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者網》葛凡梅

編輯 湯巾

上海電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海電氣”,601727.SH,2727.HK)近期在資本市場上動作頻頻。

6月20日,上海電氣公告顯示,上海電氣以4.26元/股的價格,共計5.64億元的對價,以非公開協議轉讓的方式,將其持有的蘇州天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沃科技”,002564.SZ)15.24%股權,轉讓給上海電氣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下稱“電氣控股”)。

事實上,上海電氣近一年時間內已經進行了三次資產轉讓,交易總價爲31.31億元。在頻繁出售資產的背後,折射出的是上海電氣2021年以來的淨利虧損逾100億元、子公司超80億元應收賬款爆雷帶來的資金壓力。

目前,在資金承壓的同時,上海電氣還陷入了延遲發放員工薪資的風波。近日,一則有關上海電氣“6月工資延時發放通知”的郵件截圖在網絡流傳。對此,上海電氣回應表示,涉及延遲發放工資的是上海電氣慧程智能系統有限公司(下稱“慧程智能”),已協助慧程智能正常發放了6月的員工工資。

頻繁出售資產

上海電氣6月20日發佈公告稱,上海電氣以5.64億元交易價格,將天沃科技15.24%股權轉讓給電氣控股,天沃科技由此將成爲電氣控股直接持股的上市平臺。公開信息顯示,電氣控股是上海電氣的控股股東,因此,此次交易構成關聯交易,但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本次交易前,上海電氣是爲天沃科技的控股股東。資料顯示,交易前,上海電氣持有天沃科技15.24%的股權,通過表決權委託的形式持有天沃科技15.1%股權的表決權,合計擁有表決權的股份數佔天沃科技總股本的30.34%。此次交易完成後,上海電氣不再持有天沃科技股權,天沃科技將成爲電氣控股的下屬子公司,仍爲上海電氣關聯公司。

近兩年來,受新冠肺炎疫情、採購及施工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原因影響,天沃科技經營面臨困境。財務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天沃科技的歸母淨利潤連續虧損,分別爲-11.6億元、-6.93億元,2022年第一季度也僅實現歸母淨利潤0.02億元。

今年2月,上海電氣原擬通過向天沃科技注入上海鍋爐廠有限公司100%股權,以改善天沃科技資產質量,但是該資產重組事宜已終止。上海電氣在公告中表示,“因近期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繼續推進上述交易面臨較大不確定性,經審慎研究分析並經交易各方協商,擬終止本次資產重組事宜。”

關於上海電氣轉讓天沃科技股權的目的及原因,上海電氣公告稱,電氣控股作爲天沃科技的間接控股股東,爲依託電氣控股的資源進一步支持天沃科技的發展,經與公司協商,擬受讓天沃科技的股份。

公告顯示,本次股份轉讓預計對上海電氣將產生淨收益約1.39億元(爲管理層預計金額,最終金額以經審計的數據爲準)。本次交易所得款項可用於補充上海電氣日常營運資金,支持主業的健康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電氣於2022年1月28日與天沃科技簽訂了兩筆合計20億元的《借款展期協議》,協議約定公司對天沃科技的上述兩筆借款展期12個月分別至2023年2月21日和2023年2月28日,展期期間的借款利率爲年利率3.85%。

根據公告,在本次交易實施完成前,天沃科技將向上海電氣償還借款本金並支付相關利息。不過,截至2022年3月31日,天沃科技的貨幣資金僅爲6.53億元,

此外,截至6月20日,上海電氣向天沃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提供的在擔保有效期內的擔保合同金額合計46.14億元,其中1年內到期金額爲34.94億元,1-2年內到期金額爲10.2億元,2年以上到期金額爲1億元,用於天沃科技及其控股子公司向關聯方借款、向各類金融機構申請各種融資等。對此,上海電氣將繼續履行在有效期內的現有擔保合同。

