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作者:fan

近日,理想L9發佈,較高的智能化配置讓這款車熱度居高不下,中科創達作爲理想汽車供應商之一,也頗受市場關注。

實際上,具有百年曆史的汽車行業正在經歷一場新的變革。在這場變革中,原本封閉的系統正逐步走向開放,機械硬件的主導位置逐漸被智能硬件和軟件取代,執行系統開始參與決策,汽車已從簡單的運輸工具轉變爲複雜的交互節點。

而隨着技術與生態的持續演進,激光雷達、智能座艙、域控制器、空氣懸架等配置的滲透率在汽車產業迅速提升。

中科創達公司是一家智能操作系統產品和技術提供商,公司以操作系統爲核心,專注於Linux、Android、RTOS、鴻蒙等智能操作系統底層技術及應用技術開發,能夠提供從芯片層、系統層、應用層到雲端的全面覆蓋的全棧式操作系統技術。

同時,公司在操作系統技術“同心圓”的基礎上主要圍繞智能軟件、智能汽車、智能物聯網三個賽道深耕。

在智能軟件領域,公司的軟件業務包括:驅動程序開發和集成、框架優化、運營商認證、安全性增強到UI設計和應用定製。2021年,公司獲HarmonyOS Connect ISV(鴻蒙智聯獨立軟件供應商)認證;同時與小米達成戰略合作並建立米家生態鏈接入認證實驗室。

在智能汽車領域,公司提供了從操作系統開發、核心技術授權到應用定製、自動化測試等一站式、全產品生命週期的解決方案。

公司和華爲、英偉達、騰訊和威馬等大廠關係密切,爲“2021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優秀合作伙伴”、“騰訊TIME 計劃2021年度優秀合作伙伴(車聯網)”,公司還是英偉達在國內重要的ISP軟件合作伙伴,同時公司協助威馬公司打造了威馬W6的全車交互系統,全車OTA升級等。

在智能物聯網領域,公司爲國內外物聯網客戶提供從芯片層、驅動層、操作系統層、算法層一直到應用層的一站式解決方案。公司爲高通“優秀XR終端方案提供商”,爲美團無人機自主研發提供了專業的底層平臺及技術,同時公司目前還有成熟的邊緣計算產品線。

研發投入較高 車聯網業務面臨車企全棧自研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創達公司高度重視研發。2019-2021年,公司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18%-20%之間,這種研發研發投入的強度在全市場都屬於較高水平。

同時公司員工總數11000多人,其中90%以上爲研發工程師和技術專家,2021年公司研發人員爲10350人,較2020年增長高達52.2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研發費用資本化佔比較高,尤其是2021年,研發費用資本化率爲37.91%,明顯提升。最近三年公司綜合資本化率分別爲17.20%、16.11%和37.91%,呈波動上升的趨勢,公司2021年研發支出資本化比例有明顯提高。

對於公司2021年研發支出資本化比例有較大幅度增加,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2020年發行股票募集資金16.84億元,用於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研發項目、5G智能終端認證平臺研發項目、多模態融合技術研發項目、中科創達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設項目的開發投入。

目前上述五個募投項目開發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並形成了相應的技術成果轉化,2021年上述募投項目形成開發支出2.25億元,資本化研發支出佔公司全部資本化研發支出的比例爲71.77%,是公司2021年研發支出資本化率提升的主要原因。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部分研發型企業如華爲,出於謹慎的考慮,往往很少對研發支出進行資本化處理,更多是進行費用化處理,因此公司在研發支出的財務處理上,並不屬於特別謹慎。

在公司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下,可以看到公司近些年營收持續加速增長,同時分部結構更加均衡。

2019-2021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爲18.27億元、26.28億元及41.27億元,2019、2020及 2021年度同比增長率分別爲24.74%、43.85%及57.04%,公司營業收入保持較爲快速的增 長,同時營收增速有加速的趨勢。

