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將在未來5年內建成達產

中國東航集團與臨港新片區合作啓動七大項目,總投資超過220億元,以大力推動優化航空產業鏈在臨港新片區的整體佈局,共同打造面向全球的民用航空產業新高地。

6月29日,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管理委員會(下稱“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國東航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東航集團董事長劉紹勇表示,項目將在未來5年內建成達產。

此次啓動的七大項目,包括6個產業項目和1個保障項目,分別是:亞太一站式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國際化航空維修服務平臺項目、航空金融服務項目、亞太航材貿易與分撥中心項目、航空地面設備系統服務項目、航空發動機合資項目、宜居數字化綠色微城市項目。

其中,亞太一站式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將深化航空“區港一體化”發展,打造以航空集拼中心、貿易服務中心和產業集聚中心爲主體的航空物流樞紐一站式服務平臺;國際化航空維修服務平臺項目將發揮東航C919飛機全球首發用戶優勢,打造國產大飛機OEM指定維修及改裝單位,以及國內外商用、公務飛機維護、機載部件維修、改裝工程;航空金融服務項目將國產大飛機租賃業務集中落戶在綜保區內,拓展租賃業務範圍及模式,搭建更高水平航空融資租賃服務新平臺,並積極探索組建航空產業專項基金;亞太航材貿易與分撥中心項目將爲包括中國商飛在內的飛機制造企業、上下游OEM廠商等提供配套一站式航材貿易與供應鏈服務;航空地面設備系統服務項目將打造集公司總部、生產基地、研發中心等多功能一體的航空地面設備系統集成企業,以及飛機發動機大修合資項目。

根據戰略協議,中國東航集團依託浦東國際航空樞紐和大飛機制造產業優勢,將在臨港新片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等區域)佈局發展飛機維修、加改裝、發動機大修、民用航空地面設備製造及服務、航材貿易分撥等業務;深化航空“區港一體化”發展,合作開展亞太一站式航空物流樞紐項目,加快航空中轉、多式聯運體系建設,吸引航空快件、航空總部等高能級航空服務企業彙集;探索航空金融服務新模式,搭建更高水平航空融資租賃服務新平臺;攜手建設新型航空數字綠色微城市,共同推動航空服務全產業鏈相關產業健康發展,以進一步強化洋山特殊綜保區浦東機場南部區域開放樞紐門戶功能,發展高端航運服務,打造高能級航空產業集羣。

“中國東航集團航空產業集羣項目的落地,將助力特殊綜合保稅區機場南部區域打造成爲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航空服務業高地。”臨港新片區黨工委委員、副主任趙義懷說。

中國東航集團是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央企業,也是全球第七大航司、上海最大的主基地航司,每年可爲超過1.5億旅客提供通達全球170個國家、1036個目的地的航空出行服務,也是國產大飛機C919的全球首發用戶。趙義懷錶示,2021年6月以來,臨港新片區管委會與中國東航集團有限公司積極溝通對接,推動向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機場南部區域導入航空服務產業鏈一攬子項目。

作爲我國目前唯一的特殊綜合保稅區,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機場南部區域將依託中國商飛總裝基地和浦東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着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航空製造、航空服務、航空物流、航空金融等產業協同發展的高水平開放區。

臨港新片區管委會還與中國東航集團簽署了《合作備忘錄》,探索合作的新領域、新途徑、新方式,充分發揮中央企業對地方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推動相關項目高標準、高水平落地,合力將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浦東機場南部區域打造成爲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航空服務業高地,爲臨港新片區大飛機產業園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數據顯示,今年1-5月,臨港新片區規上工業總產值預計完成968億元,同比增長12.5%;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完成約320億元,同比增長16.5%;限額以上商品銷售額預計完成1300億元,同比增長28%;實到外資8.2億美元,同比增長202.6%;洋山港集裝箱吞吐量預計達到987萬標箱,同比增長7%,洋山特殊綜合保稅區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693億元,同比增長28.2%;完成稅收收入185.9億元,同比增長12.2%。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