事實上,轉讓天沃科技公司股權,並非上海電氣近一年來首次出售資產。今年4月,上海電氣先後以6.07億元將寧夏寧柏產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下稱“寧夏寧柏基金”)的全部權益轉讓給寧夏嘉澤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021年8月17日,上海電氣董事會同意公司將所持上海電氣國際經濟貿易有限公司(下稱“電氣國貿”)80.59%股權轉讓給電氣控股,轉讓價格爲19.57億元。過去一年時間內,上海電氣出售電氣國貿、寧夏寧柏基金及天沃科技三家公司的股權及權益,交易總價爲31.31億元。

此外,上海電氣還出售了公司固定資產。今年4月,上海電氣公告稱,公司向控股股東轉讓及租賃部分固定資產,即165MN油壓機等19臺/套生產設備,轉讓價格爲1.26億元。

經營壓力待解

上海電氣的出售資產獲得的資金,或能稍微緩解公司面臨的壓力。

目前,上海電氣的現金流持續爲負。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電氣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淨流量分別爲-105.54億元,-92.05億元。

上海電氣的負債壓力也不小。截至2022年3月31日,上海電氣的資產負債率爲66.49%,短期借款爲108.2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爲93.81億元;而公司的貨幣資金爲279億元。

近期,上海電氣又曝出“欠薪”的消息。6月中旬,一則有關上海電氣“6月工資延時發放通知”的郵件截圖在網絡流傳:“受疫情影響,上海電氣目前現金流出現短缺,無法按時支付6月工資。同時,公司也在積極加快資金的籌措,以便儘快解決員工的工資資金需求,希望員工知悉、理解,與公司共渡難關。”

網傳上海電氣6月工資延時發放通知郵件截圖

上海電氣對媒體表示,此次涉及延遲發放工資的企業是上海電氣持股46%的慧程智能。資料顯示,慧程智能爲上海電氣中央研究院下屬上海電氣科創平臺管理的企業,成立於2019年8月,在冊員工數22人。

上海電氣稱,中央研究院已協調上海電氣科創平臺,協助慧程智能正常發放了6月的員工工資。

事實上,上海電氣近年來的大額虧損,也是其被推至輿論風口浪尖的主要因素。2021年,2022年第一季度,上海電氣的營業總收入分別爲1313.88億元、249.81營業,分別同比減少4.3%、2.28%;淨利潤分別爲-102.4億元、3.16億元;扣非淨利潤連續虧損,分別爲-118.9億元,-1.42億元。

其中,上海電氣2021年超百億元的虧損,主要是對通訊公司風險事項計提相關損失、海外工程運營成本上升、原材料價格波動導致成本上升、公司部分權益法覈算的聯營企業出現重大虧損、對部分下屬企業持有與恒大集團相關的資產計提信用減值損失、對部分子公司計提商譽減值等6項原因所致。截至2021年末,上海電氣還有合計39.55億元的商譽。

2021年,上海電氣爆出震驚資本圈的“隋田力事件”,上海電氣持股40%的控股子公司通訊公司應收賬款普遍逾,上海電氣對其計提合計92.22億元減值損失,對2021年度合併財務報表的歸母淨利潤影響爲損失83.54億元。

上海電氣還“踩雷”恒大集團。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上海電氣下屬子公司對恒大集團及其成員企業的應收票據爲21.73億元,應收賬款爲17.81億元,合同資產爲2.75億元,應收賬款總額共計42.29億元。因恒大集團經營出現困難,上海電氣對恒大集團相關的應收款項陸續出現逾期現象,對其累計計提減值準備21.02億元。

不過,光大證券認爲,上海電氣2021年受到多因素影響導致歸母淨利潤虧損,但計提減值充分後對後續業務的發展影響有限,2022年有望扭虧爲盈;公司作爲國內領先的能源裝備(尤其是海上風電、核電)和工業裝備製造龍頭,在我國能源結構轉型、產業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有望利用龍頭優勢進一步提升市佔率,同時在公司技術研發優勢的支撐下儲能業務也有望成爲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思維財經出品)■

責任編輯:吳劍 SF031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