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荊軻,一位刺秦勇士,雖敗猶榮,這個名字因此在易水上空迴盪了2000多年。

文章圖片1

易水送行劇照

秦王政乃千古一帝,山東六國諸侯提及他的名字都不禁瑟瑟發抖。荊軻何許人也?敢單挑秦王,這需要多大的勇氣。帶着這個疑問,再度細細品讀《荊軻刺秦》。

01 荊軻其人

荊軻祖先原本是齊國人慶氏,後遷居衛國,愛好讀書、擊劍。

1)劍術

一名合格的刺客必須具備一身上乘的武藝,荊軻能被推薦爲行刺秦王政的刺客,按理說必須是數一數二的頂級高手。他酷愛擊劍,那麼不妨先看看其劍術如何。

① 衛國國君看不上

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元君,衛元君不用。

荊軻最初居住在衛國,自認爲劍術精湛,曾想報效於衛國,沒想到卻被衛元君一口拒絕了。話說秦國的發展壯大必須感謝兩個衛國人,一個是商鞅,一個是呂不韋,所以秦國一直對衛國優待有加。時逢秦國攻打魏國,設置了東郡,便把附屬國衛國遷到野王。

其實亂世之中,劍術高超的保鏢應該是那些國君的剛需,衛元君不任用他,估計與他的劍術水平也有關係吧。遭到拒絕後,荊軻自覺在衛國沒有前途,從此便開始浪跡天涯。

② 蓋聶認爲荊軻劍術不精

荊軻的第一站就是榆次,那裏有個真正的高手蓋聶。荊軻自我感覺良好,於是便去拜訪蓋聶。俗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雖然兩人沒交過手,但是荊軻一開口,蓋聶便知道其水平如何。於是,還沒討論多久,蓋聶就不耐煩了,心想着這傢伙劍術不精,還在那裏說得口若懸河,便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文章圖片2

蓋聶劇照

荊軻還算機靈,看見蓋聶瞪他,便藉口自己有事先行離開。其他人就勸蓋聶,人家遠道而來,何必如此對他呢!蓋聶想想也對,就派人去找他。結果荊軻把租的房子都退了,乘車離開榆次了。看樣子,荊軻本打算在榆次久住,只不過蓋聶瞪了他一眼,他就倉惶離開。

蓋聶曰:“固去也,吾曩者目攝之!”

蓋聶對荊軻的評價:“本來就該走了,我瞪了他一眼,他害怕了。”看似簡單的一句話,其實包含着兩層意思:

其一、荊軻不懂劍術或者水平太差,蓋聶認爲他不要再呆在一羣劍客之中濫竽充數;

其二、荊軻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技不如人,怕蓋聶真的動手自己招架不住,所以三十六計,走爲上策。

2)膽識及謀略

一個好刺客不僅要身懷絕技,還必須膽識過人,懂得隨機應變。

① 臨陣脫逃

荊軻遊於邯鄲,魯句踐與荊軻博,爭道,魯句踐怒而叱之,荊軻嘿而逃去,遂不復會。

荊軻離開榆次後,就穿過太行山,來到了邯鄲。這裏有些蹊蹺,那時趙國應該是戰國紛飛,沒想到這裏的人還有心思博戲。博戲就是類似於擲骰子的賭博,賭博也是一門技術活,講究眼疾手快,頭腦靈活。荊軻愛好挺廣泛,便與當地高手魯句踐切磋,沒多久,兩人便因博局的路數爭執起來,魯句踐火了,呵斥道:“你到底懂不懂啊?”然後,荊軻又悄悄地走了,從此兩人再無謀面。

文章圖片3

魯勾踐劇照

魯句踐是本地人,深諳博戲套路,荊軻顯然搞不明白,纔會與他爭執。這裏至少可以看出荊軻領悟能力不高,也缺乏臨場雄辯的口才。一個博戲之人的一句話都能嚇退他,後來能出現在衆目睽睽之下的秦宮裏且處變不驚,從這裏看還是存疑的。

② 缺乏謀略

從荊軻的旅行路線來看,從衛國到榆次、到趙國的邯鄲最後到達燕國,荊軻一路走來應該明白此刻趙國的滅亡只不過是旦夕之間的事情。如果荊軻具高瞻遠矚的目光,就知道秦國統一天下已經勢不可擋,爲何還要抱有僥倖心理行刺秦王呢?難道僅憑其一己之力就能扭轉乾坤?由此可見,荊軻缺乏謀略,換句話說,就是稀裏糊塗被外力一步步推上了刺秦的不歸路。

