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國家衛健委網站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6月17日在北京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大學生就業和返鄉工作有關情況。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參加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的新聞發佈會。

近一週,全球疫情出現反彈,我國疫情形勢整體保持平穩,但個別地方疫情擴散風險依然存在,仍然不能有絲毫鬆懈。

要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堅定信心,克服麻痹思想,突出防控重點,抓住關鍵環節,切實做到刻不容緩、以快制快,科學、高效、精準阻斷疫情傳播。

要嚴格落實各項防疫規定,加強人員密集、環境密閉的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排查風險隱患。要始終做好個人防護,按要求佩戴口罩、測溫掃碼、保持安全距離,儘快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全程和加強免疫接種。

今天發佈會的主題是:大學生就業和返鄉工作有關情況。

我們請來了: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劉培俊先生;

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先生;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賀青華先生;

請他們共同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下面進入今天的現場提問環節,請各位記者朋友舉手,提問前請通報所在的新聞機構。

中國教育電視臺記者

目前正值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季,當前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但是有部分地區仍然有新的疫情發生。請問隨着疫情形勢的變化和防控政策的優化,高校是否可以邀請用人單位進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呢?謝謝。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感謝中國教育電視臺關心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政策。當前,全國高校進入畢業生就業的關鍵時期,也是攻堅階段,教育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繼續會同有關部門,推動和指導各地統籌做好高校疫情防控和畢業生就業工作,幫助畢業生順利畢業、儘早就業。可以說,這是當前全國教育系統當務之急的一件大事,事關每一個畢業生走好人生職業生涯的第一步,也事關經濟發展、民生福祉和社會穩定大局。

從多年高校工作經驗來看,參加招聘,特別是校園招聘活動,是畢業生就業應聘的主渠道。當前,全國疫情總體形勢呈現向好趨勢,各地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進展,爲更多高校組織開展校園招聘活動打下更好的基礎。鑑於此種情況,教育部會同國家衛健委等有關部門進行深入調研,調整優化高校疫情防控政策,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爲校園招聘活動的開展營造良好環境。

6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向各地發出通知,優化調整“校園招聘疫情防控支持政策”:

第一,設立政策總體目標。穩妥有序推進校園招聘活動正常開展,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第二,明確校園招聘前提。原則上,有疫情的地區,高校所在城市連續7天及以上社會面無新發疫情,可組織校園招聘活動。

第三,鼓勵供需雙方合作。畢業學生的學校要更加主動,招聘學生的單位要更加積極。特別是高校按當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要精準制定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方案,主動邀請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進校園開展專場招聘活動。同時,用人單位加強與高校的溝通,積極按要求參加校園招聘活動。

第四,要求多部門支持。各地聯防聯控機制和有關部門將統籌指導本地區高校精準研製校園招聘活動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支持學校安全有序組織校園招聘活動;統籌解決校園招聘活動中出現的疫情風險、突出問題和實際困難。

可以說,當前高校步入畢業季和就業季,國家關於校園招聘活動的政策導向十分明確:就是防住新冠疫情,保障校園招聘,促進高校畢業生更高質量、更加充分就業。謝謝。

總檯央視記者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請介紹一下在這份文件中,關於促進畢業生就業有哪些主要政策舉措?謝謝。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記者的提問。5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做好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工作的通知》,提出了20條政策措施,這對做好2022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和今後一段時間的就業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從教育系統的角度,主要介紹文件的五個着力點:

第一,致力於崗位的拓展。中小微企業是畢業生就業的一個重要渠道,文件提出要支持中小微企業更多吸納畢業生就業,給予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社會保險補貼、稅費減免等扶持政策,同時畢業生自主創業,給予創業擔保貸款及貼息、稅費減免政策。另外,對於畢業年度靈活就業的畢業生給予社保補貼。今年還將繼續穩定擴大國有企業的招聘規模。