同時,最近三年,公司智能軟件、智能網聯汽車及智能物聯網的收入規模均保持增長,其中:智能軟件業務2019-2021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爲9.67億元、 11.62億元及16.31億元,兩年複合增長率爲29.90%;智能網聯汽車業務2019 -2021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爲4.81億元、7.7億元及12.24億元,兩年複合增長率爲59.50%;智能物聯網業務2019-2021年度營業收入分別爲3.79億元、6.95億元及 12.72 億元,兩年複合增長率爲 83.13%。

可以看到,持續高強度研發投入之下,公司軟件業務從2019年佔比高達52.91%到今年一季度已經僅佔比32.93%,公司三大業務佔比更加均衡。

同時公司智能網聯汽車業務和智能物聯網業務增速明顯快於公司軟件業務。

1、智能軟件業務

公司智能軟件業務是爲包括智能手機在內的智能終端設備,提供智能操作系統軟件服務和技術解決方案。智能軟件產品包括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手持終端、筆記本及POS設備在內的智能設備產品。

公司的智能操作系統方案支持所有流行的移動操作系統,如Android、Linux、鴻蒙、Windows等,涵蓋操作系統的整個領域,包括驅動程序開發和集成、框架優化、運營商認證、安全性增強、UI設計和應用定製。

對於公司軟件業務增速較另外兩主營業務低,公司稱主要是因爲軟件業務基數較大,同時最近3年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增長速度有所放緩。

公司的智能軟件業務的重要驅動就是隨着5G技術的商業化落地和滲透率提升,以5G智能手機爲代表的智能終端設備呈現出較快的增長態勢。

5G設備需要下游終端廠商根據 5G 芯片、5G 通訊模組等全新的硬件設備開發、 優化、調試配套軟件,從而導致終端廠商爲包括公司在內的智能操作系統軟件公司帶來大量研發需求和開發需求。

考慮到目前5G滲透率已大幅提升,智能手機市場目前依然在持續放緩,因此公司軟件業務未來可能增速有放緩可能,實際上今年一季度公司軟件業務增長已經大幅放緩。根據公司定期報告,公司軟件業務2021年營收爲16.3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0.33%。2022年一季度,公司智能軟件業務實現收入約3.8億元,同比增長約24.6%。對比可以看出公司智能軟件業務放緩明顯。

2、智能網聯汽車業務

公司智能網聯汽車業務打造了基於SOA架構的座艙平臺,實現了跨OS、跨設備、車雲一體的方案,利用SOA在車輛和外部部署設備,能夠讓車輛更加智能地實現車主用戶的需求。這一架構可以讓用戶通過APP即可實現對車輛控制,目前這一產品基本成爲智能汽車標配。

同時,公司提供從AVM(全景環視系統)、APA(自動泊車)、RPA(遙控泊車)的全鏈產品。在高階駕駛領域,公司全線佈局智能駕駛平臺,進軍智能駕駛和未來整車計算平臺市場。形成從智能駕駛域控制器平臺、底層軟件、操作系統、中間件、軟件集成及測試全覆蓋的自動駕駛開放平臺。

公司智能汽車業務2016年至2020年複合年均增長率高達102%。汽車業務收入在公司業務收入中的佔比亦逐年提升,由2016年的5.45%,提升至2022年一季度的30.8%。2021年全年和2022年一季度,智能汽車業務分別增長58.91%和50.4%。

目前全球範圍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發展,汽車行業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成爲主流發展趨勢,汽車產業爲實現“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等功能衍生了大量的軟件開發和技術服務需求,在這一產業趨勢面前,未來公司智能汽車業務依然有較好前景。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智能網聯汽車是人工智能、大數據和雲計算等新興軟件的綜合體,高精度地圖和定位、環境感知、規劃決策、車輛行動控制等都將通過軟件的方式來完成,“軟件定義汽車”日益成爲共識。

