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記者盧曉 北京報道

股價的瞬息萬變,考驗着資本對企業估值、市場情緒等多重因素的拿捏把握。

6月30日,身處港股的“AI第一股”商湯-W(下稱“商湯”),以5港元價格低開,相較前一交易日收盤價下跌15%。隨後,其股價一度出現了2.91港元這個52周最低點,跌幅接近50%。截至當日收盤,商湯股價收於3.12港元,降46.77%。

股價洶湧直下背後,6月30日也是商湯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們股份解除限售的第一天。面對減持壓力,考驗商湯股價抗跌能力的,或許也並不只在市場與商業層面。

股價下跌壓力

截至6月30日收盤,商湯的成交量爲18.34億股,換手率5.47%,成交額爲59.82億港元。目前其總市值約爲1045億港元。

對於股價的下跌,6月30日,商湯方面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我們不對股價做評論。”而透鏡研究創始人況玉清認爲,市場對商湯股價反應強烈與其大量股份解禁相關。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商湯的投資人太多,“這些投資人多有退出需求,解禁後面臨的減持壓力太大。”

根據招股書,6月30日商湯上市前投資者和基石投資者的全部股份迎來解禁,約佔公司總股本的73%。據記者瞭解,這些股份均爲B類股份,均有截至6月29日、爲期6個月的限售期。

這其中,軟銀資本、阿里巴巴、春華資本、銀狐資本、IDG等上市前投資者合計持有233.62億股。其中,軟銀資本持有商湯科技超過14%的股份,阿里巴巴則持股超過7%。

此外,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商湯科技在赴港股上市前,最終引入了9名基石投資者,分別是中國誠通發起設立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國盛海外香港、上海人工智能產業股權投資基金、上汽香港,以及上海徐匯資本、國泰君安證券投資、香港科技園創投基金、希瑪眼科、泰州文旅。公告顯示,這些基石投資者合計認購量爲10.33億股,佔商湯全球發售完成後已發行股本的3.08%。

商湯也預見到減持壓力,試圖向市場傳遞穩定信號。

6月30日一早,商湯宣佈,爲表達對本集團長期價值及前景的信心,公司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徐立、公司聯合創始人、首席科學家王曉剛、公司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徐冰等管理層自願承諾,於今年12月29日之前,不會出售其持有的約20億股B類股份。這意味着,這些B類股份的限售期,被延長了半年。但這些股份僅約佔商湯已發行股份的5.98%。

還需要提及的是,除了上述B類股份,到今年12月29日,商湯科技擁有超級投票權(一股投十票)的A類股票也將解禁。這些股票中有超九成爲商湯創始人湯曉鷗所有。上述公告顯示,在6月30日將約18.91億股B類股份分配給各有限合夥人後,只擁有A類股份的湯曉鷗擁有商湯68.2%的投票權。

“AI第一股”的喜憂

公開資料顯示,商湯科技在2014年10月由湯曉鷗、徐立等人成立。在這年3月,湯曉鷗帶領團隊發佈了準確率高達98.52%的人臉識別算法超過Facebook,而一舉成名。

去年12月30日,商湯以3.85港元的發行價登陸港股,合計共募資57.75億港元。在上市首日,其股價一度飆升22%。截至當日收盤,商湯股價上漲7.27%至4.13港元,市值達1374.56億港元。而在今年1月4日,商湯的股價還曾最高漲至9.7港元,市值突破3000億港元。這個數字也是其52周的股價最高點。

資本青睞的商湯身負“AI第一股”的光環。

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商湯在“AI四小龍”中融資輪次最多,公開披露融資金額最大。公開資料顯示,在IPO前,其共完成12輪共計52億美元的融資。同時,它也在“AI四小龍”中最先登陸資本市場。

商湯在“AI四小龍”中營收規模也最大。以2020年爲例,商湯34.5億元的營收超過雲從、曠視、依圖三家25億元的總和。

財報顯示,商湯2021年營收約爲47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8%。其中,智慧城市以45.6%的收入佔比,位居商湯第一大業務。智慧商業以41.7%的收入佔比位居第二。智慧生活和智能汽車則分別佔據其去年收入的8.8%和3.9%。

不過,雖然2021年商湯接近70%的毛利率與上年基本持平,但其經調整虧損淨額,則由2020年的8.78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14.18億元。

商湯在財報中表示,2021年的虧損主要由於公司研發投入和優先股的公允價值虧損,公司預期2022年不會進一步確認任何優先股公允價值的虧損或收益。財報還顯示,扣除以股份爲基礎的薪酬開支,商湯2021年的研發投入爲30.6億元,佔收入比爲65.1%。

有業內人士在跟《華夏時報》記者交流時認爲,隨着外部經濟環境變化,以及AI企業間的同質化競爭日趨嚴重,此前資本市場給予商湯等AI公司的估值會出現回落。他認爲,AI企業目前最大的任務還是要尋找更多商業場景實現落地。

“先有持續的大規模技術投入帶來創新,再有商業模式發展,這是一條罕有人走的路。艱難之處在於商業的不確定性。”徐立在去年12月30日商湯的上市致辭中也曾這樣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