第二,致力於基層就業。基層是引導畢業生就業的重要方向,文件首次提出,社區專職工作崗位出現空缺,要優先招用或者拿出一定數量專門招用高校畢業生,對於到中西部地區、艱苦邊遠地區、縣以下基層事業單位正式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給予學費補償和國家助學貸款代償。文件還規定,招聘爲事業單位正式的工作人員,可以按規定提前轉正定級。

第三,致力於便利求職。國辦文件明確提出,畢業生6個月之內已經體檢的,用人單位原則上不得要求重複體檢,除了法律規定的以外。這既解決了畢業生求職中常常被要求重複體檢的問題,也維護了學生的健康權益。文件還提出簡化就業手續,從2023年起,取消高校畢業生就業報到證,不再將報到證作爲畢業生錄用、落戶、檔案轉接手續的必需材料。

第四,致力於應對疫情。文件提出多項階段性政策措施,在助學貸款減負政策方面,免除今年應償還的國家助學貸款利息,本金可以申請延長1年償還,今年的應屆生和往屆生都可以享受這項政策,共惠及400多萬人。此外,對因疫情延遲離校的畢業生,可以延長報到入職、檔案轉遞、落戶辦理時限。

第五,致力於加強對學生的就業指導。要健全學生的生涯規劃與就業指導體系,按一定比例配齊配強就業指導教師,引導畢業生樹立正確的職業觀、就業觀和擇業觀。另外,要實施“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宏志助航計劃”,加強對就業困難羣體的就業能力培訓。

我們衷心希望各地各部門各高校凝心聚力,加快把國辦文件中的各項政策落實下去,努力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的就業。謝謝。

鳳凰衛視記者

之前也提到了,目前已經臨近畢業生離校的時期,但是還有部分畢業生還沒有落實就業去向,請問教育系統將如何持續幫助這些沒有就業的畢業生,來給他們一些指引呢?謝謝。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畢業生離校前後的這段時間,將是我們就業工作的關鍵期和衝刺期。當前,我們正在佈置全國各地各高校開展就業工作的“百日衝刺”活動,主要包括五個方面:採取系列招聘、訪企拓崗、萬企進校、就業指導和精準幫扶措施,爲還沒有就業的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就業服務。同時,正在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升學考試、教師招聘、基層項目、科研助理等招錄進程。另外,儘早完成機關、事業單位等政策性崗位的招錄,相對來說這些崗位是部分畢業生就業的首選。通過綜合施策,幫助這些畢業生能夠儘早就業。

畢業生離校之前,高校與行業企業正在開展各類對接活動,5月份以來,我們已經舉辦了1萬多場供需對接活動。同時,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統籌辦好線上線下各類招聘活動,剛纔劉培俊同志介紹了線下招聘工作的要求,線上線下結合,各有優勢。繼續開展訪企拓崗行動,高校要主動聯繫本地工商聯組織民營企業“組團式”進校開辦雙選會、對接會,持續保持校園招聘活動的熱度。特別是對於目前尚未落實畢業去向的學生,充分發揮我們就業工作人員和畢業班輔導員的作用,密切關注他們的求職意願和就業進展,爲他們提供更加精準的崗位推薦、就業服務和心理疏導。引導這些畢業生以平實之心,客觀看待當前的就業形勢,看待個人條件和社會需求,從實際出發來選擇職業和工作崗位,熱愛勞動,腳踏實地,在實踐當中一步一步成長起來。

有一部分學生已經離校,一些學生正在陸續離校,教育系統還要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持續爲畢業生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諮詢,協助辦理好各類就業手續,與相關部門共同做好服務接續、就業見習、崗位推薦等工作,促進高校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近一週以來,本土感染者超過800例,內蒙古、北京、上海等地疫情仍在繼續。請問,對目前的疫情形勢應該如何研判?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