同時,當前各個廠商的電子電氣架構基本處在以域控制器爲主要架構的階段。域控制器架構下, 操作系統主要是爲各個域服務,由於各個系統來自不同的供應商,系統之間的兼容性不足。所以,需要進行操作系統的研發,提供未來智能汽車所需的運行環境和軟件部署環境。

整車操作系統是連接汽車芯片以及汽車各子系統的橋樑,所以前期需要圍繞高算力車規級芯片基礎軟件系統的架構搭建,系統研發等方面打造核心的基礎。因此,當前整車操作系統的開發已經成爲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但是,也正是由於“軟件定義汽車”日益成爲共識,部分整車廠商如特斯拉、小鵬和理想等把軟件能力作爲智能化水平的勝負手,堅持車企全棧自研,軟硬一體均衡發展軟件和高集成度域控制器。

以理想L9爲例,即搭載了自身全自研的中央域控制器,理想汽車自身完成全部硬件、系統和軟件的開發。

同時特斯拉自model3開始,其電子電氣架構亦轉向高度集成,其中中央域控制器集成自動駕駛和娛樂控制模塊,右車身控制器繼承了自動泊車駛入駛出、熱管理、動力系統、BMS 等,而左車身域控制器則負責了燈光,車身穩定系統、轉向柱控制等。

實際上,車企全棧自研和高度集成的電子電氣架構可以大幅度縮減車載線束總長度,幫助車企減少成本,同時可以提升車企OTA能力。

此外,在高階智能駕駛領域,爲了掌握底層數據和算法,主機廠越來越多選擇繞過傳統一級零部件供應商,直接與原有的二級供應商,比如,芯片、傳感器等直接合作,以確保拿到底層數據可以持續改進算法。

因此未來公司的智能車聯網業務可能將受到車企全棧自研的影響,在相關調研中,公司也被投資者諮詢公司如何看待車廠自研的趨勢。

公司則表示:”公司從應用層算法API往下到BSP以上的軟件領域,再加上Kernel級的操作系統,提供整個大的泛操作系統平臺。通過公司的平臺層技術,可以幫助降低應用算法和車廠對於應用算法移植的難度。

並且通過一個良好的框架,車廠客戶可以根據需求靈活地選擇: 車廠可以選擇用自己的框架,或者依託公司的平臺,公司可以提供框架,車廠可以在平臺上進行設計和後期的調試。

從雙方的合作模式和分工來看,車廠主要掌控在最貼近客戶、最能感知價值的應用層。而平臺軟件是在應用層的下端,這個領域很難有車廠能夠完全把控。依靠比如創達這樣在操作系統領域深耕多年的平臺廠商合作,車廠在這個基礎平臺之上運行生態,這是一個最好的合作方式。”

對於中短期業務展望,公司則表示,公司的智能座艙業務的大客戶的數量和規模明顯在快速增長。大客戶數量的持續增長,表明創達在頭部客戶的市場份額不斷增長。另外,從區域市場來看,得益於公司長期堅持的全球化戰略,2022年全球客戶應收增長會更快。在汽車業務的增長中,海外市場的增速將會超過國內業務,在汽車收入中的佔比也會提升,並且會帶動智能汽車業務整體毛利率的提升。

3、智能物聯網業務

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增速在三個主要業務中增速最高,公司稱主要系公司在全球多個 市場區域及多個智能硬件品類中取得突破,在機器人、智能視覺、XR、手持終端等產品領域硬件產品出貨有快速增長。目前智能物聯網業務的收入佔比自2019年的20.76%提升至2021年的30.82%。

2021年,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爲入12.72 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82.87%。今年一季度,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實現收入約4.18億元,同比增長約67.2%。

在物聯網業務中,公司貫徹着一橫兩縱戰略。

一個橫軸是物聯網OS,相當於物聯網整體的基礎設施,通過OS平臺、 芯片平臺、核心中間件來打造核心競爭力。聚焦在高度且複雜的計算需求,深度操作系統以及上層中間件軟件和應用軟件等領域全線佈局。