文章圖片4

荊軻旅遊路線

3)喜歡安逸的生活

荊軻既至燕,愛燕之狗屠及善擊築者高漸離。荊軻嗜酒,日與狗屠及高漸離飲於燕市,酒酣以往,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於市中,相樂也,已而相泣,旁若無人者。

荊軻旅行的最後一站是燕國,在這裏他終於安定下來。荊軻結交了兩個朋友,一個屠夫,一個音樂家高漸離。

這裏沒有蓋聶這樣咄咄逼人的劍客,也沒有魯勾踐那樣盛氣凌人的能人。這裏只有酒和肉,還有音樂。荊軻在此地無拘無束,所以纔敢日日縱酒,盡情高歌。

文章圖片5

高漸離劇照

說到這裏,荊軻的形象大致躍然紙上,劍術不精,謀略一般,臨陣脫逃,擅長喝酒唱歌。

02 按理說,刺殺秦王這種活兒必須交給頂尖高手纔行,怎麼會落到荊軻的肩上?荊軻爲何沒像以前一走了之?

1)愛結交朋友

荊軻這一路走來,雖然不是很光彩,但是可以看出他很喜歡結交朋友,特別是當地名人。與那些名人交際,當然需要吹捧自己一番,對方欣賞便結交,如果被真正的高手識破,便毫不猶豫地扭頭便走。這貌似是荊軻結交朋友的一貫原則。

荊軻到了燕國這裏,除了把酒高歌,還是會抽空去結交一些地方名流,其中就有隱士田光。俗話說,村中無大樹,茄棵也稱王。荊軻,姑且稱之爲二流劍客吧,到燕國這裏搖身一變成響噹噹的大俠了。田光不善劍術與博戲,故不知荊軻技藝如何,一來二去,兩人便成了莫逆之交。

可是,荊軻萬萬沒想到,正是這位朋友,自己纔會告別來之不易的安逸生活,深入虎穴去刺殺天下第一恐怖的王。

2)田光的舉薦

秦軍即將滅趙,燕國太子丹寢食難安,不但與秦王政又有宿怨,又接收了秦國叛將樊於期,所以對他而言,只有刺殺秦王政才能解決所有問題。於是,其師傅鞠武爲其引薦田光。田光深知自己完不成任務,便向太子丹舉薦了荊軻。

文章圖片6

田光劇照

僂行見荊卿,曰:“光與子相善,燕國莫不知。今太子聞光壯盛之時,不知吾形已不逮也,幸而教之曰'燕秦不兩立,原先生留意也’。光竊不自外,言足下於太子也,原足下過太子於宮。”

田光擔心荊軻拒絕,一上來便將了荊軻的軍,直言整個燕國都知道咱們關係不錯,這下荊軻想要逃避都不行了。

田光接着又說:“咱倆關係這麼鐵,可惜我年老完不成任務,但太子丹如此器重我,又不忍心拒絕,我認爲你才華高我一籌,可擔此重任,便鄭重地向他推薦了你。”

就這樣,荊軻就莫名其妙地被田光“好意”推薦給了太子丹,且無法推脫。

3)不接受刺殺任務也得死

田光曰:“吾聞之,長者爲行,不使人疑之。今太子告光曰:'所言者,國之大事也,原先生勿泄’,是太子疑光也。夫爲行而使人疑之,非節俠也。”欲自殺以激荊卿,曰:“原足下急過太子,言光已死,明不言也。”因遂自刎而死。

田光本想推給荊軻便可置身事外,但沒想到臨走時,太子丹來了一句:“先生務必保密。”怎麼保密?太子丹已經心生疑慮,田光是個明白人,知道只有死人才能保密。自行了斷還可保住家人的性命,而且只有自己死了,才能讓太子丹明白自己已將事情轉告荊軻。

文章圖片7

荊軻劇照

田光在荊軻面前自刎,荊軻已經無路可退,因爲,他也知道了太子丹的祕密。另外,太子丹這麼精明的人爲了防止田光泄露祕密,私底下也會派人跟蹤田光的行蹤。即便田光沒轉告荊軻,太子丹也斷然不會相信。