賀青華

謝謝你的提問。目前,全國疫情形勢總體上是平穩的,近兩天,新增的感染者已經降到了100例以下,但是局部疫情仍然有波動。北京近一週持續發現有感染者,與酒吧人員聚集有關,波及北京市多個區。但是,北京近兩天感染者均來自隔離觀察人員,所以擴散的風險有所降低,仍需要通過嚴密的流調和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核酸篩查來排查風險,防控工作不能鬆懈。上海近期持續報告零星的非管控人員感染,個別區域還存在隱匿社區傳播風險。內蒙古二連浩特、赤峯疫情整體呈下降趨勢,但仍有重點人羣和來源不明的感染者,局部地區存在社區傳播擴散風險。吉林通化、白山市出現來源不明的社會面感染者,這也說明還仍然存在一定的社區傳播風險。

就全國層面來講,疫情防控壓力是持續存在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將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的總方針不動搖,積極指導各地加強科學防控,精準施策,高效處置,突出重點環節和重點場所的疫情防控,採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儘快控制局部聚集性疫情。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財經節目中心記者

暑期馬上就要來臨,請問教育部是如何保障高校學生返鄉順利的?怎樣杜絕層層加碼?大學生如果遇到了返鄉受阻的情況應該如何反映情況尋求幫助呢?謝謝。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今年暑期即將來臨,全國高校學生離校返鄉即將迎來一個新的高峯。如何保障學生順利返鄉,在這方面已經有了一定的政策、工作機制和工作經驗。

前不久,6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向各地發出要求,也是及時調整優化了高校疫情防控政策,支持部分地區、部分高校有意願的學生離校返鄉,可以說總體實現了“有序離校、安全到家”。在此,向支持學生離校返鄉的各個部門、各高校以及社會各方面,特別是一直在關注學生離校返鄉的媒體界的各位朋友表示感謝。

在此期間,各地的聯防聯控機制,包括有關部門以及高校,形成了支持學生返鄉的政策、機制和工作經驗。

第一,明確了學生離校返鄉“兩免”政策。根據6月3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滿足條件的返鄉學生,免予集中隔離觀察;確需隔離的返鄉學生,免除集中隔離費用。可以說政策十分明確,也很具體。聯防聯控機制的政策要求,有疫情的地區,高校內如果沒有疫情,實施7天以上封閉管理結束後,學生可持48小時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和高校開具的有關證明離校返鄉,從學校到目的地實施“點對點”閉環方式返鄉。滿足以上條件的高校學生不再集中隔離,到家後實施7天的健康監測,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報告當地社區和疫情防控部門。同時,政策明確,返鄉學生確需隔離的,各地應免除集中隔離費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還明確要求,各地要逐級傳達、逐級落實學生離校返鄉政策,不得層層加碼。

第二,建立了各地協同工作的兩項機制。爲確保學生離校返鄉的順利,聯防聯控機制以及高校建立了兩個機制。一是出發地和返鄉地“省對省”對接機制。兩地聯防聯控機制之間一一對接,提前統計、及時推送離校返鄉學生的信息,特別是要求返鄉地要保證學生隔離期間的食宿條件,滿足學生生活、就醫等必要需求。二是從校門到家門“省-校-省”應急協調機制。出發地和返鄉地聯防聯控機制和學校所在高校三方建立聯絡,實時調度,協調解決學生返鄉途中遇到的特殊情況。

第三,暢通了學生反映訴求的兩個渠道。學生在離校返鄉途中如果遇到問題和有特殊需求,可以向兩個主要的渠道反映情況:一是可以向本人所在學校學生工作部門或者自己的老師反映情況,由學校通過機制來反映給當地出發地或者返鄉地聯防聯控機制,來解決學生的特殊需求;二是可以向各地聯防聯控機制公開諮詢電話反映情況。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政策還特別強調,沒有疫情的地區,高校學生離校返鄉的,落實屬地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時,各地各校要充分尊重學生意願,對於選擇留校的學生,在生活上做好服務保障。