兩個縱軸其中之一是智能硬件/智能模組。模組整合了公司的軟件和相關計算模塊,形成了軟硬一體方案。主攻包括機器人、智能視覺、AR/VR、視頻會議系統、可穿戴、智能音箱、手持終端、以及相關ARM架構的邊緣設備和ARM矩陣服務器等垂直方向。

另外一個縱軸是智能行業。智能行業包含兩大戰略方向。一個是面向行業類的平臺型產品,即邊緣計算。另外一個是垂直行業方案,即通過一系列產品+多個垂直行業方案的模式。系列產品是以具備核心計算能力的產品,加上對應的操作系統的軟件,加上對應的算法和場景化的基礎軟件,然後面向不同的垂直領域提供軟硬一體的解決方案。當前的垂直領域包括工業,樓宇,交通,零售等。

公司認爲目前物聯網是多點分散,尚未完全標準化的市場。

針對物聯網領域產品和場景的碎片化,公司主要通過與知名芯片廠商合作,將共通的技術“模塊化”設計,在底層通用模塊的操作系統上加入各自的應用,就可以實現差異化功能,幫助客戶降低研發成本,終端廠商客戶無需再花精力開發底層模塊。

但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收入在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中增速最快,但是相關業務回款似乎並不順暢。

公司在最新的定增中表示,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預計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需要加大相關原材料和庫存產品的儲備,與此同時智能物聯網業務的回款週期相對較長,經營性應收項目增長超過經營性應付項目,對公司現金流形成較多佔用,因此需要適當補充流動資金以支撐業務繼續增長。

根據公司2022年一季報,公司應收票據及賬款餘額爲12.32億,同比大增61.87%;公司存貨餘額爲8.41億,同比大增66.27%。公司智能物聯網業務的發展也可能給公司帶來了一定的應收賬款壞賬風險和存貨跌價風險。

同時,公司現金流也受到了明顯影響,2019年至2021年,公司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爲1.42億元、3.41億元和1.39億元,2021年下滑非常明顯,公司淨現比僅爲0.21,公司表示主要系公司處於快速發展期,運營資金需求增長較快,公司存貨、應收款等均有大幅的增長,對公司現金流佔用較多所致。

上次募資進展僅51.64%又募資31億 募資同時對外有近10億投資

此外,近期公司拋出一份定增計劃,公司計劃定增31億,據悉已獲監管通過,距公司上次定增不足兩年時間。

2020年7月,中科創達募集資金淨額爲16.84億元,分別用於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研發項目、5G 智能終端認證平臺研發項目、多模態融合技術研發項目和 中科創達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設項目。

截至2021年底,中科創達前次募集資金累計使用6.6億元,僅佔前次募集資金總額的39.22%。其中,中科創達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進度僅爲18.64%。截至2022年4月30日,公司前次五個募投項目使用募集資金情況如下表所示:

監管亦要求公司說明前次募集資金實際進度與前次募集說明書載明的進度是否相符,是否存在過度融資的情況。

公司則表示,截至2022年4月底,公司前次五個募投項目的總體募集資金使用比例爲51.64%,其中“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研發項目”和“多模態融合技術研發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比例高於 60%,“智能網聯汽車操作系統研發項目”和“中科創達南京雨花研究院建設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比例接近50%,“5G 智能終端認證平臺研發項目”的募集資金使用比例高於40%,公司後續將根據項目的實施進度按計劃投入募集資金,促使上述項目儘快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除了上次募資總體投入進展僅爲51.64%外,公司在大額募資的同時,對外投資規模龐大,截至2022年3月底,公司“其他權益工具投資”餘額爲9.98億元。

對此,公司則表示“其他權益工具投資”中均爲公司對外投資的參股公司和產業基金,該等參股公司的業務與中科創達的主營業務相關,系中科創達圍繞主營業務展開的投資。相關產業基金投資屬於中科創達以收購或整合爲目的設立或投資的、與主營業務相關的產業基金,不屬於以獲取投資收益爲主要目的的財務性投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