後,中航電子原股東中航科工的持股比例將從原來的39.43%降低至16.52%(以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上限測算),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機載公司)則從16.41%上升到25.96%。

機載公司則會將所持股份對應的對中航電子的表決權委託給中航科工。換言之,存續公司的控股股東仍爲中航科工,實控人仍爲中國航空工業集團。

吸收合併前,中航電子和中航機電分別爲國內航空電子系統、航空機電系統的龍頭企業。具體來說,中航電子的產品譜系覆蓋飛行控制系統、慣性導航系統、飛行航姿系統等;而中航機電的產品譜系則覆蓋航空電力系統、液壓系統、燃油系統、航空機電系統等。

此次吸收合併擬採用詢價的方式包括向中航科工、航空投資、中航沈飛、航空工業成飛在內的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50億元。

其中,中航科工擬認購的募集配套資金爲5億元,航空投資則爲3億元,中航沈飛和航空工業成飛均爲1.8億元。四家公司與本次交易的吸收方中航電子、被吸收方中航機電一樣,均屬於航空航空工業集團體系內。

6月13日,中航電子、中航機電在集合競價階段雙雙觸及漲停。但開盤之後,中航機電全天封住漲停板,收報12.34元,總市值爲479億元;中航電子則在盤中打開漲停板,截至收盤上漲6.36%,收報21.91元,總市值爲422.47億元。

從年內走勢來看,中航電子最高價爲22.7元,6月13日的收盤價21.91元是年內最高價的96%;而中航機電年內最高價則爲18.54元,同日收盤價12.34元僅爲年內最高價的66%。

而在主力資金流向上,中航電子與中航機電可謂“冰火兩重天”。

ifind數據顯示,截至6月13日收盤,中航電子主力資金淨流出11.65億元,淨流出額在滬深兩市中排名第一,佔當日成交金額的24.44%,佔流通市值的比例爲2.48%。

中航機電則主要是資金淨流入,主力資金淨流入9790.2萬元,近5日主力資金累計淨流入8630.49萬元,近30日累計淨流入6.61億元。

具體而言,中航電子的特大單買入爲19億元,佔全天交易資金的23%,其次爲中單買入爲13億元,佔比15%;中航機電特大單買入爲3.3億元,佔全天交易資金的49%,其次爲淨大單賣出1.9億元,佔比28%。

從業績來看,2022年一季度,中航機電營收同比上升10.31%至39.49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上升26.07%至2.66億元。2021年全年,中航機電同樣增收又增利,營收同比增長22.64%至149.92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18.27%至12.71億元。

中航電子業績同樣喜人,2022年一季度營收同比增加19.6%至23.46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加44.37%至2.01億元。2021年全年,中航電子營收同比增長12.5%至98.39億元,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26.6%至7.99億元。

踩中兩大概念

中航電子與中航機電的合併,不僅是A股“A喫A”的又一併購案例,還踩中了國企改革、軍工兩大概念。

天風證券指出,同海外航空機載系統企業相比,我國航空機載產業專業分類複雜、相關單位層級複雜、數量衆多、資源分散且缺少重點牽頭單位。

而此次合併後,中航電子將作爲機載集團主體上市平臺,未來核心優質資產的持續注入,將帶動公司在系統級供應能力持續升級,提升協同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券商在軍工研報中,均提到了2018年中航電子和中航機電與機載公司簽署的《股權託管協議》。根據該協議,兩家公司共託管了22家企事業單位,包括6家核心研究所。

這些單位或將成爲中航電子未來資產證券化的主體。浙商證券指出,中航工業集團在資本運作、國企改革等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有關核心院所面向市場化、創新化發展可能也率先而行,後期院所改制、院所注入等值得期待。

在國內九大國企軍工集團中,中航工業又是目前資產證券化最高的集團。自2015年以來,軍工集團下屬上市公司累計已有32家進行了重大資產重組,累計注入評估價值超1300億元;2021年,中航工業資產證券化率達到72%,排名九大軍工集團中的第一,中核集團、電子信息集團則以59%、56%位列其後。

中航工業集團早早把發展戰略定爲“羣狼戰術”,即在多個細分賽道打造龍頭上市平臺。過去7年,中航工業已持續把重要資產注入旗下上市公司。

2015年,中航高科(600862.SH)被注入標的中航復材100%股權、優才京航100%股權,優才百慕100%股權;2017年寶勝股份(600973.SH)被注入常州金源銅業有限公司51%股權;2017年,中航黑豹(現爲中航沈飛600760.SH)被注入沈飛集團100%股權;2021年中航飛機(現爲中航西飛000768.SZ)中航西飛被注入航空工業西飛、航空工業陝飛、航空工業天飛100%股權。

對於此次中航電子與中航機電的合併缺乏盈利資產注入,上述投資總監認爲或對中航電子的未來股價走勢形成壓力,“這次合併所披露的公告裏,中航工業集團並沒有提及將注入其他盈利資產,這將在合併完成後對公司股價形成不利影響。之前,廣州藥業吸收白雲山、長城電腦吸收長城信息也是僅有合併,但沒有注入盈利資產,合併後股價跌得非常慘。”

不過,2022年是國企改革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國企改革成效也將成爲關注焦點。2022年5月,國務院國資委黨委委員、副主任翁傑明就曾表示,要繼續加大優質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力度,集團公司要系統梳理未上市和已上市資源,逐步將現有未上市的優質資產有計劃地注入上市公司,必要的也可單獨上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