當前,暑期將至,即將迎來學生離校返鄉的又一個高峯。目前已經形成的支持學生離校返鄉的政策、機制和經驗,適用於今年暑期學生離校返鄉工作。

下一步,教育部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各項政策要求,會同有關部門推進和指導各地,特別是各高校,用好已有的機制和經驗,繼續細化落實離校返鄉政策,特別是強化監督檢查,按照當前國家疫情防控“九不準”的規定要求,重點糾正不落實離校返鄉政策,特別是層層加碼限制學生返鄉的不合理、不合規做法。嚴格落實返鄉政策,不留最後一公里;真心幫助學生回家,不留最後一公里。爲學生順利返鄉、安全回家,度過一個健康的暑期作出更大的努力。謝謝!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央廣記者

我的問題也是關於大學生就業的問題。我們知道,今年教育部升級上線了“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請問這一平臺爲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發揮了怎樣的作用?謝謝。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我解釋一下24365,就是24小時365天不斷線的就業服務。24365大學生網絡招聘服務是2020年提出來的,當時也是爲了應對疫情的影響,解決了畢業生無法線下求職的燃眉之急。今年經過升級完善,上線了“國家24365大學生就業服務平臺”。這個平臺集三方面功能即就業服務、就業指導和就業管理爲一體,發揮三方面作用:

一是全天候的就業服務。剛纔我講了,平臺提供24小時、365天不打烊的就業服務,畢業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平臺進行求職應聘。

二是全週期的支持。現在平臺給學生提供的就業模塊功能包括了從就業意願登記、簡歷製作上傳、崗位查詢、應聘面試,以及到最後的網上籤約,這是求職的全週期。另外,爲用人單位提供了從崗位發佈、簡歷篩選、面試通知、網上籤約的全週期服務。目前,平臺已經註冊的2022屆畢業生有505萬人,累計有54.5萬用人單位註冊使用這個平臺。

三是提供了全方位的資源。一方面是就業指導資源,平臺累計上線了“互聯網+就業指導”公益直播課104期,培訓課程資源118個,職業案例683個,累計觀看畢業生達到3.1億人次。另外,更加重要的是崗位資源,現在平臺通過與社會的招聘服務機構,像BOSS直聘、智聯招聘、獵聘等機構以及和全國各地各高校就業平臺崗位的互聯互通、資源共享,已經累計彙集1036萬個崗位資源。我們對這些崗位進行了查重和去重的處理,所有崗位都是實打實的,而且大部分的崗位資源是最新推出的,我們希望畢業生能用好平臺崗位資源,也歡迎更多用人單位註冊使用發佈崗位信息。

從最近抽樣調查數據來看,有31%的2022屆畢業生通過24365平臺實現就業,同比提高了7個百分點。下一步,我們將持續拓展平臺的就業資源,不斷升級優化就業服務,也歡迎媒體朋友持續關注“24365就業平臺”,積極支持平臺的建設和發展。謝謝!

新華社記者

我的問題也是關於高校畢業生就業。疫情給今年高校畢業生求職就業和校園招聘帶來了不利影響,請問在疫情防控形勢下,高校如何開展校園招聘活動來促進畢業生就業?謝謝。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關於在校園招聘期間做好疫情防控的要求,劉培俊同志剛纔做了介紹,我再補充一點,怎麼更好地發揮校園招聘的主渠道作用。