燕國是太子丹的天下,荊軻又那麼出名,此時想要像往常一樣一走了之,恐怕比登天還難。

於是,荊軻在毫無選擇的情況下,莫名其妙地去面見太子丹,又無可奈何地接下了天下最棘手的刺殺任務。

那太子丹爲什麼輕易信任荊軻?一是知名人士田光的舉薦,二是病急亂投醫。

4)荊軻也想拖延時間

荊軻被迫接受任務,太子丹以爲找到救命稻草,便封其爲上卿,好喫好喝地招待着。但是荊軻知道這一去必然是死路一條,當然希望這一天永遠不要到來,又或者盼望秦國現在就進攻燕國,兩國一旦開戰,自己也沒有必要前去行刺秦王了。因此,他便遲遲不肯出發,能多活一日算一日。

趙國滅亡,秦軍已兵臨城下。太子丹急得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催促荊軻立刻出發,要不讓秦舞陽先行。而秦國此時將作戰的重心轉向魏國,荊軻知道搪塞不過去了,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那麼秦舞陽出發之日就是自己的死期,因爲只有死人才能保住祕密,如好友田光。但又怕太子丹忌恨自己,連累家人和朋友,便聲稱自己在等人。

文章圖片8

太子丹劇照

燕國地處最北面,荊軻不可能在等狄人,如果朋友在中原,也完全可以約好在中原碰頭。

太子丹也不傻,不揭穿荊軻,但是卻給荊軻配了個助手秦舞陽。這傢伙雖然粗陋了一些,但卻來頭不小,既是燕國第一勇士,也是燕國名將秦開的孫子。一路上,有秦舞陽看着,荊軻縱是插翅也難飛了。

3 荊軻刺秦

荊軻無路可退,只能硬着頭皮赴秦。但是他還是想爲自己搏一把。

1)讓樊於期自刎

荊軻前思後慮,就這樣帶着一副地圖去,恐怕連秦王的面都沒見着,就一命嗚呼了。其實,荊軻的想法是完全正確的,對秦王政來說,趙國這個硬茬除掉後,此刻燕國的土地已經是囊中之物,什麼時候取只取決於他的心情。

樊於期就不一樣了,他完全可以逃走,逃到狄人那裏,如此一來,恐怕秦王有生之年未必能將其抓捕歸案。所以,樊於期的首級對秦王更具吸引力。

荊軻知道太子丹不同意,便親自去遊說樊於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樊於期也是條好漢,二話不說,慷慨自刎。太子丹知道後,也只能接受,畢竟還是燕國重要。

2)易水送行

文章圖片9

易水送行劇照

太子丹爲了行刺成功,叫人打造了一柄劇毒無比的匕首,見血即亡,將其藏於地圖之中。且地圖由秦舞陽保管,荊軻沒有機會將其取出。荊軻是可悲的,太子丹將他所有的求生之路都封上了。如果不放匕首,荊軻還可以送上地圖和人頭就走,也能全身而退。但是地圖裏藏着柄匕首,荊軻是完全無法向秦王解釋,只有死路一條。

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爲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又前而爲歌曰:“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復爲羽聲慷慨,士皆瞋目,發盡上指冠。於是荊軻就車而去,終已不顧。

易水之畔的送行尤爲壯觀,荊軻高唱着“壯士一去兮不復返”,頭也不回地走了。無可奈何的他,只能用最擅長的歌聲喊出了發自肺腑的絕望之情。當離開燕國土地的那一刻,他寧願從來沒有到過這裏,本以爲找到了自己的歸宿,沒想到竟是條不歸路。

3)秦宮行刺

本來荊軻是個臨陣退縮的人,這時在太史公的筆下,身處森嚴的秦宮,竟然面不改色。也許當人面臨生死存亡之際,會爆發出超乎平常的能量吧。

文章圖片10

荊軻劇照

除了秦舞陽表現得比較正常外,荊軻出奇得沉着冷靜,秦王出奇得毫無疑慮。就這樣,地圖打開了,匕首漏了出來。荊軻按照自己預演了幾百次的套路,左手一把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準備行刺。可惜,秦王的衣袖掙斷了。真是天意弄人,荊軻從未想到還有這種意外。

