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郭婧婷 北京報道

近日,《中國經營報》記者獲悉,銀保監會中介部下發《關於印發保險中介機構“多散亂”問題整理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全國範圍內的保險中介機構進行自查整改,對“多散亂”機構將加大清退力度。

事實上,自去年以來,監管部門就已經開始對保險中介亂象加大處罰力度。普華永道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開出2182張罰單,涉及307家保險機構,其中有184家爲保險中介機構,佔比接近60%。2022年一季度,中介機構收到罰款583萬元,佔比11%。其中,利用業務便利爲其他機構和個人牟取不正當利益受罰罰金最多,共計191萬元,佔比32.76%。

值得一提的是,在一些中介機構被清退的同時,外界資本仍在不斷湧進保險中介市場,而嚴監管仍在繼續,未來保險中介機構的格局將會怎樣?

監管意在提質增效

銀保監會中介部《通知》顯示,爲進一步優化保險中介結構,按照保險中介機構法人總數及分支機構只減不增的原則,將對三大類無法正常展業的問題機構進行清理。

具體來看,一是對“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等無法正常經營的法人機構、分支機構進行清核、清退。主要是對長期沒有有效業務、高管人員失聯,導致無法進行正常的監管溝通和信息報送,不符合監管要求的營業場所的機構進行出清。二是對不符合現行監管要求的法人機構、分支機構進行清退。主要包括機構信息化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治理不完善、信息安全機制不完備、信息系統建設不符合監管要求。三是對分支機構管控失序、存在“加盟”“掛靠”等行爲的法人機構嚴肅查處或清退,同時對相關分支機構查處或清退。

對於性質嚴重、影響惡劣的機構和個人,《通知》強調依法採取吊銷業務許可證、撤銷任職資格、市場禁入等措施。

《通知》之下,各地監管已經着手落實。近日,深圳、湖北、黑龍江等多地監管部門相繼發文整肅保險中介市場,要求對“無人員、無場所、無業務”的保險中介機構進行清退。

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保險系副主任李文中告訴記者,《通知》落實後將會有大量規模小、治理不完善、業務開展不規範、市場競爭力差的保險中介機構退出市場,實現清虛提質的目的。也會推動保險機構規範化經營,與保險中介機構之間建立起健康的合作關係。

李文中認爲,保險監管機構希望通過加強監管推動保險中介機構加強企業治理和內控,強化合規管理。這樣的監管方向將會促使衆多小型保險中介機構從市場退出,適度規模化、集團化經營將是未來保險中介機構的發展方向。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保險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主任何小偉告訴本報記者,保險專業中介本來應以專業著稱,但過去由於諸多原因,中介躺着喫牌照紅利,通過非正規業務獲得生存空間,破壞了市場秩序。監管治理,是讓中介迴歸本來的面目。

淘汰清退或將持續

2021年底,新華人壽原董事長萬峯在業內交流會上表示,監管部門對經代(保險中介機構,下同)渠道開始“嚴監管”。一方面,抬高准入門檻、強化專業化經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改善專業中介市場“小、亂、散”現狀成爲主要方向,這些都將導致經代公司經營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組建個人代理人隊伍前期需要巨大的資金投入,一般經紀公司、代理公司註冊資本金很低,承受不了這筆巨大的投入。

事實上,保險中介公司的利潤來源只有一個費差。要想維持自己的利潤,既要控制開支,又要增加收入,考驗經營者的智慧。

“如果說過去經代渠道只需要簡單地代理保單銷售,那麼,從監管新規的約束到經代公司長期發展的戰略,未來都將向精細化管理轉變,包括銷售隊伍的管理、客戶信息的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統的建設。”萬峯進一步補充。

萬峯預測,《保險中介機構信息化工作監管辦法》提出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後一年整改自查期內,若不完成信息化系統建設,將不得經營保險中介業務,這被業內認爲是“一票否決”,或將淘汰一批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和一些保險中介機構。

清退並非初衷,高質量發展纔是監管本意。

記者注意到,黑龍江省銀保監局局長王柱也曾撰文講述黑龍江省保險中介市場清虛治亂專項工作的主要做法和成效。他指出,儘管清虛治亂後轄內保險中介市場變化明顯,但深層次矛盾並未徹底解決。

王柱認爲,當前保險中介市場主要面臨三方面問題:一是專業中介經營不專,形式上加盟、實質上獨立經營,通道業務在一些領域依然存在;二是兼業代理機構管控不嚴,銀保小賬仍然存在,違規搭售保險以及非法代理保險;三是個人代理人隊伍不精,通過虛增人力套利或是自保件套利,關鍵指標不容樂觀,隊伍快速擴張帶來質量下降,投入產出效率低下。因此,王柱建議,應持續清虛治亂,倒逼行業轉型升級。

資本入局

在監管部門清退“三無”中介機構的同時,一些資本進入保險中介機構。保險中介領域頻現股權交易。

比如,新能源車企紛紛設立保險經紀公司。從2018年起,多家新能源造車新勢力開始試水保險中介領域,2018年7月,小鵬汽車就成立了廣州小鵬汽車保險代理有限公司。2019年4月,特斯拉收購了美國馬克爾公司,獲得保險經紀牌照,2020年8月又在中國註冊成立特斯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2022年1月和3月,蔚來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和比亞迪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相繼成立。

除了新能源車企,互聯網平臺業、大健康企業亦設立保險中介機構大潮中,備受市場關注的共享出行平臺哈囉也全資入股了一家保險經紀公司。5月31日,四川億安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原股東全部退出,新增全資股東爲上海鈞豐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股東是哈囉出行的關聯公司。

在哈囉出行之前,美團、滴滴等互聯網平臺均已入局保險中介機構。

此外,代表大健康企業的美年健康收購了廣東德晟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5月18日,廣東德晟保險經紀進行工商變更,公司新法人和多位董事均出自美年健康。

在李文中看來,新能源車企和大健康企業之所以積極設立保險中介機構,加入保險行業,一個重要的特徵是這些企業能夠擁有或者控制相關保險業務資源,加入保險業之後能夠在風險管理與理賠服務上發揮自身優勢,發揮協同效應。

“當前,保險中介市場的進出都比較頻繁,這是一個快速發展市場應有的現象。同時,這也說明進入保險中介市場的門檻並不高,競爭比較激烈,因此牌照價值並不大。而且,這種進入與退出都比較頻繁的局面更能夠有效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通過中介市場的優勝劣汰促進那些質量好、市場競爭力強的中介機構不斷發展壯大並使結構漸漸趨於穩定。”李文中認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