前期,教育部已經做了一些部署,現在按照聯防聯控機制的要求,各個學校要最大可能減少疫情對高校畢業生的影響,儘快積極組織更多的校園招聘活動。剛纔介紹了,原則上,高校所在的城市7天以上(包括7天)社會面無新發疫情,就可以組織校園招聘活動。教育部已經部署全國高校積極“走出去”,已經開展了高校書記校長訪企拓崗促就業專項行動,要密切與用人單位聯繫,主動邀請符合條件的用人單位進校開展專場招聘活動。書記校長訪企拓崗,目前已有2255所高校走訪單位7.7萬家,拓展崗位已超過141萬個、實習崗位56.6萬個。同時,教育系統和高校要創造條件,千方百計把用人單位“請進來”。我們教育部提出了“萬企進校園計劃”,同時和全國工商聯開展“民企高校攜手促就業行動”,高校要用好這些資源,爲用人單位進校招聘提供便利,辦好針對性強的線下雙選會、招聘會和對接會。另外,要更好地促進校企雙方的對接、人才的供需對接,高校和用人單位要通過“面對面”接觸,加強合作,鼓勵校企雙方參加教育部正在組織實施的供需對接就業育人項目,特別是在定向人才培養、就業實習等方面,高校和企業加強合作,實現就業與培養的有機聯動,人才供需更好對接。謝謝!

封面新聞記者

參加校園招聘是高校畢業生求職應聘的主渠道,目前國家出臺了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政策,請問將採取哪些具體措施來保證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政策的落實?謝謝。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6月14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向各地發出明確的政策要求,明確了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的“一攬子”政策,並且強調要加大政策落實監督檢查力度,要求各省級聯防聯控機制要強化三項監督檢查:

第一,突出重點督落實。全面督促落實疫情防控各項措施,同時要求着力督查校園招聘活動的重點場所、重點人員和重點環節疫情防控措施的落實,切實防住風險。

第二,發現問題糾偏差。及時糾正有關部門或者單位層層加碼、一刀切的做法,及時改進工作。

第三,聚焦目標看實效。特別是持續推動各地聚焦服務高校畢業生就業,確保參加招聘人員健康安全,也確保校園招聘活動有序開展,落實各項任務。

總之,通過監督檢查,落實疫情防控措施,增強各地防住疫情、服務就業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統籌疫情防控和校園招聘的各項工作做實做細做具體,爲支持高校學生實現成才就業、支持用人單位招到人才提供有力的支持。謝謝!

新京報記者

目前我國新冠病毒疫苗接種包括加強針接種和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的情況怎麼樣?謝謝。

國家衛生健康委疾控局一級巡視員

賀青華

謝謝你的提問。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的總體部署,國家衛生健康委繼續指導各地積極穩妥地推進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種工作。截至6月16日,全國累計報告接種新冠疫苗33億9311.9萬劑次,接種總人數達到12億9233.4萬人,已完成全程接種的12億5918.4萬人,覆蓋人數和全程接種人數分別佔全國總人口的91.66%和89.31%。完成加強免疫接種的7億8569.6萬人,其中序貫加強免疫接種3987.3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接種覆蓋人數達2億3144.9萬人,佔 87.66%,完成全程接種的老年人是2億1938.9萬人,佔83.09%。完成加強免疫接種老年人1億7121.7萬人。

大家也注意到,在今年5月22日,第75屆世界衛生大會上,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明確表示,儘管近期全球報告的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和死亡人數已經大幅下降,但是現在還不是放鬆警惕的時候,仍然有近70個國家報告的確診病例數正在增加。在疫苗覆蓋率最低的非洲,報告的死亡人數也在上升。疫苗接種仍然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我在這裏還是呼籲,尚沒有完成接種的人羣應積極主動地接種疫苗。謝謝!

南方都市報記者

部分畢業生反映,有個別高校存在強迫畢業生簽約,就業率“注水”的問題,請問教育部將採取什麼措施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杜絕學生“被就業”?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就業統計是做好就業工作的基礎,特別是就業數據的真實準確,是就業統計工作的底線。爲了更好地做好就業統計工作,教育部今年專門召開了會議,進一步嚴明就業統計的紀律要求,嚴格執行“四不準”“三不得”。“四不準”就是不準以任何方式強迫畢業生簽訂就業協議和勞動合同,不準將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發放與畢業生簽約掛鉤,不得以戶檔託管爲由勸說畢業生簽訂虛假就業協議,不準將畢業生頂崗實習、見習證明材料作爲就業證明材料。“三不得”就是,不得不切實際向高校和學院提去向落實率具體指標,不得層層加碼向輔導員攤派就業任務,不得將單一的去向落實率指標,與就業工作人員或者輔導員的績效考覈、評優等掛鉤。這些要求教育部又進一步做了強調,也在就業工作會議上做了部署。

