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周姝祺

國內輕型商用車龍頭企業江鈴汽車對乘用車市場一直野心勃勃,但始終未能獲得較大聲響。即使去年和福特汽車成立合資公司,開拓市場銷售渠道,江鈴汽車的乘用車板塊依舊沒有達到預期,“商乘並舉”的核心發展戰略面臨困境。

銷量數據直觀地反映了江鈴福特的業績狀況。從2019年上市的領界,到去年4月推出領裕,再到今年一季度上市的領睿,江鈴福特SUV品牌已經覆蓋了從緊湊到中大型各個細分領域,但接連投放的新車型均未能在市場掀起漣漪。

領界是江鈴福特的主力車型,過去一年僅賣出3.08萬輛。去年12月,領界銷量曾達到3872輛的高峯,今年卻出現斷崖式下跌,5月最新銷量僅爲392輛。新上市的領睿是江鈴和福特新成立合資公司江鈴福特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後推出的首款車型,但月銷量也未超過1500輛。

LMC汽車市場諮詢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志凌向界面新聞表示,江鈴汽車的乘用車業務在商用車汽車公司裏算發展不錯,但是從長期來看,“它的乘用車業務前景並不樂觀”。

在最關鍵的產品方面,相關業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江鈴汽車並沒有和福特汽車在覈心技術方面展開合作,而這也是江鈴福特系列產品被飽受質疑的關鍵。

以江鈴福特領界爲例,這款車型從上市之初就被詬病是江鈴汽車此前自主研發的馭勝S330的“換殼”產品。從外觀設計到內飾打造上,兩者都極爲相似。動力系統方面,領界也未採用長安福特系列車型搭載的發動機。

在產品品質上,領界表現也不盡如人意。去年2月,領界在2021年度C-NCAP碰撞測試中,以70.2%的成績墊底,僅獲得了“三星”評價。C-NCAP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內被外界戲稱爲“五星批發部”,“五星”車型的佔比能高達80%以上。領界此次“三星”評級,更突顯出產品安全性能堪憂。

“品牌和渠道是兩個致命問題。”曾志凌認爲,福特品牌本身也屬於比較喫力狀況,需要第三方來協助擴大影響力,能夠給到江鈴的助力不多,而渠道上傳統汽車公司都面臨轉型挑戰。

“傳統燃油車市場已經內卷很厲害了,品牌渠道的玩法都鑽研透了,很難指望江鈴汽車能夠有新意,甚至隨着汽車行業的轉型發展,4S店或許都將不復存在。”

自提出“商乘並舉”戰略以來,江鈴汽車在乘用車市場做出過頗多努力。2010年,江鈴汽車首款自主乘用車品牌馭勝上市。根據2012年到2014年披露數據,馭勝SUV年銷量分別爲0.8萬輛、1.42萬輛和2.67萬輛,未能引發市場關注。

自主品牌研發失利後,江鈴汽車尋求外部合作伙伴,找到了在商用車領域已經合作數年的福特汽車。產品上,從2016年起,雙方合作推出了福特途睿歐(MPV)、領界、領裕等車型;渠道上,2020年江鈴汽車與福特及長安汽車談判,建立了獨立的全新銷售體系。

江鈴汽車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去年4月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2021年江鈴汽車乘用車整體銷量達到近10萬臺。但是,2021年報顯示,江鈴汽車乘用車銷量僅爲5.35萬輛,離設立目標有不小的差距。

2021年江鈴汽車江整車銷售共計34.1萬輛,乘用車銷量僅佔整體銷售份額的15.7%。可以看出,江鈴汽車的營收大頭仍是輕客和皮卡,“商強乘弱”的現狀未能得到改善。

“傳統燃油車市場已經是夕陽產業,大規模擴大燃油車產能,屬於逆時代潮流的投資。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江鈴汽車也沒有足夠資源能夠支撐轉型。因此它的乘用車業務發展只會更加艱難,是未來可能要在夾縫中求生存的業務。”曾志凌表示。

早在2015年,江鈴汽車就成立了江鈴集團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並於2019年和雷諾集團成立合資公司,生產電動車。但江鈴汽車沒能把握住新能源汽車發展紅利,無論是自主研發的易至EV3小雷達,還是和雷諾集團合作推出的羿,最新月銷量均沒有超過500輛。

更需要警惕的是,在商用車主營業務上,江鈴汽車還面臨整體市場增長乏力的問題。受“藍牌輕卡”政策預期帶來的消費觀望等因素影響,2021年全國商用車產銷分別爲467.4萬輛和479.3萬輛,同比下降10.7%和6.6%,商用車市場快速增長趨勢已經結束。

行業分析人士告訴界面新聞,一方面江鈴汽車主營的商用車業務市場規模受限,另一方面乘用車板塊沒有推出強有力的產品,新能源汽車領域也尚未發展起來,“走下坡路是很自然的事情。”

在2021年廣州車展上,江鈴福特科技有限公司總裁向東平說,“我們的角色就是挑戰者。”多番努力都未能收穫成效後,以“挑戰者”自居的江鈴汽車接下來更需要思考的是,已經疲軟的燃油車市場是否還有繼續進軍的必要,又如何在守住主營陣地的同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分一杯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