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撕毀與法國的潛艇訂單後

澳大利亞與美國的關係

愈發緊密

近日,澳媒公佈一段

美海軍陸戰隊在澳演習畫面

澳媒曝光:

美海軍陸戰隊在澳北部演習

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報道,在澳大利亞達爾文以北的島嶼上,美國海軍陸戰隊正在進行保護大使館和撤離人員的模擬演練。

美國海軍陸戰隊中士羅伯特·羅賓遜說:“我們每年都要進行一次某種類型的非戰鬥人員撤離行動演練。我們隨時可能被派去應對這種情況,而且不知道這種情況什麼時候會出現,所以必須做好準備。”

美在澳輪換駐軍規模逐年擴大

戰備狀態不斷提升

從2012年開始,美國海軍陸戰隊每年都會以輪換的方式在達爾文及其周邊地區部署作戰部隊。

多年來,部署規模不斷增加,從2012年的200人一路增加到今年的2000人。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記者報道稱,這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11次部署到達爾文,進行爲期6個月的輪訓,也是歷年來他們戰備狀態最好的一次。這意味着如果美國需要應對“印太地區”的情況,可以直接從這裏派兵去執行任務。

澳大利亞專家認爲,在澳北部駐軍讓美國獲得了快速介入地區事務的能力。

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專家約翰·科因表示:“有清晰的證據表明,美國政府將加大投資力度,確保澳大利亞北部有供應鏈和防務後勤設施,並有能力應對一系列突發事件。”

澳媒:因懷疑澳方製造能力

美考慮向澳出售或租借核潛艇

拜登政府上臺後,美國的結盟思路與過去相比發生變化,對盟友體系定位進一步從“美國保護盟友”轉向“提升盟友能力”,幫助澳大利亞獲得核潛艇就是“典型案例”。

據《澳大利亞人報》6月14日報道,由於對澳大利亞製造能力持懷疑態度,美國考慮以出售或租借的方式向澳提供兩艘“弗吉尼亞”級核潛艇。這兩艘潛艇將由美澳海軍人員共同操作,使美軍對潛艇的使用和部署保留一定的控制權。(>>相關報道:提前10年!澳媒披露澳大利亞密謀加速獲得美國核潛艇

專家分析:美欲維持霸權

劉和平:美澳爲何如此緊張中國與南太國家加強合作?

美國近期在亞太地區動作頗多,軍事上演習不斷,經濟和科技上也試圖建立新的“小圈子”,還被曝正考慮同日本聯合研製2納米芯片。對於美國加碼重塑所謂“亞太同盟”的舉動,專家蘇曉暉認爲,這是美國爲了維持霸權的手段。

蘇曉暉表示,美國要打造所謂“經濟安全同盟”和“印太經濟框架”,希望與盟友進一步合作來“豎起高牆”,進而對華“脫鉤”,同時在安全方面更緊密地拉近盟友,企圖“一箭多雕”。這種方式刻意凸顯安全問題,加重“大國競爭”的意味,在安全方面對盟友加緊控制。美國希望能夠進一步維持霸權,但對地區發展、對經濟全球化進程,肯定會帶來更多負面效應。

來源:央視軍事

微博相關觀點

更多報道

環球時報社評:美澳別把“新冷戰”往南太島國引(環球時報)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5月26日至6月4日應邀對太平洋地區八國進行正式訪問,與三個地區國家進行“雲訪問”或“雲會晤”,並將主持召開第二次中國—太平洋島國外長會。這是中國外長首次對太平洋建交島國進行全覆蓋訪問,也是外長會機制首次在島國舉辦。這種主權國家之間的正常交往,卻讓華盛頓和堪培拉異常焦慮。

進入5月以來,美國加速推進其所謂“印太戰略”,圍繞中國展開一輪外交攻勢。南太地區被美國單方面列爲“印太戰略”的關鍵一環。24日在東京發佈的美日澳印“四方安全對話”領導人聯合聲明中,單獨有一段提到,要“進一步加強與太平洋島嶼國家的合作”。結合美澳過去一段時間的言行,我們很容易破譯這個外交語言,讀出背後的潛臺詞:美澳將用這種方式宣示“對抗中國”,與中國“競爭影響力”。

這個背景下,美澳試圖攪黃中國同南太島國的合作就不難理解了。在王毅出訪前,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宣稱擔心南太島國會在“匆忙”“不透明”的過程中與中國談判,澳大利亞剛剛上任4天的外長黃英賢趕忙搶在王毅出訪前先行訪問斐濟,該國總理阿爾巴內塞則直白地表示,澳大利亞“承擔不起”在南太“失手”的後果。這種“重視”實際上是對南太島國主權的蔑視,或以家長自居限制它們的正常國際交往。這恰恰是獨立自主意識越來越強的南太島國最反感的。

對華盛頓而言,南太地區長久以來都是“核武器試驗場”“核廢料堆積地”的代名詞。而澳大利亞則露骨地將這一地區稱爲“後院”。今年2月,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匆忙”訪問斐濟,斐濟時任代總理就直言不諱地表示,太平洋島國普遍有一種感覺,華盛頓“在談論我們,卻不是與我們交談”。誰都知道,要不是因爲中國,美澳恐怕都不會俯身看一下南太島國。氣候變化是南太島國最關心的問題。去年11月,澳大利亞前總理莫里森在聯合國氣候大會發言時,竟然將“應對氣候變化”說成“應對中國”。這真是言爲心聲。

在美澳抹黑、攻擊王毅南太之行的所有論調中,最荒誕的版本要算“中國和南太島國合作會引發新冷戰”。這真是活生生的“此地無銀三百兩”。但我們正好可以從這個視角去理解美澳的各種行爲,並反過來強烈告誡美澳,不要將“新冷戰”引入到南太、亞太,以及世界的任何地方。

我們看到,被美澳當成“幼兒園學生”的南太島國,面對來自華盛頓和堪培拉的脅迫利誘,仍然保持了清醒、冷靜,它們不希望被捲入大國地緣政治競爭,始終將注意力聚焦在氣候變化、海洋治理與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張開雙手歡迎帶着善意和誠意而來的所有國家,展現出了外交的成熟和理性。中國與南太國家的關係能發展這麼快,很大一個原因就是大家都拒絕掉入華盛頓的劇本,更不可能侷限在堪培拉劃定的圈子裏。

南太島國老百姓應該得到尊重,也希望過上好日子。在一個國際會議上,一些澳大利亞學者分享了他們近年來到島國實地考察的見聞:一下飛機看到,機場跑道、候機樓都翻新了;出了機場看到,馬路平了,綠化多了,大樓高了,路燈亮了,與10年前有天壤之別,當地老百姓在中資企業就業,收入和生活水平明顯提高。澳專家們由此“靈魂提問”:我們以前在島國究竟幹了什麼?

在訪問首站所羅門羣島,王毅在回答記者提問時指出,“太平洋島國都是主權獨立國家,不是誰家的‘後院’;都有權做出自己的選擇,而不是做別人的附庸。”實踐證明,相比於中國堅持的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共同發展,那種頤指氣使的“宗主國”派頭越來越不得人心。美澳儘可以“做自己”,但時代已經變了。最後它們會意識到,誰纔是太平洋地區真正不受歡迎的角色。

責任編輯:陳琰 SN225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