就在荊軻絕望之際,劇情又反轉了,秦王拔不出自己的劍。秦國,一個尚武的國家,秦王,一定學習過射箭劍術的國君(太子基本學習科目),朝夕相處了十多年的佩劍,此時竟然拔不出來了。荊軻的機會又來了,如果他真的是一位頂尖高手,現在就可以將秦王拿下,可是他又浪費了絕佳機會,因爲秦王政與他徒手相搏,荊軻居然沒有能力將他拿下。

更令人費解的是,滿朝文武猶如被磁鐵吸住了,沒人上前制止,眼睜睜地看着秦王獨自掙扎在生死線。即便沒有武器,哪怕衝上去10個人,荊軻也絕對是招架不住的。然後,不可思議的是,秦王政接見外賓的時候,朝堂上還站着個揹着藥箱的太醫。就在滿朝文武發呆的時候,他出手了,藥袋如飛鏢一樣不停地砸向荊軻。荊軻受到干擾,侍從們這才如夢初醒,教秦王政拔出劍來,荊軻被砍中,只能扔出匕首,可惜沒中。

文章圖片11

荊軻刺秦劇照

4)生擒秦王的可能性

荊軻在死之前,說道:“如果不是想生擒你,逼你歸還諸侯們的土地,你早就死了!”事實上可能嗎?

《史記》上記載了魯國刺客曹沫在會盟之時,成功挾持齊桓公,逼其歸還魯地的事情。但事實如何?

莊公自懷劍,曹劌亦懷劍,踐壇,莊公抽劍其懷曰:“魯之境去國五十里,亦無不死而已。”左揕桓公,右自承曰:“均之死也,戮死於君前。”管仲走君,曹劌抽劍當兩階之間,曰:“二君將改圖,無有進者!”管仲曰:“君與地,以汶爲竟。”桓公許諾,以汶爲竟而歸。

《左傳》上並未提及行刺事件,可能是爲了維護魯國的尊嚴而故意隱去此事。

《管子》上則有詳細的記載:齊魯會盟,雙方約好不帶武器。但是到了會盟現場,魯莊公與曹劌都將劍藏於懷中,魯莊公用劍挾持齊桓公,欲同歸於盡。管仲等人衝上來想救齊桓公,曹劌拿劍擋住他們,然後在管仲的勸說下,齊桓公才同意歸還土地。

文章圖片12

太子丹也曾跟荊軻提過此事,也想學曹沫挾持秦王讓其歸還土地。那麼,齊桓公被擒和生擒秦王能同日而語嗎?

① 魯莊公武藝高強,而荊軻劍術不精

莊公十年,大敗宋師於乘丘。乘丘之役,公之金僕姑射南宮長萬,公右遄孫生搏之。

魯莊公本就是一等一的高手,曾一箭射傷宋國第一高手南宮長萬。

② 兩國在外面會盟,齊國並沒有壓倒性的優勢。荊軻獨闖虎穴,如甕中之鱉,機會稍縱即逝,如不能一擊即中,將必死無疑。假使荊軻挾持秦王成功,秦王即便籤下了盟約,荊軻也不能活着離開號稱虎狼之國的秦國。

③ 魯莊公與曹劌持劍且配合默契,而齊國赤手空拳。這裏助手秦舞陽已經嚇傻了,荊軻一柄匕首難敵秦王政的長劍,且秦國宮殿之上人多勢衆,一旦醒悟過來,不要說藥包,隨便扔點宮殿裏的擺設物品過去都可以輕鬆擊倒荊軻。

其實,荊軻也知道即便秦王同意退還土地,自己也不能活着出去,也許只是想放手一搏,來獲得萬分之一的生還機會吧。

文章圖片13

荊軻劇照

結語:

荊軻,本打算憑藉自己的劍術能效力於衛國,適逢衛國已經名存實亡而被拒之門外,感嘆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從此仗劍浪跡天涯。

從衛國出發,輾轉於榆次、邯鄲,遇到蓋聶、魯勾踐,他才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終於明白自己不過是平庸之輩,從此甘願與屠夫、高漸離爲伍,把酒高歌於燕國街頭,過着平淡安逸的生活。

奈何命運造化,陰差陽錯他又被田光推薦給太子丹,別無選擇地肩負起刺殺秦王挽救燕國的沉重使命。他也想效仿曹沫挾持秦王而得土地,最後終因資質平平而血濺秦宮。

刺秦雖未成功,荊軻卻因此流芳百世。不過,如果再給荊軻一次從頭來過的機會,他還願意再去燕國嗎?

參考資料:《史記》、《左傳》、《管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