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新網】隨着疫情形勢總體改善,相關防控措施逐步放鬆,服務業生產經營開始恢復,行業景氣度大幅升至擴張區間。

7月5日公佈的6月財新中國通用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服務業PMI)錄得54.5,較5月大幅回升13.1個百分點,結束了連續三個月的收縮狀態,並升至2021年8月來最高。這意味着服務業開始觸底反彈。

此前公佈的6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回升3.6個百分點至51.7;在兩大行業PMI同時回升的帶動下,財新中國綜合PMI上升13.1個百分點至55.3,創2021年1月以來新高,反映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恢復增長。

財新中國PMI走勢與國家統計局一致。統計局公佈的6月製造業PMI錄得50.2,上升0.6個百分點,服務業PMI提高7.2個百分點至54.3,綜合PMI回升5.7個百分點至54.1。

從分項數據看,服務業供給和需求均有所回暖。6月服務業經營活動指數和新訂單指數重回擴張區間,供給改善程度好於需求。受訪企業表示,隨着防疫措施放寬,經營活動得以恢復,同時客戶數量和消費量上升,支撐銷售復甦。但疫情繼續抑制整體需求,新增訂單量未見好轉。外需方面,由於疫情和旅行限制,服務業新出口訂單指數連續第六個月落入收縮區間。

儘管服務業供求出現好轉,就業情況仍未見明顯改善。企業爲削減成本而減少用工,同時疫情也導致部分員工離職,導致6月服務業就業指數連續第六個月低於榮枯線,不過較前兩個月輕微上升。6月服務業積壓業務量指數仍高於臨界值,但較5月略有回落。

服務業成本漲幅放緩,銷售價格繼續小幅上升。由於原料價格下降以及壓縮用工降低了成本,6月服務業投入價格指數在擴張區間回落至兩年來最低。服務業出廠價格指數連續第二個月高於榮枯線,但漲幅較5月略有放緩。調查顯示,雖然部分企業因投入成本上揚而提高收費水平,但市況相對低迷,企業定價能力受限。

雖然服務業經營活動在6月強勁反彈,但經營預期指數僅與5月持平,仍有部分企業擔心未來疫情會繼續影響經營和客戶需求。

財新智庫高級經濟學家王喆表示, 6月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相關管控措施亦開始放鬆,企業生產經營秩序逐步恢復正常,此前受疫情影響更大的服務業恢復勢頭更強。。復工復產以及運輸物流的恢復首先反映在供給端,需求修復尚待時日,就業市場反饋有所遲滯,製造業企業成本壓力依然高企,盈利仍面臨挑戰。後疫情時期修復仍是目前經濟運行的主線,但基礎尚不牢固,就業市場疲弱導致居民收入和預期惡化,是市場需求修復強度有限的直接原因。因此建議幫扶紓困政策應更多聚焦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員工、靈活就業人員以及低收入羣體。

相關文章