同時,爲了做好就業統計工作,教育部進一步完善了就業統計的制度辦法:一是建立畢業生監督反饋機制。我們向已經落實畢業去向的學生通過手機短信或者微信發送信息,提醒畢業生登錄“24365就業平臺”,及時覈對本人就業數據,與實際不符的可直接舉報。同時,教育部和各省級教育部門已經全部開通舉報電話和郵箱,接受畢業生就業問題線索的舉報,強化社會監督。二是建立用人單位數據比對覈實機制。就是針對畢業生去的用人單位,我們通過國家政務接口等權威途徑,對高校報送的簽約用人單位進行覈實比對,對存在問題的用人單位數據反饋給各地重新覈實、填報。三是建立及時覈查處理機制。教育部及各地教育部門定期組織開展就業統計數據覈查,對畢業生反映的問題線索進行逐一覈驗。對舉報或覈查發現存在問題的高校和有關個人,堅決做到查實一起、處理一起。四是開展第三方調查。前兩年我們委託國家統計局對高校畢業生畢業去向落實情況進行抽樣調查,今年將繼續和國家統計局合作,對今年的就業數據進行抽樣調查,與全國的統計數據進行覈驗比對。謝謝!

香港中評社記者

國辦文件提出,在疫情嚴重地區實施教師資格“先上崗、再考證”政策,請問教育部將如何抓好這項政策的落實?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先上崗、後考證”,這是一個階段性的政策,這是2020年爲了應對疫情的影響,教育部和相關7部門印發通知,對中小學教師等職業資格實行“先上崗、再考證”的階段性政策。今年,受疫情的影響,3月份以來,我們統計有10多個省份推遲了上半年的教師資格筆試和麪試,所以針對這個情況,國辦《通知》提出,在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繼續實施教師資格“先上崗、再考證”的政策,這項政策將爲今年參加教師招聘的學生再次提供保障。

爲了貫徹國辦《通知》的要求,教育部和人社部已經專門發了通知,把這項工作做好,允許在中小學包括幼兒園和中等職業學校的教師資格考試中受疫情影響的考生,可以先參加教師招聘,用人單位在2022年12月31日前招聘受疫情影響的高校畢業生的時候,不得將取得教師資格作爲限制性條件。

另外,爲了深化教育領域的“放管服”改革,按照國務院常務會議的決定,今年,教育部繼續推進師範生免試認定改革,這覆蓋了教育類研究生、公費師範生和部分教師教育院校的師範生。通過教師教育院校辦學質量審覈的相關專業應屆師範畢業生可以享受免試認定改革政策。

下一步,教育部將督促各個省份按照國辦《通知》要求,儘快出臺具體辦法,盡最大努力減少因疫情無法參加教師資格考試對考生的影響,幫助畢業生順利就業。謝謝!

主持人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

米鋒

最後再提兩個問題。

中國青年報記者

當前疫情形勢下,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活動,會有一定規模的人員進出校園並集中活動,請問如何做好精準的疫情防控工作,確保校園招聘活動的安全有序開展?謝謝。

教育部體衛藝司副司長、一級巡視員

劉培俊

感謝您的提問。爲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確保高校畢業生校園招聘活動安全有序健康舉行,根據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組合組政策要求,重點做好三項工作:

第一、落實校園常態化防控措施,確保校園安全。高校落實當地疫情防控政策,落實高等學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術方案,堅持人、物、環境同防,加強人員健康管理,加強物品物質管控,加強校園環境消殺,嚴防疫情輸入校園,爲校園招聘創造安全環境。與此同時,在當地聯防聯控機制和有關部門統籌支持下,各高校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機制,提升疫情應急能力;科學制定應急預案,設立臨時留觀場所,儲備應急隔離房間,配置必要防疫物品,加強工作人員培訓,加強關鍵環節的應急演練,確保一旦發生疫情快速有效啓動應急機制,及時控制疫情風險。

