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按】

當地時間28日,爲期三天的北約峯會在西班牙馬德里開幕。會前,北約祕書長斯托爾滕貝格高調吹風,稱將在北約十年更新一次的“新戰略概念”中把俄羅斯定位爲“最重要和最直接威脅”,中國則是“系統性挑戰”,並號稱將大規模擴充快速反應部隊,從現役4萬人擴充至30萬人,增強“集體威懾力量”。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北約應該放棄冷戰思維、零和博弈、製造“敵人”的做法,不要在搞亂歐洲之後企圖再搞亂亞洲、搞亂全世界。

歷史上,1997年同樣在馬德里召開的北約峯會進行了北約史上首次東擴,吸納波蘭、匈牙利、捷克爲正式成員國,打破二戰後長期穩定的地緣戰略格局;如今,歷經5次東擴、已有30個成員國的北約再次更新“戰略概念”,對當下充滿不確定性的世界又意味着什麼?

我們與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前海國際事務研究院院長鄭永年進行了對談。以下是對談實錄。

1、俠客島:繼G7公報多次提到中國後,北約號稱將在十年更新一次的“新戰略概念”中將中國定義爲“系統性挑戰”。怎麼看待這一最新動向?

鄭永年:首先可以肯定,這是美國主導的。美國認爲中國是唯一有能力、有意願在全球範圍對美國構成挑戰的戰略對手。在他們的敘事裏,對美國構成挑戰,就對“以規則爲基礎的世界秩序”構成挑戰。但問題是,美國就是世界秩序嗎?

在中國眼中,無論大國小國,都是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美國看來,美國的秩序就是世界秩序。是美國在破壞甚至拋棄自己參與建立並扮演主要角色的聯合國系統。這就是美國的霸權邏輯,要製造敵人,以維持其霸權。

某種程度上,這是美國信心不足的表現。美國有信心的時候宣佈“歷史終結”,宣佈自己的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後的也是最好的制度;現在美國的民主和制度出問題,就說這是中國、俄羅斯或其他國家的問題。我以前說,美國越來越像前蘇聯了,不停搞有邊界的、排他性、針對其他國家的舉動,其內在邏輯已出現了很大的問題。

2、俠客島:爲何美國和北約如此熱衷於“製造敵人”?

鄭永年:對美國來說,北約就是搞陣營對抗、團團夥夥的工具,用這種方式來建立他滿意的世界秩序。在這一秩序內部,即便是盟友,如果構成對美國霸權的挑戰,照樣打壓。德國、日本經濟實力眼看着要趕超美國,趕緊打壓;法國的核工業挑戰美國,一樣打壓。對美國來說,工具性的國際組織要看是否“趁手”,至於是盟友還是“敵國”,關鍵看是不是聽自己的話。

冷戰期間,蘇聯是所謂“自由世界”的敵人,歐洲也樂得強大的美國來領導他們與之對抗。但冷戰結束後,美國沒有敵人了,也一直在尋找、製造敵人,其動力就是維持霸權。要用“敵人”來嚇唬盟友,使之服從、跟從自己的領導。尤其是“9·11”之後,美國越來越多地採用單邊主義的做法,把聯合國體系拋在一邊,強調“要麼跟我一起,要麼是我的敵人”。

這樣做是負擔很重的。所以特朗普時期我們看到,美國不斷“退羣”或威脅“退羣”,以及減少對盟友的資助。這不是沒有道理的。拜登上臺後重拾盟友戰略,唯一的抓手就是製造一個稻草人般的“共同敵人”,建構出一種“共同威脅”,以便讓其他國家跟自己走。

3、俠客島:1949年北約成立,最初號稱是爲對抗蘇聯爲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但在冷戰結束、蘇聯解體之後依然存在至今並不斷擴張。這種冷戰產物爲何能存在至今?

鄭永年:在他們的敘事中,“北約爲的是維持歐洲安全”。但華約解散後北約不僅沒解散還擴張了。俄羅斯剛開始曾想加入北約,被拒絕。爲什麼?因爲北約是維持美國霸權的工具,而不是維護和平的工具。它只是化妝成和平的天使,喊着“人權高於主權”等口號,實際上包括轟炸南聯盟在內,北約製造了多少衝突?

二分法是西方的根本邏輯之一,就是一種團團夥夥、非此即彼的思維和文化。一戰二戰他們分成兩個陣營;冷戰也分成兩個陣營;現在也是,所謂“the west and the rest”,西方的和非西方的陣營。通過塑造假想敵,來搞內部“團結”。

但是,能做到嗎?美國有沒有足夠的錢投入這一新戰略?其他國家會不會那麼聽美國的話?去年G7峯會,美國就主導着說要搞出一個對抗“一帶一路”的新戰略,今年更是號稱要搞60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計劃”,我們倒希望美國真的能說到做到,一切有利於第三世界和發展中國發展的經濟倡議,我們都歡迎。

問題是他沒這個能力。錢從哪兒來?那麼多貧窮國家現在面對糧食問題、糧食危機,這個計劃裏只准備拿45億美元,塞牙縫都不夠。6000億美元從何而來?美國有錢嗎?況且,中國並沒有像美國描述的那樣開着軍艦到處耀武揚威、搞軍事擴張,這個事實北約內部都看得清清楚楚。這次峯會前,針對對如何定義中國這一問題,荷蘭、比利時、捷克、匈牙利等國都表示了不同意見。

中國跟歐洲沒有任何地緣政治衝突,中國又是一個因商貿而強大的國家,只要是貿易就是互惠互利的。因此,對大多數歐洲國家來說,發展還是重要的。大家又不笨,誰會全力參與這種毫無意義的對抗?

世界各國都看得清楚,烏克蘭危機中北約做了什麼呢?除了把烏克蘭當代理人,讓烏克蘭當炮灰,還有什麼呢?這次參加北約峯會的這些國家,跟中國的經貿關係都非常緊密,不可能切得斷。如果硬要割裂,代價會有多重?

北約的問題,是思維的問題、腦子的問題。“北約有疾,疾在頭腦。”在和平與發展爲主題的時代裏,依然抱着冷戰那一套,怎能不出問題?

對中國來說,關鍵是不要陷入美國的邏輯圈套。你搞排他性的單邊主義,我搞包容性的多邊主義。美國不是說要“合作、競爭、對抗”嗎?中國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來。該合作的領域,氣候變化、核不擴散、公共衛生,肯定要合作的;該競爭的領域,我們強調良性競爭,我們也不怕競爭;有可能衝突的領域管控衝突。6000億美元基礎設施計劃,你去搞嘛,我們真希望你能真金白銀地投入,去幫助落後國家發展經濟。美國自己都說了,那些最落後的地區,幾十個施工隊,沒有一個是美國的。

不要看他說了什麼,要看他真正能搞出什麼動靜。中國有自己的判斷,亞洲國家、歐洲國家也會有自己的判斷。

採寫/公子無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