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評級“虛高”現象仍存 4家評級機構違約率發生倒掛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蔡越坤 2022年6月13日,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以下簡稱“交易商協會”)對2022年第一季度債券市場14家信用評級機構的業務發展情況、違約率有關情況、內部建設情況和自律管理動態進行了通報披露。

從上述通報情況看,債券評級“虛高”現象仍存。回顧2021年1年期平均累積違約率看,牽涉4家評級機構違約率發生倒掛的現象。

4家評級機構違約率倒掛

通報顯示,從各信用評級機構披露的2021年度1年期平均累積違約率來看,多數評級機構所給級別與債券違約率呈反向關係,但東方金誠所評AA級與AAA級、大公國際所評AA+級與AAA級、中誠信國際所評AA+級與AAA級,上海新世紀所評AA級、AA+級、AAA之間的違約率發生倒掛。

從機構間對比來看,各評級機構所評同一級別的違約率存在分化,其中,東方金誠所評AAA級違約率2.30%、大公國際所評AA級違約率1.18%、聯合資信所評AA-級違約率3.64%,高於其他機構。

此次交易商協會所通報評級機構包括:大公國際、東方金誠、中誠信國際、上海新世紀、中證鵬元、安融評級、標普(中國)、惠譽博華、聯合資信等機構。

在違約率倒掛的同時,2022年第一季度債券評級的承攬同比減少。

交易商協會披露,一季度,14家評級機構共承攬債券產品1879只,同比減少23.65%,環比減少26.57%;分機構看,中誠信國際的業務量佔比爲35.50%,聯合資信、上海新世紀、中證鵬元和東方金誠業務量佔比分別爲22.99%、13.41%、10.96%和10.16%,其餘各家評級機構業務量佔比均不足5%。此外,評級機構共承攬非金融企業類主體評級602家,金融企業等其他類主體評級78家,環比分別減少14%和39.53%。

此外,2022年第一季度債券評級無正面調整,負面調整同比增長。評級機構共對36家發行人進行了評級調整,同比增加2.86%;佔總存續家數的1%,同比增加0.01個百分點。分機構看,聯合資信、東方金誠調整家數較多,分別爲14家和6家,安融評級和遠東資信的調整家數佔其存續發行人家數比重較高,分別爲4.85%和1.3%。

另外,一季度,共有83家發行人更換評級機構,無新承做評級機構所給級別高於原級別的情況。

截至2022年3月31日,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共有939家發行人獲得兩個及以上評級機構出具的主體評級,佔存續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主體的26.19%;其中,143家發行人的評級結果不一致,不一致率爲15.22%,環比降低4.05個百分點。不一致的發行主體評級多相差1個子級,其中,中證鵬元和大公國際所評發行人主體級別高於其他機構的分別爲40家和39家,佔比達到14.81%和11.96%;聯合資信、東方金誠各23家,上海新世紀16家,佔比均在5%-8%之間。

評級機構加強內控管理

針對評級“虛高”,以及債券評級違約率的情況,央行等部門也曾發佈通知對評級機構作出要求。

2021年8月份,央行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銀保監會、證監會聯合發佈《關於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要求信用評級機構應當長期構建以違約率爲核心的評級質量驗證機制,制定實施方案,2022年底前建立並使用能夠實現合理區分度的評級方法體系,有效提升評級質量。

與此同時,評級機構也在不斷加強內控管理。

此次通報中,交易商協會表示,2022年一季度評級機構持續加強評級技術體系建設,強化內控管理。一季度,評級機構推進落實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關於促進債券市場信用評級行業健康發展的通知》工作,持續加強評級技術體系和數據庫建設,14家評級機構修訂並披露評級方法、模型、打分表、項目組管理、新產品評估等評級技術和業務制度28項。中誠信國際、上海新世紀、中證鵬元、安融評級、標普(中國)、惠譽博華、聯合資信等機構已在評級報告中單獨披露除最終評級結果以外的個體信用評估和外部支持提升子級,個體信用評估中樞aa-級。

其次,信用評級機構均按期完成年度信息披露。14家評級機構根據《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信用評級業務自律指引》、《證券資信評級機構執業行爲準則》等自律管理規定,均在4月30日前更新披露了註冊文件或機構基礎信息、上年度評級結果質量統計、業務開展及合規運行情況,按期履行了機構信息的披露義務。

下一步,證券業協會和交易商協會稱,將繼續在監管部門的指導下,協同加強評級行業自律管理;信用評級機構應當完善公司治理和內部控制機制,不斷優化評級技術體系,依法合規開展信用評級業務,切實提升評級質量和投資者服務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