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世界上率先動用核武器的國家,給日本廣島和長崎這兩座城市帶來了巨大的傷亡損失,迫使日本在二戰中停止了負隅頑抗的想法。二戰結束後,美國爲了穩固在全球稱霸的利益,四處挑起戰爭,甚至在沒有得到聯合國允許的情況下直接向他國發動戰爭,盡顯囂張霸道的姿態。

不過美國在這些戰爭中,都沒有再次動用過核武器,即便是像越南戰爭和阿富汗戰爭這樣打了近乎20年都沒有取得成果的戰爭,也未將核武器拿出來進行威懾。但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查德上將卻曾在研討會上透露在應付大國戰爭時,會率先動用核武器,不給對手任何打贏的機會

核武擴增與削減

世界格局在二戰結束後發生了鉅變,美蘇由此進入爭奪世界霸權的冷戰狀態。這段時間,世界各國人民因美國在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造成的破壞,對使用核武器產生了嚴重的反感情緒,在全人類都在渴望和平的大背景下,美蘇兩國對發動戰爭保持了剋制與冷靜。

儘管世界反核情緒高漲,但核武器在軍事領域具備重大戰略意義,開展核武計劃的國家依舊絡繹不絕。美蘇兩個軍工業大國在展開軍備競賽後,核彈的開發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蘇聯更是研製出了爆炸當量達到5000萬噸的沙皇炸彈。毫不誇張地說,美蘇兩國巔峯時期的核彈總數足以摧毀地球生態文明。

核武器的迅速擴散也讓美蘇對人類安全產生了擔憂,兩國便在1968年達成協議簽訂了《防止核武器擴散條約》,放緩了發展核武器的步伐,美蘇劍拔弩張的氛圍也由此緩和了很多。蘇聯解體後,美國與俄羅斯再度就削減核武器簽署了多個階段的削減戰略武器條約,雙方核彈數量被大幅裁減

在奧巴馬擔任美國總統期間,甚至還提出了“無核世界”的倡議,呼籲建立沒有核武器的世界,並表示美國會在這場行動中做出表率。不過在號召銷燬核武器的同時,奧巴馬卻又提出核武器對美國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在世界核武器還沒有清除前,美國不會將自己的核武器全部削減

隨後奧巴馬在推動削減核武器這方面,與俄羅斯在2010年簽訂了《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但隨着國際形勢的變化發展,美國在削減核武器這方面的態度發生了極大的轉變,不僅退出了《中導條約》和《開放天空條約》,還撕毀了《伊核協議》,在續約《新削減戰略武器條約》上也曾屢番推遲。

釋放核武危險信號

美國國防部副部長凱瑟琳·希克斯此前更是表示美國將不會遵守“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承諾,並指出如果美國在常規戰爭中遭到襲擊,會考慮在合理的情況下動用核武器維護自身安全。在美國內部,並不是凱瑟琳·希克斯一人對核武器在戰爭中的應用表明了這樣的態度。

美國戰略司令部司令查爾斯·理查德上將也同樣宣稱過,美國不會在覈戰爭爆發後再考慮採用核武器進行威懾,而是會在戰爭打響後,就率先使用核武器進行戰術打擊,不給對手任何能贏的機會。從美國軍部各個發言人的言論來看,美國在常規作戰下會動用核武器的意思已經十分明顯。

除此以外,美國也有意重啓核試驗,推動使用核武器進行戰術打擊的合法化。作爲世界擁核大國,如果美國重啓核試驗,其核彈毀滅能力將會遠遠超出冷戰時期的最高標準,一旦投入戰爭,將會給對手造成極大的威脅。美國之所以表明會在戰爭中考慮首先採用核武器,實際上是基於大國戰爭的背景。

蘇聯解體後,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讓其充分享受到了作爲世界中心所帶來的福利。然而世界格局卻在時代進步中朝着多個強國的趨勢發展,美國超級大國的地位正在遭受擠壓。中俄作爲世界上具備強大影響力的國家,軍事和經濟發展快速,國際地位不同往日,這對美國而言,無疑是在挑釁它的威嚴。

因此,美國爲了確保自己世界霸主的地位,積極打壓中俄的發展。同時,中國和俄羅斯在軍事領域取得的豐碩成果也讓美國更爲擔憂自己的軍事霸權主義會被削弱,遂在國際上釋放核武危險信號,想以此對中俄進行核威懾,那麼中俄會就此妥協嗎?當然不會。

如何應對核威懾?

俄羅斯在外界眼中是所謂的戰鬥民族,從來沒有因爲強國的打壓制裁而屈服。面對美國釋放的核武危險信號,俄羅斯也不會選擇坐以待斃,畢竟俄羅斯就曾多次表明,如果俄羅斯的安全被影響,也不介意打響核戰爭。如果美國在大國戰爭中率先動用核武器,俄羅斯也必將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作爲蘇聯最大的繼承國,俄羅斯在削減核武器的過程中減少了很多核彈,但其製造核武器的技術和能力並沒有丟失,依靠其龐大的軍工產業,俄羅斯能迅速在大國博弈中與美國形成抗衡之勢。一旦美俄兩個大國深陷核戰,沒有誰能真正獲得勝利,要麼玉石俱焚,要麼各退一步。

中國自二戰結束後就深刻意識到了發展核武器對國家安全所具備的戰略意義,並在各個科學家的努力下先後成功試爆了原子彈和氫彈,表明我國成功擁有了能製造核武器的能力。儘管我國沒有公開過核彈的儲備數量,但就我國的導彈發展趨勢來看,我國的核威懾力量不容挑釁。

就拿東風41洲際導彈來說,具備極強的機動性,能在任何地方發射,且能攜帶多枚核彈頭跨洲際實施戰略打擊任務,最重要的是,這枚導彈的突防能力極強,能迅速突破對方反導系統直擊目標。如果我們被捲入大國戰爭中,美國想要先發制人,結果可能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

舉報/反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