第二、落實招聘專項化防控方案,確保活動有序。各高校要按照當地疫情防控政策要求,精準制定和細化落實校園招聘活動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確要求落實校園招聘疫情防控專項措施:關於高校所在城市,連續7天及以上社會面無新發疫情,可組織開展校園招聘;關於進校招聘人員,滿足7天內無中高風險地區及所在縣(區)旅居史,進校時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覈驗身份、測量體溫、查看健康碼;關於招聘洽談場地,儘量安排在室外或者通風良好的空曠場所,合理控制同一場地的招聘單位數量。

第三、落實各方全員化防控責任,確保人員健康。校園招聘活動期間,做好所有參加招聘活動人員登記和健康狀況的篩查;所有人員的活動都要落實錯時錯峯錯區域原則,佩戴口罩、保持1米安全距離。其中,應聘人員要遵守批次密度、停留時間、排隊間距等安排。招聘人員只能在校內招聘活動區域內活動;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招聘活動區域。

與此同時,校園招聘疫情防控有關要求,隨着疫情防控形勢變化進行動態調整。謝謝!

紅星新聞記者

高校畢業生中,有一部分是來自於低收入家庭的,請問教育部將採取哪些舉措來幫助他們順利就業?謝謝。

教育部學生司副司長

吳愛華

謝謝您的提問。低收入家庭畢業生是中央牽掛的重點羣體,也是我們教育系統倍加關心、全力幫扶的重點對象,要用真心真情爲他們提供有溫度的指導和服務。我們從三個方面來做工作:

一是專項幫扶。各地各高校建立就業重點畢業生臺賬,對脫貧家庭、低保家庭、零就業家庭以及有殘疾的學生,還有較長時間未就業的學生,要按照“一人一檔”“一人一策”的要求開展重點幫扶。教育部還明確要求爲每一名就業困難的畢業生精準推送崗位信息,至少每個人推送3-5個針對性崗位信息。另外,很多高校自籌資金爲重點幫扶學生髮放就業補貼,免費提供面試服裝等舉措,幫助他們解決部分就業花銷。就業指導老師和畢業班輔導員,爲畢業生提供更加細緻的心理疏導、更有針對性地做好個性化就業指導,幫助這些畢業生樹立信心,以良好狀態積極主動求職。

二是專門培訓。剛纔我介紹了,在財政部支持下,教育部正在實施“宏志助航計劃”,對就業特別困難的學生,我們開展線上線下就業能力培訓。在培訓當中,老師們“一對一”給學生完善簡歷、指導面試,廣泛聯繫企業對學生進行重點推薦,讓學生走出校門與企業面對面交流,通過實習實踐,幫助學生提高就業能力。目前“宏志助航計劃”已線下培訓2022屆畢業生6.9萬人,線上培訓66.8萬人。接下來,我們還要進一步擴大培訓覆蓋面。

三是開展專場招聘。教育部會同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銀行、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共同舉辦“宏志助航”網上專場招聘活動,已經累計提供崗位13.2萬個。各地各高校也組織了一些有針對性的專場招聘活動。此外,針對疫情影響嚴重的地區,我們還舉辦了陝西、吉林、上海專場招聘活動,累計提供崗位29.9萬個。

通過這一系列有溫度、有力度的幫扶舉措,盡最大努力幫助這些畢業生更好地落實就業去向。

另外,借今天的機會,感謝各位媒體記者對高校畢業生的關心、理解和支持,特別是希望媒體朋友多宣傳一些各地好的就業工作經驗做法,多宣傳一些畢業生就業典型,發揮典型作用,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更好地促進這一屆畢業生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謝謝。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