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祝嫣然

[ 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投資超過3萬億元。 ]

算力作爲數字經濟時代新的生產力正迅速發展。工信部副部長張雲明近日在2022中國算力大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中國算力總規模超過140EFlops (每秒浮點運算次數),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隨着數字經濟時代的全面開啓,算力作爲重要“底座”支撐,賦能作用日漸凸顯。下一步,工信部將進一步統籌佈局綠色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數據中心、超算等領域研發突破,進一步挖掘算力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等重點領域的應用場景,持續推進算力產業發展。

地方上也進一步加碼佈局。發改委此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中,新開工項目25個,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投資超過3萬億元。

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當前我國算力設施建設有序推進,發展基礎不斷夯實。張雲明介紹,截至2021年底,我國在用數據中心機架總規模超過520萬標準機架,平均上架率超過55%。在用數據中心服務器規模1900萬臺,存儲容量達到800EB(1EB=1024PB)。算力總規模超過140EFlops,近五年年均增速超過30%,算力規模排名全球第二。

與此同時,算力產業鏈條持續完善,算力賦能效應凸顯。目前,我國算力產業鏈已經初步形成,涵蓋由設施、設備、軟件供應商、網絡運營商構成的上游產業,由基礎電信企業、第三方數據中心服務商、雲計算廠商構成的中游產業,由互聯網企業、工業企業以及政府、金融、電力等各行業用戶構成的下游產業。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和相關行業報告,2021年我國IDC(互聯網數據中心)服務市場規模超過1500億元,雲計算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元,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

此外,工信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大數據產業規模突破1.3萬億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國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

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謝存在發佈會上表示,數字經濟時代,算力不僅是關鍵生產力,也將成爲普遍應用。隨着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的推進,算力應用的新模式、新業態正加速湧現,算力深度融入製造、交通、教育、航空航天、金融、傳媒等更多行業,同時,算力調度、算力管理、算力交易也成爲業界探索的重點。算力正在從“資源”變成“要素”,最終將像水、電一樣,應需而生、應需而動、應需而變,成爲人們生產、生活必不可少的基本組成部分。

今年3月,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公佈首批國家新型數據中心典型案例名單,共有32個大型以上數據中心和12個邊緣數據中心入選,爲加快新型數據中心建設和應用,更好支撐經濟社會各領域數字化轉型樹立了標杆。

無錫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吳琦告訴第一財經,“算力時代”已經到來,算力是支撐數字經濟持續縱深發展的重要動力,以人工智能爲代表的產業發展和應用場景強依賴於算力要素,金融市場高頻交易、VR/AR、超高清視頻、車聯網、聯網無人機、智慧電力、智能工廠、智能安防等實時性要求高的場景和業務,將因爲有足夠的算力支撐而得到快速發展和落地。

多地加碼佈局數據中心

各地也在搶抓數字經濟機遇,加碼佈局數據中心,爲加強數字政府建設、激活數據要素潛能以及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新動能,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今年2月,國家發改委、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內蒙古、貴州、甘肅、寧夏等8地啓動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啓動。8個算力樞紐內規劃設立了10個數據中心集羣,劃定了物理邊界,並明確了綠色節能、上架率等發展目標。

全國一體化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是我國算力網絡的骨幹節點。通過在全國佈局8個算力樞紐,引導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向樞紐內集聚,形成數據中心集羣,發揮規模化、集約化效應。

第一財經梳理發現,目前8個國家算力樞紐節點覆蓋省份已陸續發佈“十四五”通信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數據中心機架的建設目標、電能利用效率(PUE)等指標。

國家發改委創新和高技術發展司副司長孫偉日前透露,今年以來,全國10個國家數據中心集羣中,新開工項目25個,數據中心規模達54萬標準機架,算力超過每秒1350億億次浮點運算,約爲2700萬臺個人計算機的算力,帶動各方面投資超過1900億元。預計“十四五”期間,大數據中心投資還將以每年超過20%的速度增長,累計帶動投資超過3萬億元。

6月29日,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發改委發佈了《關於推進本市數據中心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十四五”期末數據中心發展目標。

上海新興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研究院首席專家賀仁龍表示,意見的公佈也意味着整個上海的數據中心空間佈局基本定型。在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發展背景下,上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據點,雙核心中,青浦是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臨港是特殊經濟功能區、特殊綜合保稅區,是雙循環的國際節點,這兩個核心的佈局,也形成了沿着杭州灣以及和蘇州接壤南北兩條線的佈局。

山東省也在積極加碼佈局數據中心。山東省副省長凌文在上述2022中國算力大會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截至目前,算力規模方面,山東省數據中心在用標準機架數突破24萬個,較去年同比增加60%以上,較2019年翻了兩番。組成結構方面,全省已建成大中型數據中心44個,邊緣數據中心176個,低時延邊緣算力佔比遠超全國平均水平。

激發算力“引擎”賦能效應

去年以來,算力發展規劃文件密集出臺。“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指出,要加快構建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強化算力統籌智能調度,建設若干國家樞紐節點和大數據中心集羣,建設E級和10E級超級計算中心。這爲今後五年算力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隨後工信部聯合國家發改委等部門印發《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批覆同意在京津冀、長三角等8個地區建設國家算力樞紐節點,啓動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十四五”信息通信行業發展規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雙千兆”網絡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3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出臺,部署構建數網協同、數雲協同、雲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

謝存介紹,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重點從以下三個方面推進算力產業工作。

一是持續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統籌佈局綠色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推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加速打造數網協同、數雲協同、雲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實現算力水平的持續顯著提升,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算力底座”。

二是聚力推進核心關鍵技術攻關。充分發揮我國的體制優勢和市場優勢,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高端芯片、新型數據中心、超算等領域研發突破,加強先進計算、算網融合等技術佈局,推動算力產業向高效、綠色方向發展。

三是不斷激發算力“引擎”賦能效應。深入挖掘算力在數字政府、工業互聯網、車聯網、金融科技等創新應用場景下的融合應用,提高算力在醫療、交通、教育等傳統行業的應用水平,加快推進算力在更多生產生活場景的應用落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